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永恒的企業
羅旭表示:數字化的未來,不僅需要理論,更重要的是實踐。我們說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永恒的企業,整個世界因為數字技術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如果對現在和未來的趨勢沒有清晰的認知,就很難把握當下。
整個互聯網在C端,比如在游戲、社交、新聞、電商等這些領域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進入互聯網下半場,技術驅動商業的變化,促使我們的生活、消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可以說,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 T(科技)toB(商業)toC(用戶)的時代。然而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認為大數據、5G、自動駕駛、AI等這些新技術的出現,可以瞬間讓整個商業發生改變。在這個巨變的時代,既不要急于高看現在,很多東西是需要時間,需要實踐的,但是我們千萬也不要茫然地低看未來,因為我們正處于一個真真正正劃時代的時刻。
以數字為驅動的社會化商業智能時代已經來臨
羅旭指出:智聯時代,在C端,消費游戲、電商、社交都發生根本的變化,并呈現出交互、連接、網絡化的互聯網特征;在B端則呈現出全場景、全鏈路、端到端、一體化這四個特征。
現在線上和線下充分融合,大量做線上的企業思考著如何去獲得最后3公里服務能力,線下建立自己的網絡和體系。傳統的線下企業在思考,如何去連接客戶,并成就客戶,建立自己的商業網絡、服務網絡、連接網絡。我們的生產流通網絡從制造、渠道、消費終端最后變成雙向的、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驅動的、柔性的制造,個性化的服務,實現從信息流、數據流、資金流、服務流和物流的端到端的打通。整個產業互聯網朝著數字化、生態化和智能化的大趨勢變化,同時支撐各種各樣新的技術和能力的構建,比如數字孿生等新技術。
整個大的產業互聯網在不斷發生變化,企業會發生什么變化呢?企業是整個經濟構成的基本的個體。以數字為驅動,會讓整個企業發生社會化和智能化的變革,大家看上圖,縱軸是企業的社會化,橫軸是商業智能化。在數字化的過程當中,企業最開始的時候,希望用數字化解決企業業務協作的問題,然后解決企業的組織協作的問題,最后慢慢進入解決企業生態協作的問題。最終,人是社會化的,企業是社會化的,所以企業會融入生態,解決的是完整的商業的社會化邏輯,叫企業社會化。
另外一方面,技術驅動企業先完成一些局部業務的系統化,然后慢慢完成整個業務的數字化,最終因為算力、算法、場景、標簽,管理思維的革新,技術的革新,促使整個商業智能化。所以整個組織驅動模式、發展模式背后的動因發生了變化。在稀缺時代,企業最開始是以生產為核心的驅動模式、管理模式;進入充分競爭時代,變成了以客戶為中心,市場驅動。在完成社會化的過程當中,智能化的能力提升,會變成以數據為中心的價值驅動。
內外組織一體化是企業未來真正的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本質是獲得客戶并創造客戶,我們憑什么獲得客戶?憑什么創造客戶?一定是價值實現和價值的創造。從今天來看,資金優勢、資源優勢的企業一定會被價值優勢的企業所取代,企業發生這樣變化的過程當中,B端企業商業互聯網和C端互聯網總體的終極形態完全一致,就是交互、連接和網絡化。只不過這次交互、連接和網絡化不再是平臺對C端(新聞門戶、游戲、社交都是平臺直接對C端用戶)。而產業互聯網會非常復雜,面對的是你的組織,你的伙伴,你的業務,你的服務,你的硬件,他的交互連接網絡化是從組織的交互連接網絡化,是業務的交互連接網絡化,伙伴的交互連接網絡化,服務和硬件的交互連接網絡化。
而這一系列的變化,會讓組織的形態和結構發生變化,為什么呢?傳統的企業組織是以權力為架構去構建的,一個企業最上層是董事會,接下來是管理層,最下面是業務鏈。但是未來隨著以價值為驅動的整個生態化的形成,企業的整個架構變成了以價值為驅動。所謂價值驅動,能力是核心,分成前端、中端和后端。前端是業務,包括以客戶為中心的行銷體系,業財為中心的財稅體系,以人為中心的HR的人力資源體系,還有以生產為中心,其他為中心的其他業務鏈體系;中臺是兩個抓手,管理抓手和數據抓手,形成企業自己的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后端更多的是IT平臺,數據平臺,底層是數據、平臺、系統。前中后臺從管理驅動變成了價值驅動模型,會真正地驅動企業去改變整個組織架構形態,而且這些組織形態的變化,也是整個商業場景邏輯的完善。
數據力是未來企業最核心的資源與能力
提到AI的時候,大家往往容易想到算法和算力,其實算法和算力都不是障礙,真正的障礙是場景和標簽。企業軟件自身數字化的過程,就是大量的場景和標簽不斷沉淀的過程,最終,通過算法讓我們的行為、過程和結果的數據化驅動管理、商業和生態的智能化,這是相輔相成的,內部的變化和外部的變化形成一脈。
紛享銷客自身是一個做軟件的公司,軟件的終極使命是什么?我們認為軟件的終極使命并不是制造工具,最終它是一個價值平臺,是一個數據平臺,是一個生態平臺,這里面最核心的是數據的沉淀和容納。數據會成為企業未來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整個經濟發展最核心的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其實生產力中最核心的是生產要素,錢是生產要素,人是生產要素,生產資料是生產要素,在未來,數據同樣是生產要素。
2010年以前,我們對于數據的管理更多的是把數據沉淀下來,進行資源管理,2010年以后,更多的是資產管理,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幫助企業真正把數據規范地管理起來。數據能夠在安全標準協議的情況下進行數據的交換。數據的流通,因為場景和標簽的分布,使用的邏輯逐步健全,數據變成生產資料,變成數據資本和數據資產,像石油、電力驅動整個社會變化一樣,數據會驅動商業,驅動企業。紛享銷客的使命不是幫助企業簡單地生產軟件的工具,而是為企業自身管理和能力的變革賦能。
在信息時代,軟件更多的像一個業務工具;到了互聯網時代,像連接的工具;到了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時候,工具會變成數據價值平臺。工具所產生的連接網絡就會變成商業的價值網絡,我們在做的一件事情其實是幫助企業賦能。“數智未來·賦能增長”就是這群人的初心和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