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很多自詡“金融科技”的企業大都只是跟風而為,真正具備強悍技術支撐的還是少數;很多問題平臺與金融科技本身也并沒什么關系,純粹是自融、資金池、虛標等導致的,隨著合規進程的加快,這些違規、違法的“南郭先生”也逐步暴露出來。
而我們今天只討論金融科技本身。
經驗告訴我們,在金融行業,技術驅動的路總是要比運營驅動、模式驅動要難得多,從一開始選擇走這條路的人因而也比較少;即便真的在用心搞技術研發的,也有可能因為一招不慎走入一些誤區當中。
由人工到觸網再到科技:以效率提升為核心的金融業態重組
不管當前行業環境如何,不可否認,金融科技本身在這些年是備受關注,處于聚光燈的中心位置的。但與此同時,即使是業內人士,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金融和科技的“主從之分”該如何去界定呢?
我們不妨先回顧近幾次金融行業大的改變,從中洞察出每次產業升級的本質所在。
從早期的金融服務開始,在過去人們進行申請信用卡、辦理貸款等金融服務時,需要提供個人或者企業相應的收入、抵押、住址、聯系人、學歷等一系列證明,然后銀行審核員基于客戶提供的這些數據,最終做出決策。
互聯網時代到來,隨著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了規范發展的軌道,這也推動著金融服務由線下為主轉移到線上,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隔閡,大大提升了信息傳遞與審批的效率。2013年,這一年又被稱作是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的一年,網絡借貸平臺的野蠻生長就此展開。
然而,“不健康”的成長模式也讓行業多少有些“根基不牢”,互聯網金融的不完善的地方也逐漸放大開來。隨后,從2016年年中開始,監管來襲,行業的大整治逐步開始推行。
但與此同時,伴隨著大數據、云服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技術的升級也的確為傳統金融服務帶來了很多的改變。這一狀況被處于嚴監管的互金行業當做一根非常金貴的救命稻草,“忽如一夜春風來”,一夜之間,幾乎所有互聯網金融企業都搖身一變成了金融科技企業,2017年也被稱為金融科技元年,宣告金融科技的時代來臨。
毋庸置疑,金融的技術升級其實與過去幾次工業革命一樣,效率提升是根本,是充當新的“基礎設施”,對整個金融服務基礎架構進行革命性的升級。從本質上講,技術對金融的影響其實就是運作效率和服務效率的新升級:技術為業務服務,業務倒逼技術的進步和落地,二者是互為促進的。
但真正的金融科技一定要以具體的金融業務為基礎展開,并不是改變了名稱就能達到的。
目前來看,市場上自詡金融科技的企業卻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別:
一種是“墻頭草”,一直追風口,從未追到過。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互聯網金融的概念火了就投身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火了又標榜自己的“技術功底”,實際上只是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
一些此前頗有知名度的問題平臺其實就屬于這種類型。都強調自己是金融科技公司,也會拿大數據、云計算說事,可結果呢,還是由于大數據風控實力不足等多個原因踩了雷,給廣大投資人也帶來損失。
第二種,金融與科技主次明顯。但很顯然不少機構并未真正想清楚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只是單純的跟風布局新技術,不考慮技術與業務的協同性、同步性等問題,而且技術研發本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據有關資料顯示,平均約六年多才能造就一家金融科技獨角獸,這些企業只是布局短短一兩年,所取得的技術突破也就可想而知,最終的結果就像邯鄲學步,從而陷入與進退維谷的境地。
第三種是真正有技術積累的。不破壞現有的金融基礎設施,去建立一個以技術為核心的基礎框架。這一類企業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無論巨頭還是創業公司,都有多年的技術研究背景,并沒有追風口,而是在等風口,這也是金融科技概念火了之后,低調的“技術”企業完全可以一飛沖天的原因所在。
這一方面,頭部企業一直算是走在前列。例如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自身有龐大的電商等用戶多個場景下的大數據積累,在大數據分析方面有著較為成熟的模型。
另外,人工智能技術本身也是每個巨頭很早就在加碼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金融科技概念盛行的今天能夠真的在技術層面得以領先。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都很早發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例如玖富自主研發風控模型并對外輸出;愛錢進很早就開始積累用戶大數據,并不斷吸納相關人才。
銅板街則是從智能投顧、智能客服、智能風控等多個維度實現產業改造,形成“多快靈”為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其在2018年推出“多點智投”智能金融服務,在多個方面成為行業首創:可以結合每個客戶的實際情況私人定制用款計劃;投資者的投資需求跟他的差異化的用款需求以及分散風險等多樣化需求實現了一鍵服務。
由此可見,科技對金融的影響一定是深入骨隨的,只有經過漫長技術積累的公司才具備相應的技術實力,淺嘗輒止或者只是跟風炒概念的,只是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并沒有能力顛覆傳統架構。
基于金融本質的業態升級:“三大支撐”打造科技競爭力
金融行業本身的業務流程較為復雜,相應的金融科技的概念也應該具備廣泛的包容性,將整個金融生態都給包含進去,在筆者看來,這主要包括以下三條路徑的技術升級:
首先,基于原先業務的再升級,我們可以稱之為“基礎性升級”,主要涵蓋兩條主要路徑。
一是技術驅動下的效率升級,無論是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都需要大量人工力量處理的業務流程,如何實現快速驗證和審批成為關鍵,涉及的點包括系統升級、智能風控、OCR識別等技術手段。柜員、信審崗、風控崗、理財經理等人工項目被取締,金融機構將通過智能處理、風控模型、OCR識別等技術手段實現業務的快速處理。
第二條則是業務驅動的架構升級,通過增加運營分析、監管合規、增信措施等方式,提升精細化運營水平。而如何構建可靠性更高、擴展性更好、成本更低的分布式架構成為關鍵,使得不同資產、不同場景具備明顯的普適性特征,使得金融服務可以更好地進行跨界融合。
除此之外,在新技術的驅動下,也催生出了新的業務模型,金融科技的第三個發展路徑“用戶數據運營”也就脫穎而出。
金融科技的核心能力并不依賴牌照本身,是通過積累客戶、精細化運營實現長期穩定盈利,如何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做整個用戶體驗的重構成為關鍵。把用戶非結構化數據吸收過來,形成有價值的信息,形成用戶畫像的清晰描繪,然后依次為依據洞察投資人的風險偏好、抗風險能力等特征進行留存和拉新。
前面我們提到,很多企業并不是從一開始就進行技術布局,在技術方面自然也就落了下乘,尋求相關技術外包公司就成了大勢所趨,那么技術的“自營”與尋求“外包”相比,如何選擇?
在筆者看來,很多核心技術,例如大數據、風控模型技術,需要隨自己的業務發展而進行不斷地挖掘,這種技術體系就必須由自己來構建,靠外部來建根本建不起來,無法滿足業務需求。只有少量的比較單一、穩定的技術,如人臉識別可以通過外部合作或者引進來完成。有的技術是要“做到”,有的則需要“做好”。而“自營”的更能滿足做好這一要求,因此,具備技術積累的企業在當前會更占有優勢。
在此,我們不妨以螞蟻金服和銅板街為例,一個是金融領域的巨頭,另一個是金融科技成功的創業公司,二者在業務上也有所不同,在各自的側重點所輻射的領域布局卻具有示范效應。金融科技公司的金融傳統業務以產品為導向,發展思路則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
螞蟻金服本身自帶“技術基因”,在金融技術的研發方面自然能夠領先于行業。在基礎架構方面有六大目標,分別是資金安全、高可用、安全、性能、成本和數據質量。平臺本身設計的金融業務以及金融場景就比較大,同時又依托于芝麻信用等征信服務進行風控布局,實踐中形成的金融級的大規模交易處理能力開放出來,對各大金融機構進行相關技術輸出。
當然了,巨頭總是少數,巨頭的布局對于廣大金融機構而言可能并不具有普適性,在此,我們不妨參考一下成功的金融科技創業公司銅板街。
剛剛度過六周歲生日的銅板街誕生于互聯網金融爆發前夜,一直頗為低調,成立六年來,并沒有著急去瓜分消費金融的蛋糕,而是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技術研發上來。
2013年6月,上線可交易版App,率先實現通過手機等移動端購買金融產品;2015年7月,投資者精準畫像系統上線2017年11月,T享投服務上線實現一鍵自動分散;2018年4月,E直投服務上線實現一鍵投資,2018年5月,多點智投服務上線,成為行業首創。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這也使得金融科技的風口到來之際,之前默默無聞的銅板街得以實現厚積薄發。
尤其是在當前行業動蕩期間,其技術優勢也由此凸顯:在資產、業務、風控等方面一步步的衍化對應技術的支撐;聚焦“多快靈”,實現差異化布局,反映了服務運作效率的提升,也符合大的金融科技發展軌跡對應第二支撐;通過完善的大數據處理系統,對投資人全場景洞察對應第三個支撐。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主體地位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商業競爭從本質上講其實就是對用戶流量的競爭,用戶則是很多領域“話語權”的歸屬方。而消費金融的興起和發展本身也是為了給更多人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務,這是金融產業發展不變的初衷。
透過前面的分析以及銅板街的案例,不難發現,無論是業務的升級、技術的升級,其實都是為了第三條“人”的升級,對人的尊重和洞察,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務,這也是技術發展的原始初衷。
“沒有三兩三,哪敢上梁山”,技術創新一貫不易,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往往具備多年的技術積累,能更好的維護和創造“人”的價值,也只有具備強悍技術加持的企業,才能在萬億消費金融的角斗中脫穎而出。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金融科技無論是巨頭還是創業公司,其實都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期,這也成為如今它們引以為傲的品牌“護城河”。
螞蟻金服和銅板街兩個不同的公司,看似兩條路徑其實殊途同歸,只要是嚴肅對待科技,將其視為企業的核心,都可以獲得客戶的信賴,并持續走下去,終將享受技術帶來的福祉,否則,營銷驅動、運營驅動遲早要面臨成本高企、增長乏力、信任有限、品牌忠誠不足等諸多麻煩,在監管的重拳之下受到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