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號上午,北京開幕的IF2018極客公園創新大會,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發表了演講——《站在機器和人之間,科學家應該做什么?》
徐立介紹,商湯科技關注的是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眼睛的這個部分,他們希望能夠幫人看清、看懂這個世界,從這個角度來講,科學家到底在做什么呢?以下是徐立演講的核心的部分摘錄。
這一兩年在視覺領域的突破,從可見光傳到了不可見光,我們可以有UV的攝像頭,可以有紅外的攝像頭,遠紅外、近紅外的攝像頭,甚至還有各種熱敏的攝像頭,這些攝像頭打開的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應用范疇。
路面上的攝像頭很多,一到了晚上,很多人認為攝像頭看不到,但是攝像頭的感知能力現在已經達到了星光級,甚至是極光級,什么概念?在非常黑的情況下,它都可以形成一個非常完美的成像,地上的攝像頭如此,天上的攝像頭也是如此。
商湯科技一直認為,行業發展最大的是地面的攝像頭的應用,但是未來,天上攝像頭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大家都面臨同樣的處理數據的問題,所以在遙感成像當中,很早就用了超能力的超感知。
因此,我們在基礎的感知能力上有一個很核心的提升,這是在可見光范疇之內的延伸。
另外,我們真實人感知的場景是3D立體的,而圖片永遠是2D的,而2D到2.5D到3D的延伸,就會給我們的應用帶來非常不一樣的變化。其實我們一直認為這樣對場景的感知帶來的是新的交互能力,而交互能力的改變,一直是互聯網的革命開始。
試想一下,如果未來咱們的單個攝象頭的手機,就能給大家帶來一些不一樣的3D體驗的時候,我想2018年、2019年一定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游戲場景、社交場景,是基于和現實更完整的融合,這就是科學家做的是感知能力提升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