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美國是世界上創新水平最高、成果最多、轉化應用能力最強的國家。目前,美國正在加速全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平臺經濟和數字經濟,持續更新創新發展新模式,培植獨特創新生態系統,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商業創新、融資創新、人才激勵等方面,都有可資借鑒的做法。
日前,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研究司副司長張泰先生參加了國家發改委組織的第八期政府工作人員創新領導力研討班,在美國創新要素最為密集的圣何塞、波士頓等地參加培訓,深入思科等著名高技術公司調研,集中了解美國的創新生態系統,形成了報告。從本期起,該報告將分上、下兩篇,連續在《中國經濟周刊》刊發。
美國谷歌數據中心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以數據為生產要素的新經濟模式正在重塑全球經濟格局和競爭優勢,全數字化成為顛覆性創新的重要支撐;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信息經濟快速興起,形成經濟新增長點和發展新模式。在這一過程中,美國引領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分享經濟等新技術、新模式發展,始終處于創新的前沿。其主要原因是,美國把人才、教育、資本、技術、理念、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與聯邦政府以及州等地方政府的扶持與引導,有效融合形成了獨特的良性運轉的創新生態系統,為創新活動以至技術和產業變革持續提供強大動力。
美國創新生態系統的主要特點是:
第一,高度關注創新商業價值實現。創新本質上是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為基礎、以盈利為目的的活動,創新特別是重大關鍵創新能夠在什么方向突破、創新成果能否順利轉化為新產品、創新產品能否取得商業成功等,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也是政府難以有效控制和引導的。美國特別是以硅谷為代表的高技術活躍區域,企業始終是創新活動實施的主體,主導著從科技創新到商業創新和產業化的全過程。美國的高技術企業與高校聯系緊密,高校的原始基礎創新,經過企業進一步的商業創新(包括顛覆式創新和改良式創新等),研發出新產品新服務,培育出新產業新業態,有效促進科研成果的商業化,實現了科技與經濟、創新與商業的緊密結合,確保創新活動在每一個環節都創造新價值,形成良性循環,可以持續開展。
第二,擁有完善的創新資本體系。健全的創新資本體系,是確保美國創新生態系統活力和效率的核心要素。
一是構成多元。美國創新資本體系構成多樣,各具功能和優勢。例如,硅谷信息產業的騰飛以及世界級IT企業的不斷涌現,主要得益于以市場為主導的風險投資體系;波士頓的生物醫療等新產業的蓬勃發展,則主要依賴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組成的創新資本體系。
二是民間資本“唱主角”。美國民間資本實力雄厚,在科技研發資助、初創企業培育等方面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提供豐富多樣的投資品種,可以有效滿足投資者和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資金需求,實現資本與創新的有機融合。
三是形成完整鏈條。在美國創新生態系統中,公共和私營研究機構、企業、風投資本、專業配套服務,以經濟利益為基礎緊密合作,形成一條獨特的價值鏈。高校、研究機構和創新型企業是創新活動的“發球手”,風投資本則是“接球手”。美國2015年風險投資的金額達到600億美元,其中47%投向硅谷。特斯拉、臉譜、谷歌等著名企業,在發展初期都得到了風險投資家的青睞,經過多輪融資發展成為國際大公司。風險基金、投資基金的介入,大大推動了創新技術轉移和技術成果轉化。
四是投資方深度介入。投資方積極參與從科技創新到商業化和產業化的全過程,這既可以促使創新活動盡快出成果,創業企業能夠快速成長,也能夠顯著縮短創業投資回收周期。思科、特斯拉等大型企業不斷收購發展前景良好的初創企業,或通過投資新的企業開展專項技術或者產品研發和攻關,一方面增加了尖端技術來源,另一方面擴大了管理和技術人才來源。
第三,實施靈活高效的激勵措施。目前,高端人才已經成為國際創新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力量。硅谷創新發展領先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吸引和集中了全球頂尖創新人才,這主要得益于其有效的人才激勵政策,包括收入高、發展空間廣、成長機會多、創新氛圍好等。我們在硅谷看到,支撐科研人員和工程師夜以繼日工作的基本推動力,仍然是獲取更高經濟收入,優秀人才除高工資外,還可以通過技術入股、股權獎勵等獲得持續收入。
此外,硅谷還建立了鼓勵創新人才合理流動機制,既支持創新人才在不同企業間流動,也鼓勵員工離開企業自主創業。創新人才合理流動,既提升了人才自身價值,也實現了人盡其才,有效配置人才資源。硅谷擁有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硅谷的公司對新員工、新理念、新機遇都持開放態度,企業普遍認為,大多數企業家第一次創業往往會遭遇到失敗,并將失敗經驗作為風險投資評估的積極影響因素。硅谷形成了開放人才理念,面向全球廣聚英才,據思科公司估計,硅谷創新人才近80%來自其他國家,其中印度占40%以上,占比最高,并正在帶動印度本土IT產業發展。
完善的法律法規直接為美國創新活動保駕護航。例如,美國注重平臺經濟的法律保障,賦予了其法定優先豁免權,如《美國法典》明確規定“網站對第三方內容不承擔任何責任”(第47編第230條),這為美國平臺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律環境,成為其平臺經濟領先全球的關鍵因素。目前美國平臺經濟迅速擴張,已經涌現出若干如搜索領域的谷歌、社交領域的臉譜和推特、電子商務的亞馬遜等世界級的平臺企業,幾乎控制了全球絕大部分相關領域的市場,擁有難以撼動的經濟和技術地位,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第四,不斷更新創新發展模式。近年來,美國的創新發展模式呈現多元化、多樣性趨勢,涌現出大企業孵化、創新中心培育等多種新模式,進一步促進了創新成果的轉化。
思科公司根據企業發展特點以及技術發展趨勢,及時制定了全數字化轉型戰略,推出了大企業孵化的創新模式,建立企業內部創業機制,支持員工成立類似附屬公司的小型自主創業團隊,思科公司以投資者的身份幫助附屬公司發展,如果創業團隊失敗,思科公司只損失有限的投資資金和資源;如果創業成功,思科公司有收購附屬公司及其技術的優先權,使它成為內部的研發團隊。這一機制激勵了思科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進一步提升了技術研發能力。近幾年來,思科公司員工外出創業的成功率達到70%以上,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水平。
劍橋創新中心位于麻省理工學院校園附近的一個創業園,是校友租賃學院房產建立的創業基地。劍橋創新中心匯集了800多家公司,每年吸引風險投資20億美元,相當于整個英國的風險投資。劍橋創新中心內部創業者包括個人、初創公司、大型企業和跨國企業,也有創業工坊,還包括創投公司和國外領事館等。劍橋創新中心的做法,一是形成了大科學大技術時代個體創新創業者協同創新的機制,有效促進了個體創新、協同創新。二是深化了大學引領產業發展的新途徑,加深了科研成果和產業應用的結合。三是建立了高投入創新與低成本社會應用的新模式,有效促進了創新成果轉化。
第五,擁有完善的社會分工體系。美國分工體系發達,專業化保證了研發及相關活動高效率、研發成果高水平。類似蘋果、思科這樣擁有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先進服務模式的創新型企業專事技術和產品研發,類似捷普(Jabal)、富士康這樣規模大、制造能力強的外包企業主要從事產品加工生產,中小企業則主要向外包企業提供零部件和服務,其他如物流等生產性服務也由各種專業化公司承擔,由此形成完整高效、分工細化、互利共贏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從創新型企業與外包企業的關系看,創新型企業位于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通過技術研發和發包引領整個產業發展;外包企業則處于相對低端的環節,但其加工制造技術水平并不低,外包企業在全球選擇綜合成本最低的地區開設工廠,生產優質低價產品,還可以為初創的創新型企業提供服務,幫助其將點子、設計等轉化為具體產品,方便其融通資金、開辟市場。從小公司與大公司的關系看,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初創公司和小公司機制靈活、創新效率高,不斷推出有價值的研發成果;大公司則通過資金投入、企業并購、培訓人才等方式與小公司合作,幫助小型公司成長壯大。
大學是創新分工體系的核心要素。硅谷周邊區域擁有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等近20家名牌大學,波士頓區域內則分布著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一流大學,他們提供的大量高素質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成為美國區域創新體系形成和發展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