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的直播行業可謂發展迅猛,但眾多直播平臺中,真正能夠實現盈利的也是少之又少,普遍虧損、盈利艱難仍是直播行業所不能回避的現實問題。近日,一份關于映客直播的商務合作報價單被曝光,其中價格最高的商務合作套餐起價高達2000萬元,廣告究竟能否成為直播平臺突破盈利難的關鍵一環?
報價單折射盈利困局
據此次曝光的映客直播商業計劃書顯示,映客直播計劃推出三款商務合作產品包,分別為王牌曝光套餐、內容營銷套餐和社交營銷套餐,起價為600萬元、1000萬元和2000萬元,主要都是將自身積累的流量等資源打包利用,通過硬廣、軟廣、直播活動、社交媒體等在內的形式為合作方營銷推廣。該計劃書還透露了映客直播的微博推送報價,為22.5萬元/條,而微信服務號推送一條的價格為27.5萬元,開屏廣告單一售賣價為400萬元/天,套餐內打包價格為200萬元/天。
“近兩年來,直播行業快速興起,短時間迅速積累用戶和流量,引發資本爭相布局,使得直播平臺的估值不斷提升。”國內某知名直播平臺負責人王先生表示,以映客直播為例,今年1月,映客直播的估值還僅為3.78億元,但從昆侖萬維今年9月發布擬2.1億元出售映客直播3%股權的公告可以發現,在短短8個月里,映客直播的估值已上漲至70億元。然而,高估值并不是個例,根據斗魚TV的15億元C輪融資進行計算,斗魚TV的估值也已達100億元。
“基于直播平臺較高的估值、大量的用戶和流量,部分人認為直播平臺其實具備著很高的自我造血能力,但實際上并非如此,而此次曝光的映客直播商業計劃書恰恰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直播平臺要想實現盈利,未來只有通過商務合作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王先生如是說。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閱公開資料發現,現階段估值已達70億元的映客直播,去年總收入共獲得3048.36萬元,凈利潤僅為167.28萬元。雖然映客直播去年全年的凈利潤僅在百萬元級別,連200萬元都不到,但業內大多數平臺實質處于虧損狀態,鮮有盈利,與之相比,映客直播已算是較好的發展現狀。此外有數據顯示,現階段國內的直播平臺總數已從2012年的25家擴展到上百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直播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瘋長的背后,已有超過1/10的直播平臺關閉或停止更新。
在業內人士看來,直播平臺推出廣告業務、進行商務合作的行為,并非是讓自己的財務情況錦上添花,而是希望能夠借此打破盈利難的困局。且目前有消息顯示,不僅是映客直播,還有其他多個直播平臺也正在探索商業化并制定自己的商業化方案,只是還未被公開。
有限收益難擔高成本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達3.25億,在網民總數中占據45.8%,且規模還在持續增長。與此同時,此前奧運會選手傅園慧的直播首秀實現累計觀看人數1055萬、吸金32萬元,以及張繼科的直播一度造成服務器癱瘓的情況,均體現了直播行業的火熱態勢。基于以上背景,各個直播平臺還不斷嘗試進行融資,有統計顯示,去年各路資本投資直播行業的金額達到120億元。而在國內已知的116個直播平臺中,有108個已獲得融資。種種情況難免讓人疑惑,為何直播平臺在此形勢下仍會陷入普遍虧損的狀態呢?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方面與直播平臺運營成本較高有密切聯系,尤其是居高不下的帶寬成本。隨著用戶不斷增加提升流量,同時為了保證用戶能夠有較好的使用體驗,直播平臺不得不為帶寬支付較高的成本。曾有消息指出,斗魚TV每月需要為帶寬承擔約3000萬元的成本,這意味著一年僅帶寬方面就至少產生3億元成本。再加上部分直播平臺為吸引用戶,不惜以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簽約知名主播,以及平臺日常運營所產生的人力等其他方面成本,直播平臺需要面對的總成本不可小覷。
除此以外,直播平臺還面臨有限的收入來源。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直播平臺的收入來源主要為從粉絲給主播的打賞中進行抽成、游戲分發等方式。其中在分成中,部分直播平臺采取五五分成,也有直播平臺按照更高的比例進行抽成,少數是直播平臺拿小頭。但是,這些渠道所獲得的收入均難以承擔直播平臺的運營成本。一旦資金鏈斷裂,直播平臺只能面臨關停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大量直播平臺的出現也促使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內容同質化的現象也愈發明顯,而積累的大量流量則是直播平臺的優勢。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認為,對于直播行業而言,走專業化、分眾化的道路可以成為直播平臺的一個發展方向,且針對特定的群體服務,能最大程度引發用戶消費,在積累一定平臺流量后,廣告、延伸銷售鏈條等業務也就能逐步實現,推動直播平臺實現盈利。
直播行業將迎洗牌期
一段時間以來,直播行業一直處于野蠻生長的階段,隨著市場競爭等方面的作用,直播平臺之間將會逐步出現合并、收購的情況,再加上政府監管從嚴,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直播平臺將會逐漸被整合或是消失,整個行業則會迎來洗牌期。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直播平臺即將迎來大規模的洗牌,經過大浪淘沙般的洗牌期,保持野蠻發展的直播平臺將無法生存,行業內最終存活下來的將會是具有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平臺,頂尖平臺數量將不會超過5家。
盡管現階段直播平臺仍面臨著盈利困局,但整個行業其實還未發展成熟,并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其中方正證券預測網絡直播市場在2020年將達到600億元的市場規模,而中金在線的研報則認為,預計到2020年,網絡直播及周邊行業有望撬動千億級資金。為了保證直播行業能夠實現良性發展,政府層面對于行業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格。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不少直播平臺和主播已經出現了傳播低俗內容的情況。對此,文化部不僅自今年以來將整治含有宣揚暴力、色情和危害社會公德內容的網絡表演活動作為重點整治內容,還在今年7月依法查處23家網絡文化經營單位共26個網絡表演平臺,其中包括斗魚TV、熊貓TV、六間房等經營單位。此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今年9月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直播平臺必須“持證上崗”,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的直播機構不得開展相應的直播業務。
直播行業未來勢必會面臨激烈的“百臺大戰”,這已得到眾多業內人士的認可。對于如何在這洗牌期下存活,陳少峰表示,毫無疑問,好的內容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穩定的用戶,這是直播平臺能夠存活下來的必要要素,內容貧瘠、同質化的直播平臺則難以在洗牌期下存活。此外,有業內人士認為,鑒于現階段直播平臺的收入來源仍較為單一,若有直播平臺能夠摸索出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及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也能增強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