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谷歌修理得很慘的歐洲媒體如何脫困?英國一個知名智庫最近提出了解決方案:向谷歌、臉書附加征稅1%養活主流媒體。
ResPublica 是英國一個有影響力的智庫,對于英國的社會、政治、文化領域公共政策提出過不少建言。ResPublica 今年5月26日刊發了一篇英國學者賈思汀·施洛斯伯格(Justin Schlosberg)的文章《壟斷時代媒體的使命》,其中的核心觀點是,要向搜索與社交媒體巨頭征收“谷歌稅”,以支持新聞業的發展。在賈思汀·施洛斯伯格的語境中,所謂壟斷時代顯然指的是搜索與社交媒體壟斷時代。
賈思汀·施洛斯伯格為大學教師、英國“媒體改革聯盟”(Media Reform Coalition)現職主席。他的的政策建議,并非個人的一家之言,事實上代表了力推這個建議的ResPublica 的立場。
ResPublica 的負責人菲利浦·布洛德(Phillip Blond)在其發布的新聞通稿中明確指出:
維護地方性、調查性新聞報道的發展,毫無疑問符合公共利益。最符合邏輯的,也是最現實可行的支持方法是通過對那些擁有巨額收益的大規模“新聞中介”征稅。這些新聞中介包括搜索和社交網絡巨頭谷歌、facebook。目前,他們對他們所使用的新聞一毛不拔。
賈思汀·施洛斯伯格在自己的文章中描述了英國報業目前一地雞毛的衰敗場景,具體狀況想象一下就可以了;而作為對比,大量使用報紙新聞素材與內容的網上媒體巨頭谷歌、Facebook卻賺得盆滿缽滿。賈思汀·施洛斯伯格提供的數字顯示,2015年谷歌僅僅在英國一地就創造了70億英鎊的收入,Facebook可查證的2014年在英國的收入為1.05億英鎊。這些收益的大部分來自那些曾經是新聞機構座上賓的廣告投放者。
賈思汀·施洛斯伯格主張這些收入中的一部分應該被用來建立一個基金,幫助英國垂危的新聞產業轉型。
學者賈思汀·施洛斯伯格的邏輯看起來并非沒有現實基礎:谷歌通過使用媒體生產的新聞內容獲取巨額流量,通過變現巨額流量獲取巨額收益,但它并不為那些內容支付一毛錢。一眼看去,好象谷歌的作法并沒有什么不對,讀者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內容的來源,但這種模式對于新聞事業、對于媒體產業已經被證明是有害的。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在某一個單獨的數字平臺上獲取新聞,而這些平臺,比如谷歌、Facebook,并不承擔絲毫生產那些他們所使用內容的成本。這樣的格局長此以往,專業新聞機構的前途一目了然。
學者們有時為標新立異,愛講些冷笑話,附加征稅1%養媒體這樣的政策建議,顯然屬于這一類,在最近的將來可能根本看不到現實可操作性。但是,這個冷笑話的出現決非偶然,千萬別把這個冷笑話不當回事。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內針對來自硅谷的數字媒體平臺憤怒的集中體現。以俗稱“谷歌稅”的方式,向來自硅谷的科技巨頭下手,正在全球范圍內成為時尚。新聞業從中可能根本撈不到一毛錢的“谷歌稅”,但是,“谷歌稅”已經成了擋不住的洪流。
硅谷巨頭與媒體機構的愛恨情仇是杰羅姆熱衷的焦點,是觀察新媒體進化的一個制高點。這中間的故事常講常新,也是任何媒體機構尋求安身立命之道的根本出發點。新媒體發展中最基本的兩個元素之間的對撞,提供了無限可能性,所有的新媒體火花都因此而生,因此而滅。不對這對怨偶的羅曼史有一個深入了解,可能無法有力地理解整個新媒體發生與發展的基本邏輯。在2015年9月,杰羅姆曾寫過一個數萬言長篇述評《谷歌四面楚歌,何以與全世界為敵?》(http://jerome.baijia.baidu.com/article/166776),對于相關話題有過粗線條的把玩,來龍去脈略知一二,但事態的發展,還是遠遠超出了杰羅姆的想象能力。全球各地的國家機器,居然紛紛在“谷歌稅”上著力。這種著力方式雖然有媒體機構的推波助瀾,但其結果基本與媒體機構無關。“谷歌稅”遠非“媒體稅”,那是對于數字世界更深刻原罪的審視,是數字鴻溝戲劇性的呈現方式。“谷歌稅”為性征的沖突將愈演愈烈,因為,數字世界的自然壟斷,正愈演愈烈。
扯遠了,看一條最近有關“谷歌稅”的時間線。
2015年5月10日,中國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發了一條消息《英國正式推行“谷歌稅”》。“谷歌稅”是什么,稅務總局的這篇報道十分簡潔而準確地進行了說明。
2016年4月11日,彭博報道:以色列加征新稅種,矛頭直指谷歌、Facebook。以色列稅務機構(Israel Tax Authority)宣布新稅立即生效。
2016年5月2日,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政府找到向谷歌、Facebook 征稅途徑:面向數字廣告的6%“公平稅”》。“公平稅”俗稱“谷歌稅”,6月1日正式生效。
2016年6月21日,俄國塔斯社消息: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谷歌稅”法案。
2016年7月2日,法新社:《歐盟官員堅持要求谷歌納稅》。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谷歌面臨歐盟的新指控,這一回的標的是其廣告業務。如果歐盟的計劃付諸行動,那么,除已經宣布實施谷歌稅的英國之外的其他27國,也都將跟進。
杰羅姆無法預料“谷歌稅”這樣的韁繩是不是能夠牽住谷歌們。顯然,谷歌們決不會束手就擒,而且谷歌們正在變得日益強大,他們可以壟斷某一個產業,也可能左右政策的走向,甚至可以影響一國總統的選擇。谷歌的高級管理人員大量進入美國政府高層就職,Facebook通過其黑箱算法所擁有的對于人們情緒左右、好惡設定、社會議程人工干預的能力,都已經達到了令人驚嘆的高度。Facebook“新聞偏見門”、Facebook“蒂爾門”、Facebook News Feed算法門這些近在眼前、接二連三的案例,反復提醒人們,這已經是一個數字的世界,但是,這個世界的數字倫理、數字邏輯并不健全,當然,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數字憲法也遙不可及。
這個數字世界,目前還只不過是一個高級別、新版本的數字叢林,血腥味從不缺失。
而現實世界的紛爭借助數字世界的工具,將使各種沖突的烈度無限放大。
來自英國的這個冷笑話,雖然熱門,只不過是學者們無奈的渲瀉罷了,不必當真。值得關注的是,這個無奈笑話的背后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