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和企業對于名牌大學的偏好讓這些大學的學費居高不下,而這反過來將很多有志于從事科技行業卻又付不起學費的學生擋在了外面。現在的局面是名牌大學培養的人才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均無法滿足硅谷的需求。于是,以谷歌為代表的一些大公司開始放棄對大學排名的考量,不拘一格地選拔它們需要的人才。
對名牌大學的迷戀
美國的教育出了問題。在過去30年中,大學學費增長了1120%。美國學生貸款到2020年預計會增長到1.4萬億美元。大學太貴了,有時候貴得離譜。更糟糕的是,我們的社會和公司也變得越來越迷戀高昂的名牌大學教育。這正在極大地改變美國的勞動大軍。
現在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在招聘的時候,企業應該改變其對待高等教育的態度。如果我們希望獲得最優秀的人才,我們就必須在人才市場上重新定位高等教育的價值,將我們對名牌大學教育的尊重轉變成對新的人才培養方式的尊重。
在美國的歷次經濟蕭條中,那些不需要大學教育或資深經驗和技能的藍領工作總是率先消失的工種。但是,在上一次經濟蕭條之后,藍領工作并未像以前一樣再次回歸,因為科技發展已讓自動化作業的機器取代了這些工作。現在,我們有越來越多的人缺乏必要的技能或教育,以獲得薪資待遇不錯的工作,或獲得能夠成為終生事業的工作。
工廠藍領工作的消失與硅谷工程師人才的缺乏表面上不相關,但實際上是相互聯系的:它們都是人們迷戀高昂名牌大學教育的結果。
失控的教育成本
現在,很多企業,尤其是科技行業的企業,過于青睞那些學費高昂的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據金融網站Nerdwallet針對2009-2011學年畢業生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常春藤盟校的畢業生比普遍畢業生找到工作的幾率要高59%。因為招聘單位的邏輯是招聘這些名牌大學的畢業生“風險更小”,他們的“創造力更高”。
一方面超過25%的招聘單位計劃在明年招聘100多人,但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因承擔不起名牌大學的高昂學費而無法獲得企業所需要的技能。盡管他們能夠負擔起某些大學的學費,但是這些大學并不是招聘單位青睞的名牌大學。
現在的問題是:每年都有數千人在找工作,而每年都有數千份工作急需相應的人才,但高昂的大學教育學費卻橫亙在他們中間,讓求職者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讓招聘者也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呢?
需要改變的人才觀
我們需要想出長遠的解決辦法,而不是權宜之計。企業和政府需要密切合作,改善當前的教育局面,發現更好的替代方案。事實上,我們已投資了一些替代昂貴大學教育的方案,例如在線學習課程和學位計劃。現在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方法降低大學教育的成本,例如減免學費計劃或旨在整合教育與工作經驗的學徒計劃。
尤其是學徒計劃,它已在很多國家如德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已開始在美國推行。求職者渴望有機會發展自己的事業,他們將更看重獲得必要的技能,而看淡獲得技能的途徑。
在政府推出各種教育計劃的同時,企業也應該轉變其人才觀念。企業將會意識到:這些從新的教育途徑培養出來的人才,或只有非品牌大學學位的人才,將會比那些名牌大學出來的人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投資回報。在2014年,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某些行業,如媒體和會計行業,恰恰是在不太知名的學校找到了最棒的員工。而在2015年,招聘網站Jobvite統計發現,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圣何塞州立大學給硅谷輸送人才的幾率最高。最優秀的人才并不總是擁有最昂貴的文憑。
一些企業已開始著力糾正這個問題。在2014年,谷歌披露,它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已不再考慮大學排名了;相反,他們更青睞“既聰明又謙遜”的應聘者,而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往往缺少這樣的品質。去年,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英國的辦事處宣布,他們將不再要求應聘者具有大學學歷,因為他們經過內部調查發現員工在學校的成功與員工在工作中的表現并不存在正向關系。
在2016年,我們將會看到這樣的轉變。我們必須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教育,必須尊重和促進各種各樣的教育機會,以便讓更多的人獲得對社會有價值、對個人有“錢景”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