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的“紐約-芝加哥”72小時之行成為美國熱門話題,數千企業主購票聽演講,美國媒體集中火力報道中小企業在中美貿易中前所未有的機會,主流輿論亦開始督促美國政府少喋喋不休,拿出實際行動來解除貿易障礙,促進中小企業出口。
馬云
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說:馬云訪美是中美兩國長久商業貿易往來中最閃耀的里程碑(hisweek marked a striking milestone in the long commercial dance between China andthe US)。《人民日報》則總結說,美國人看到“中國夢”的力量。
外媒:馬云點燃美國中小企業出口熱情
6月8日至10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受邀訪問美國,先后在紐約、芝加哥參加多場活動,向美國政商界權威人士介紹阿里巴巴幫助中小企業的愿景,以及這家電商巨頭的全球化發展計劃。
今天,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說,馬云倡導的是美國所有類型的企業家(包括農民)都能夠通過互聯網抓住這次商業夢想,“雖然這些小企業并不是出口行業的主流,但這正是機會所在,如果這些中小型企業的海外貿易手續得以簡便,美國的出口增長將極具潛力。”
與之對應的是,美國中小企業主對全球市場的興趣與日劇增。據前白宮內閣成員、美國前小企業管理署(SBA)負責人卡倫·米爾斯介紹, 美國有2800萬小企業,最新調查顯示,他們中的64%對將產品銷售到全球市場有興趣。3年前,這個百分比是52%。
《金融時報》認為,從紐約到芝加哥,馬云用極具說服力的演講向美國中小企業主兜售了貿易思維,后者無不歡呼并大受鼓舞。美國中小企業的出口熱情已被點燃。
馬云:跨境貿易是全球中小企業的機會
馬云在美國的演講交流中表示,相信電子商務將會在全球范圍內消除障礙,讓即便是最小的企業,也能觸及消費者,“無論他們身在何方,無論他們在隔壁或在世界的另一頭”。
“中國擁有與美國總人口相當的中產階層,以后有望達到5億,這個巨大的消費階層有著足夠的可支配收入,對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的需求龐大。他們上網消費,希望能在全球購買。中國人正在開發進口的潛力,學會如何消費,做全球買家。”
數據顯示,中國網上消費者的跨境購物漲勢迅猛,從2010年不到20億美元增長至2014年的200億美元,增長到10倍。而阿里平臺擁有3.5億活躍買家,每天在線人數超過1.2億,想要從全球購買各種各樣的優質產品。
除中國外,巴西、印度等全球新興市場在過去二十年已經展示出了驚人的供應力(與西方國家爭做工業產地的源頭),他們現在能夠提供驚人的需求量(對購買美國產品的潛在需求量)。
馬云承諾,未來阿里巴巴將著力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全球化,包括在全球范圍內提供支付工具、物流中心和透明公開的交易平臺,幫助中小企業利用阿里平臺向全球銷售。“以往國際貿易是大公司之間的事情,阿里巴巴希望通過互聯網,建立一張為中小企業和小商人進行跨境貿易的平臺,即‘E-WTO’”。
在馬云描繪的“全球買全球賣”愿景中,未來10年至20年,人們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買到任何地方的東西,也可以把自己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全球購物72小時就能送到,中國范圍內24小時送到。
外媒建議美國政府拿出行動促進出口
外媒評論指出,要想實現這個愿景,還有許多要走的路。
比如,知識產權法、勞動權益和匯率操縱等等,正是西方尤其美國政府現在在內部所喋喋不休進行爭吵的東西,而有利于全球跨境貿易的新型貿易關系還沒有被普遍接受。
“即使今年年底跨太平洋關系協議(TTP)通過了,那中國也不在屬于這協議中的12個國家之一。貿易障礙還是依然普遍。”在《金融時報》看來,美國政府應該重視馬云所講述的貿易趨勢中那種向善的力量,而不是成群結隊地在貿易爭論中喋喋不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