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在二十一世紀,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雖然把優秀的人才集中到一起未必可以產生一個優秀的企業,但優秀的企業必定匯聚了優秀的人才。放眼互聯網圈,從“BAT”,到“MJ3”,巨頭們都是倚仗著自家那些戰斗力爆棚的子弟兵才打下了江山。
正是因為人才難得,各路諸侯為了爭奪這稀有資源,所用的招數是無奇不有:直接上門、重金懸賞、“美人計”……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越演越烈的人才哄搶
上周,雅虎北京研發中心關閉的消息傳出后,整個圈內都沸騰了。雅虎北研的這350來人可以說個個都是百戰成鋼的行業精英,面對這塊肥肉,大家怎么可能不心動呢。于是,一支據說包括約500家公司的“現招大軍”很快機出現在了雅虎北研的門口。其中有強勢襲來的本土巨頭,更多則是來湊熱鬧打醬油試圖撿皮夾的。短短幾天時間里,在小小的雅虎北研發生了數不清的故事。
消息放出的當天,雅虎前員工們便第一時間潛伏進來準備把昔日弟兄們給帶走;隨后,各路業內公司也紛紛前往擺攤設點,樓下的咖啡廳都塞滿了人,來晚的只能越排越遠。當時現場的火爆程度,絕對堪比任何一場大型招聘會。線下這么熱鬧,線上的勾搭也根本停不下來,大家都想一把囊括最全的資源,以至于想混進一個雅虎員工群的起步紅包價都升到了一百每人的規格。此外,小內聽說還有員工當中的帶頭大哥把HR/獵頭一腳踢開,率領兄弟們自謀出路的情況發生。
其實無論現場爭奪還是線上勾搭,這塊肥肉基本會被一線巨頭們給瓜分掉。貿然加入戰局,不但白湊熱鬧還可能有去無回。有家悲催的創業公司就派了倆工程師前往,結果倆人都被別家當場挖走。所謂500家到場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去湊熱鬧、借機營銷甚至打算撿皮夾的。有這么一家公司,他們就根本沒想挖到雅虎的精英,而是派了倆美女去勾搭,最后從現場帶回來一位工程師和一個資深運營。
類似這樣的場景,其實早有先例。2012年,優土正式合并,隨之而離開的土豆骨干卻并不悲傷,因為他們很快就被樂視、愛奇藝、搜狐視頻一搶而光。同年,回光返照完畢的摩托開始進行全球裁員,中國區首當其沖。對于摩托出來的員工,業內公司聞訊立馬撲過來一陣哄搶。其結果就是,最近幾年崛起的國產手機品牌,基本上都離不開老摩托人的貢獻。在去年,摩托的好基友諾基亞也在中國區大幅裁員。有了上次的經驗,圈內公司這次更有秩序,阿里、小米、中興等公司相繼發布了專門針對他們的招聘消息。再晚幾個月,索尼也在中國進行了大幅裁員,據說當時不少公司聞訊派去HR在他們樓下的咖啡廳蹲點守候進行現場面試。
可以發現,多數的哄搶都是因為在華外企的裁撤所致。這基本上反應出了國內互聯網產業的一個大趨勢,老牌外企進入衰退期的同時本土企業在強勢崛起。由此,便形成了人才從外企向本土公司的流動。
只要鋤頭舞得好
對于人才的慘烈爭奪,不光只有因裁員而引發的哄搶,真正刺激的故事還是發生在日常工作生活的每時每刻中。
都說春天是戀愛的季節,但你可曾想過,戀愛和挖角竟也可以有機的結合到一起。2011年光棍節前夕,成都某公司為了鼓勵單身員工也算是拼了。老板表示會為成功者提供獎金、特批帶薪假,此外還出了一個奇招——凡是當地其他IT公司員工成功發展戀愛的,可再獲得1000元的“潛力挖墻腳獎金”。這真是將員工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都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但有的公司卻毫無禁忌,他們挖人就從隔壁開始。小內有個叫TJ的程序員朋友,某天他一起床就接到了前同事的熱情來電。對方表示自己老板很希望約他見面聊聊,地點就在某SOHO的C座,而TJ的公司其實就在B座。于是他當天就去了,對方老板當場就開出了一份不可拒絕的價碼。然后,TJ就再沒回過B座報到了。所以說,面對居心叵測的“隔壁家老王”,是不得不防啊。
關于如何把挖角的鋤頭揮好,自然無非自身實力雄厚和擁有利器——鈔票,大公司在這點具有天然的優勢。去年,樂視在自家老總賈躍亭的“不歸風波”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其股票也在幾度停牌后發生了“28變82”的奇跡。在業績增長,股價飆升的同時,他們也四面出擊通過挖角來儲備人才。上半年,前魅族的兩位VP莫翠天、馬麟先后加盟,如今樂視手機已蓄勢待發。下半年,從央視劉建宏到新浪體育“一鍋端”,樂視體育也在招兵買馬中完成了獨立成軍。
在人才爭奪的攻守對抗中,其實未必都是財大氣粗者向勢單力薄一方發動“金元戰”,偶爾也會有逆襲發生。2008年,那正是51.com的鼎盛時期。主打社交的他們,最大的對手就是QQ空間。為了能贏得競爭,51雇傭獵頭向騰訊多個相關部門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在一陣金元攻勢過后,竟有15位“企鵝戰士”投向了對方的懷抱。騰訊方面在猛然驚醒后很快向對方發起了訴訟,并開始認真對待51這個對手。至于后來的故事,在校內、開心、人人等新朋友加入后,51.com早已不見蹤跡。
要做到挖角的最高境界,肯定不能局限在互聯網圈內,需要把手伸出去,伸向更高層次。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崛起,一批又一批的金融人士毫不猶豫地接過了互聯網公司發出的offer。但說到最強的往上挖角,當屬挖到政府里頭去的壯舉。去年,劉強東在某次內部演講中表示如果農業部的人去京東,工資可漲5倍同時還免費送股票。此外,360也成功挖到了質檢總局的發言人出任VP。而阿里巴巴更是把手伸到了海外,從美國財政部挖來了威爾金森負責國際事務。
正是因為互聯網行業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人才爭奪,一系列垂直型行業招聘網站因此便有了生存的空間。其中竟還誕生了估值破億者,這真讓那些日薄西山老牌的招聘網站冷汗狂滴。
硅谷巨頭間的攻與防
今年初,在已經做車的特斯拉和打算做車的蘋果之間爆發了一場人才對挖大戰。根據統計,先發制人的特斯拉,竟先后從蘋果挖走了150名研發和銷售人員。但蘋果也迅速做出了反應,他們開出了比薪資特斯拉高60%的價碼來吸引對方員工投奔而來。雖然特斯拉在挖角方面占了優勢,可由于銷量不景氣,他們也不得不大幅裁員。對此,要造“泰坦號”的蘋果表示喜聞樂見,甚至還有股東在會上提議“咱直接收了他們得了”。
蘋果在挖人上從來都是反應迅速下手準又狠的。去年9月,節節敗退的黑莓大幅裁員40%。蘋果方面聞訊后立馬就在離黑莓總部不遠處的酒店和會議中心舉行了招聘活動,大肆招攬對方的手機精英加盟。還是在去年,為了打造Apple Watch這一“智能設備里的奢侈品”,蘋果從奢侈品界先后挖來了4位大神,其中包括Burberry這樣一線大牌的CEO。
除了蘋果,硅谷里的其他巨頭,像谷歌、微軟、雅虎無一不在挖墻腳方面下足了功夫。當他們廝殺在一塊,通常的節奏是這樣的:谷歌挖雅虎、蘋果的人;微軟挖雅虎的人;梅姐率領雅虎反擊,去挖老東家的人;甚至,三星還要從韓國遠道而來橫插一杠……總之,冤冤相報似乎無時可了。
正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惡性循環,這群高智商的大佬們曾做到一起商量,搞出了一個由7家公司組成的“愛我硅谷——互不挖角聯盟”。可由于他們過于精明,其中旨在通過互不挖角來壓低員工工資的條款最終成了這個“無敵協議”的阿喀琉斯之踵。2011年,5名前員工針對這個協議向法院起訴了7巨頭。去年5月,這場歷時三年的官司宣告終結,蘋果、谷歌等巨頭共支付了3.25億美元作為賠償,此協議也宣告作廢。
對于人才,尤其是精英人才的爭奪,其實放在哪里領域都會是非常慘烈的。市場上只要還有不同公司間的競爭,旨在打擊對手的挖角行為就肯定還會繼續存在。至于在金元的作用下,到底是“只有給不起的價碼”還是有“富貴不能移”存在,就純屬因人而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