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據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盡管多年上漲使互聯網股價重返互聯網泡沫時的高位,但納斯達克總裁Adena Friedman駁斥了科技產業形成新泡沫的說法。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以下簡稱“納指”)上周曾短暫升至5000點。納指上次達到5000點還是15年前,當時正是科技泡沫的高峰期,2000年過后不久互聯網泡沫破裂,納指驟跌至1500點以下。
但Friedman認為,現在的納指“從根本上不同于”過去,非科技公司的加盟使得它“反映”了全球經濟的發展形勢,“2000年時的納指與現在有很大不同,現在的納指包含世界上6成最大的公司”。
盡管納斯達克以科技巨頭掛牌上市聞名,但它也吸引了大量其他領域的企業,例如咖啡連鎖公司星巴克、賓館巨頭萬豪國際、食品巨頭Mondelez。目前,日用消費品、消費服務和醫療保健公司在納指中的比重占到40%。
科技股在納指中仍然占有主導地位,占比達到43%。即使如此,Friedman仍然認為無須擔憂科技泡沫,“我個人認為,科技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科技公司的估值基于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在全球的增長機遇”。
最近,許多新興科技公司都通過私募投資市場融資,美國新通過的法律為它們融資提供了法律保障。Airbnb、 SpaceX、Lyft和Snapchat在私募市場上融資的估值都達到數十億美元,小米和Uber則成為世界上估值最高的兩家非上市公司。
但Friedman指出,這一潮流不會對納斯達克的上市業務構成威脅,而是提供了新的機遇。納斯達克去年設立了私募市場,這是一個幫助企業不通過上市向投資者融資的平臺。
Friedman還盛贊瀘港通是“巨大的成功”,并表示,希望該地區更多的指數股票型基金在納斯達克上市,使納斯達克能受益于跨交易所交易的潮流。
納斯達克亞洲業務營收的相當大一部分來自向當地的交易所出售交易軟件。納斯達克上周六宣布,悉尼亞太股票交易所啟動了納斯達克提供的一個新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