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作為一個汽車企業,我們最終的一個最宏大的目標就是達到零事故。
The BIG Talk在2015開年第一期首次走進美國,以《迎接嶄新智能社會》為主題,邀請了100多位來自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科技垂直媒體及自媒體知名人士前往舊金山和硅谷,邀請十幾名世界級科技大咖,為科技界奉上一場關于智能社會技術的前瞻知識盛宴。
以下為Nick Sugimoto在硅谷The BIG Talk專場活動中的主題演講:
大家下午好,我叫Nick Sugimoto,是本田硅谷研發中心的主管,我們的中心離這里很近,只有五分鐘的路程。今天我想跟大家談一下信息科技的改變,怎么樣改變我們駕駛的習慣,甚至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我今天的演講不是很學術,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有趣的東西。
硅谷為何會成為創新的中心?
首先,先給大家播放一段影片,給大家展示一下本田最近的研發活動。是的,在本田,我們非常關注工程方面的創新。剛才展示的都是我們的自主發明,這是我們的企業文化,我們引以為傲。那么可能大家一般覺得本田、豐田和日產,這些品牌,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是我們本田公司的歷史是比較短的。我們是在二戰之后成立的,所以作為一個比較新的汽車公司,我們還是保有著這種創新精神。
我知道很多今天到場的都是遠道而來的客人,所以首先,我想說,歡迎大家來到硅谷。我想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開會的地點是山景城,離Palo Alto非常近。那么,已經不用多介紹了,我們都知道硅谷有個非常獨特的生態環境,在這個體系當中,有很多的參與者,創業家以及創業公司,有很多的IT巨頭,也有學術界的參與。這個體系當中還有一部分是風險投資。那么從美國整體的層面來說,去年美國總的投資量是四百九十億美元,其中一半都是在硅谷的投資,所以硅谷是創新的巨型中心,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本田也要扎根硅谷的原因。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本田的創新技術。如果我們看一下硅谷的總投資量,也就是兩百四十億美元,是高出世界上大型公司在研發上的投資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硅谷是一個創新的巨型中心的原因。
那么本田來到硅谷扎根是在2003年,當時我們是創立了一個小型的計算機科技中心,當初我們也意識到硅谷有很多的風險投資公司,所以我們就想為什么不跟風投界建立一些合作呢?所以2005年,本田也在硅谷建立了自己的風投團隊,我也是在2005年加入本田的。4年前,我們將這個風投團隊,轉型成為了開放創新實驗室,邀請了很多創業企業家來參與,也邀請了谷歌蘋果等重要的硅谷創新企業到我們實驗室,共聚一堂通力合作,為未來的汽車科技做出新的突破。
車聯網、大數據和移動應用,重塑未來駕駛
那么介紹一下我們的主要關注領域,首先是車聯網。現在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是通過手機與世界的網絡相連的,但是開車我們就不能看手機了,那么怎么讓汽車駕駛者隨時與互聯網相連接,也是我們關注的第一個領域。我們有一個人工交互的界面,這個界面可以讓駕駛者在駕車的時候通過汽車也可以獲取互聯網上信息,所以有這種語音系統、新的界面,有這種新的科技,都是在這個領域的突破。
下一個關注領域是大數據,大數據也是我們今天會議的最重要的主題。老實說,汽車行業在運用大數據方面還比較落后。如果這個車主,比如說回到我們的維修中心來維修的話,我們就可以獲取汽車維修的相關數據,但是現在,很多汽車主都不回到本田官方的維修中心,而是到第三方的維修點去進行維修,所以我們就無法獲取很多的數據。所以如果發展了汽車聯通性相關的技術,我們就可以隨時與本田產的汽車進行聯系和數據交換,與客戶聯系。這是我們關注的一個重大領域。
另外一個領域就是有很多創新者和發明家,他們都想改善駕駛體驗,所以我們也與這些參與者有很緊密的合作。那么談到硅谷過去十年的整個一個創新狀況的話,我們可以說智能手機是我們人類生活方式巨變的一個主要中心,這將怎么樣改變我們的汽車用戶體驗呢?首先,我們與蘋果公司有個非常緊密合作的項目,我們提出了“Siri-非視覺交互”的這樣一個概念。那么我們都知道蘋果Ihone有Siri這個功能,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創新的語音交互界面;但如果你在開車的時候再用Siri就不太方便,因為所有的信息都是在手機的屏幕上顯示的,那么我們就想為什么不能把Siri融入到汽車的體系里,然后只用語音來進行交互呢?那么,我們就自己研發制作了一個模型,向蘋果公司的相關方進行了一個展示,他們認為這個概念非常的好。這是我們這個項目的最初出發點。有一些汽車現在已經有了這個功能,是2013年開始出現的。
Carplay這種技術又是更進一步了,那是將iPhone和汽車的顯示屏進行更深層的一體化的融合,為駕駛者提供更多的信息。那么Googel也了解到了相關的這個概念,因為我們也同時聯系了Google公司。Google也同意了將一系列這個汽車公司聯合在一起進行合作,推行了安卓系統和汽車的一體化融合。所以去年的一月,我們就宣布成立了這樣的一個汽車公司聯盟,其中包括四家汽車公司,本田、通用、現代和奧迪。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8家汽車公司加入了這一聯盟。同時,我們和Google的安卓團隊進行合作,將汽車的顯示系統與安卓的技術相融合,這個項目今年就會開始。
下面向大家展示一下,安卓汽車技術與Carplay技術的一些材料。在我展示之前,還想向大家說明一點,現在顯示的就是簽署安卓合作協議的28家汽車公司和Carplay技術的31家汽車公司。
大家可以看到使用的概念其實是相似的,本田的汽車可以支持安卓和Carplay兩種技術,所以不管是安卓手機還是iPhone都可以支持。
下面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看汽車與智能手機技術的融合。如果我們是從應用開發者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看到智能手機的市場,安卓手機系統占了80%的份額,位居第二的是IOS系統,從應用開發者的角度來看,就是有很大一個市場可供他們開發應用。但是汽車系統的開發應用來看呢,這個市場就非常碎片化了,即便是最大的一個公司,它所占的市場份額也不過是10%左右,所以對于應用開發者來說,這就很難開發。我們如果有了安卓、Carplay這兩種平臺的話,70%~80%的汽車界面的市場就將從碎片化變為整體化,汽車平臺的這個市場發展將會得到加速。當然,現在來說,已經開發的應用比較少,因為與安卓、Carplay相兼容的汽車,還沒有廣泛的發售。隨著兼容的汽車越來越多,更多的應用開發者將會加入這個市場。現在,安卓已經推出了相關的軟件開發包,我們本田也開設了應用開發者實驗室,開發者可以到工作室來,在本田的汽車上測試他們所開發的應用。所以我們很希望與硅谷的很多創新者都有不同方式的合作。
當汽車遇到機器智能,自動駕駛不再是空想
那么關于智能手機就說這么多,下面我再談一下機器智能,機器智能怎么樣與汽車融合。大家可能已經看到了谷歌在一樓展示的自駕駛技術的汽車,那么,本田在這種概念車上,現在也有相關的投入,事實上,今天在我們的汽車之中,已經運用了一些機器智能。我想給大家舉幾個例子,首先,第一個是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我們都知道巡航控制系統可以使汽車保持在一個速度上,不管道路情況怎么樣,都是同一個速度;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就更加智能,汽車配有雷達,可以探測到前面的車輛,控制速度避免碰撞發生,這就比巡航系統更加智能了一步。還有就是車道保持輔助系統,在很多本田的汽車中,都已經有運用。也就是汽車配有一個攝像頭,它可以探測到路面上白色或者黃色的車道線,保持汽車位于車道的中心。這些是市面上已有的汽車中,有些已經配備的技術,但是有了這些就能被稱為自駕駛技術的汽車了嗎?我想應該不是,因為這些車還是必須要有人來駕駛,駕駛者不能睡覺或者是喝酒,駕駛者還要控制汽車。那么這些感應的技術,在本田,我們稱之為本田感應技術,下一步,我們就要努力基于在這些感應技術上,真正達到自駕駛技術。
那么我再給大家放一個很短的影片。為了避免駕駛者疲勞帶來的駕駛危險,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的長時間駕駛,我們的自駕駛系統可以提供安全的路線計劃,駕駛支持,以分擔駕駛者的負擔。我們的自駕駛體系可以計劃從高速公路入口到出口的路線,探測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和匯入口,保證在駕駛的過程之中,速度、水平的平穩,保證車輛在車道中間;自駕駛系統,有多樣感應設備,即便是在沒有GPS信號覆蓋的區域,比如隧道,車輛也能夠自動駕駛,我們的車輛可以評估周圍的環境,安全的開上高速公路,在有GPS信號的環境下就可以更精準的進行自動駕駛,還可以保證汽車的速度不超過法定速度。要使這種技術成為可能,最重要的是圖像處理或者數據處理、信號處理,怎樣處理攝像頭獲得的數據,比如說我們有射線掃描的設備,掃描車周環境,這些數據都必須要進行處理,要在汽車中進行實時的處理,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技術挑戰。這個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是我們本田感應技術的一個大概發展路線,最終我們無人駕駛車輛要達到的目的,就是零事故,零碰撞。作為一個汽車企業,這是我們未來的重大目標。但是我們發展這個科技不是希望大家開車的時候上網,看信息,看網頁,當然如果是自動駕駛,你是可以開車的時候上網,看手機。
但是作為一個汽車企業,我們最終的一個最宏大的目標就是達到零事故。好的,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何時才能出現?
Jason:好的,Nick,非常感謝,現在我們交流一下,請把椅子搬上來,然后我們再等一會兒,請Dan上來。不知道大家感覺怎么樣,但是現在我很想知道Sue和Sage他們背后的故事。好像有點奇怪的圖像,剛才我看的時候就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們先不談這個,還是先坐下,然后請Dan上臺來。
Jason:首先,Nick我先和你交流一下。你剛才給我們介紹的是在監控的條件下進行的駕駛行為,你們本田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個研究輔助駕駛的公司,寶馬、大眾也都有相同的理念。那么,我想問的是,你有一些什么想法是其他公司所沒有的?或者說其他公司有的一些想法是Google公司沒有的呢?
Nick:首先,Google公司并不是一個汽車公司,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制造商業汽車這方面,您了解多少?但是他們在圖像處理,信息處理方面有很多經驗,他們在軟件工程這方面的人才是最杰出的、最優秀的,所以,這方面他們可能做得更好。但總的來說,在可預見的未來里,汽車與駕駛人還是必須要同時存在的。汽車無法自動駕駛的環境下,駕駛權必須要無縫的對接給駕駛人。這樣一個對接的、互動的界面如何對接駕駛權,是我們需要仔細考慮的。在這一方面,可能其他的汽車公司有更多的專業知識。
Jason:好的,那我們知道預測雖然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我們對未來總是不斷的預測,所以,我想問你下面這個沒辦法避免的問題,你認為全自動駕駛的汽車什么時候能夠出現呢?
Nick:你的這個問題,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定義全自動駕駛汽車,我們有一個分級,從0-4。4級就是完全的自動駕駛,也就是從A點到B點,你不用自己駕駛;這就是Uber所做的事情,你只要雇一輛Uber的車,你就能達到了。但可預見的未來里,汽車這個科技可能還做不到。3級是在有限的環境下進行自動駕駛,比如高速公路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技術可能會出現,在未來的十年里,你可能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更先進的巡航科技出現,在有限的環境里,比如高速公路上,進行自動駕駛。但有個經濟學的觀念,可能大家都比較熟悉,就是“負外部性”的概念,也就是說,一個商品的生產者他其實和使用者并沒有付出生產這個商品的全部代價或者是成本,而是把這個成本轉嫁到整個社會上。
Jason:那我想問你這樣一個問題,工業化進展比較發達的發達國家,在過去的幾百年中都存在著這種“負外部性”,那么現在一些貧困國家、發展中國家,他們的人民也想要享受到我們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你如何解決他們這種很合理的需求?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到更清潔的未來,這個困難怎么解決?
Nick:好的,我理解了你的問題。西方國家,他們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靠化石燃料來推動的,但是全球所有的人都承擔了相關的代價,其中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所承擔的更大。我們進口的材料、木材、石油、水電等等,這些事實上都是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我們作為一個社會的足跡,是在清空世界的資源。所以你的問題其實是,如何能夠保證現在要發展起來的國家的這些人不會受到限制。
Jason:那我的問題是如何能夠讓他們享受同樣的生活水平,但又不用同一種方式,帶來同一種問題。
Nick:好的,我明白了。在過去幾十年,我們發現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所需要的其實是能源服務,而不想要污染。每一個公司在利益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的過程中,就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比如說,我想開汽車,但是我又不想要污染,那么,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珍惜清潔的空氣,也就是說,在城市中,我們每用一輛電動汽車代替傳統汽車,是在提高城市中貧窮孩子的生活質量,這個城市不管是洛杉磯還是內羅畢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怎么樣有一個質的飛躍、技術的突破,很好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剛才所說的,在肯尼亞的離網太陽能設施。如果我們還是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建立傳統供電模式的話,就得等上幾十年,而那個時候,這個產品早就已經過時了。但如果使用我所說的小型太陽能和智能電燈、智能手機來進行電費支付的話,我們就可以越過這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緩慢發展。可以這樣說,現在的東非是整個世界的中國。因為它的增長非常的快,主要是受了這些新型能源的選擇,或者說是受到了新型能源的推動。當然,我之前說到了,雖然在肯尼亞發現了石油、煤炭和鈾的資源,但是肯尼亞卻是離網太陽能和地熱能的領軍國家。所以,關鍵的一點事,我們怎么樣能達到一個正面效果,但又不產生負面的影響。用中國的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是“循環經濟”,也就是要是產出,而且沒有廢棄物;我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Jason:那么,有哪些城市規劃的科技讓你印象深刻或者是帶來了不可預測的成本呢?
Nick:我覺得最讓我感到震驚的是,能夠打開新的大門的規劃技術。很好的一個例子就是太陽能電池板。過去它的價格很高,但是現在價格大幅下降。可能有些公司說,太陽能電池板生產量上去了,價格下來了,是便宜了;但是還有一些成本,比如整個太陽能體系之中的一些平衡都需要很多的技術和投入。于是有些公司就想到說,那就不用電路的連接,用手機網絡來連接好了,而且現在大家都有手機,所以通過模仿手機聯網的這種模式,就可以減少一半的成本。當然這是一個成功的案例。要說失敗的案例,也有很多。
Jason:那你能舉一個失敗的案例嗎?
Nick:如果你只看科技的話,也就忽視了人,這樣的話,你很容易就會犯錯誤。幾年之前,施瓦辛格州長跟我說,他想要建一條氫能高速公路,日本有類似的一個倡議,德國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是他只看重了已有的科技,而不是看重科技的發展道路,氫能和氫能電池可能在未來大有作為,但是現在,氫能汽車還無法與電動汽車進行競爭。所以他只看重一種科技,而不是依賴于人的創新能力,在當時做出這樣一個決策,是錯誤的。
Jason:好的,Nick,我再問你一個問題。現在我們開車的人已經有很多的東西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如果再在汽車里按上這些新的玩意兒,他們會不會更分散注意力,駕駛會不會更危險呢?
Nick:其實我們是想盡量不要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但是現在大家開車已經不是很專心了,所以我們安裝更大的顯示屏、顯示體系、語音交互的系統,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其實是更加安全了。
未來,太陽能比生物燃料更有前景
Jason:好的,但我想問你,在可再生的能源領域,什么科技是你最看好的呢?哪一種技術更有希望,更能夠有用于現實生活的希望呢?生物燃料,這種技術你是不是覺得更有希望呢?
Nick:好的。我還是同意艾爾 格爾說的,我們需要的是一攬子的不同技術的結合,而不是一種萬能的技術,這些都需要市場、研發中心的創新者、消費者和企業的合作,才能解決我們當前的困難。生物燃料也有一些不太完美的方面,比如說需要占據農業用地來種植,需要用水等等,我比較看好的是太陽能,尤其是我剛才所說的離網型的創新太陽能技術。當然,太陽能很好,但是晚上就不出太陽。有些公司在考慮太空的太陽能,但是我們還是實際一點回到地球上來吧。還是應該關注這種低成本太陽能裝備和先進的電池技術。這樣就可以在白天、黑夜都使用太陽能,這樣的技術會真正使太陽能在未來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能源來源,而不是一種小型的清潔綠色能源。
Jason:好的。Dan你剛才提到還是分散型的家用太陽能設備,從整個電網的層面來說,太陽能還是有不好儲存的缺點。
Dan:但最近有個新的發展,就是預測模型,可以清楚地預測對用電量的需求和產電量。比如像科勞拉多,他們的電網使用這個模型之后,60%的用電量可以很好地分配。是的,現在有一些實驗室在用這種預測模型來調配太陽能生產的電,比如說有的地方天晴,有的地方風比較大。所以在整個電網的層面上來說,就有一個很好地資源調配。那么我們知道分散型的家用太陽能,比如像My Roof Top這樣的一些項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與家用的電動汽車結合起來的話,可以大大減少我們駕駛的燃料成本;但是在西班牙、加利福尼亞州和印度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廠,這些系統是有自帶的儲電體系的,所以說我們既有這種分散型的家用太陽能也有大型的太陽能發電廠,就能很好的利用這種太陽能電廠的這種儲電設備。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儲電廠是加利福利亞一個公司,運用加州、以色列和日本的技術來建成的,這個儲電技術可以儲存太陽能電力最高達到12小時。
Jason:好的。那從系統層面上來說,對于我們這種發達國家,我們到底有多么的需要智能電網呢?
Dan:事實上,我們任何地方都需要智能電網。如果需要這種智能電網上的快速回應的話,我們不光是歐洲、美國、日本、中國需要智能電網,一些發展中國家,比如說泰國的農村地區,肯尼亞的農村地區和索馬尼亞這樣的地方,我們也需要智能電網。這些智能電網是通過智能手機的技術來控制的。比如我們都看過XXX智能技術的廣告,這是真正的智慧型的技術,這種技術不光是在加納的農村家庭,還是美國的佐治亞州都是能夠良好的運行的。
Jason:好的。那我最后再問Nick一個問題。Dan剛才講了這個關于世界上的重大問題,但是你關注的是比較具體的問題,在美國可能大家更關注一些槍擊事件或者槍擊案件。但我如果沒記錯的話,每年死于車禍的人數大概有三萬人,那作為汽車企業,你們怎么樣真正來減少交通事故死亡率呢?
Nick:其實在過去十年中,汽車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主要是有賴于一些新的汽車安全技術,比如我們現在有多重的安全氣囊,還有彈出氣囊保護車外行人的這樣一個技術,避免行人頭部撞傷。所以,其實已經有很多技術有所運用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了。
Jason:那么零死亡率是不是一個最終目標呢?
Nick:零死亡率這個目標有點太大了。
Jason:那么在十年中交通事故死亡率減少一半呢?這個能達到嗎?
Nick:這個的話,我們也希望可以看到。當然,我們無法看到具體能有多大的進展。
Jason:好的。那么非常感謝你們,Nick、Dan。好的,謝謝各位。你們的演講非常有意思。我們今天的主辦方真的是費盡了心思讓大家看到更多數據技術和深度學習在各部分領域運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