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前日路過青島最大的3C數碼賣場頤高數碼、百腦匯,發現京東的廣告牌竟然出現在這兩大賣場的正前方,幾乎所有去購買相機、電腦、數碼、手機產品的消費者都可一目了然:“別猶豫,網購IT數碼每三人就有一人上京東”。
在數碼產品銷售渠道方面,電商與傳統賣場之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而曾經輝煌的3C數碼賣場,為什么走向了沒落?是承受不了競爭對手的猛攻?還是因為自己沒有號準消費者的脈搏?接下來就談談我的幾點分析。
數碼城的死亡或許是必然趨勢
到底是電商干掉了數碼城,還是3C數碼城這種銷售渠道自身的消亡已成必然趨勢呢?我記得2011年5月的時候,北京太平洋數碼城關閉后,劉強東曾發微博表示:“寫給太平洋數碼城關閉之時:昨夜和一些友人聊天,一同學說恭喜你們殺死了太平洋數碼城,驚愕!其實不是京東們革了你們的命,而是你們自己!捫心而問,你們做了多少偷梁換柱的勾當?賣了多少水貨假貨?暴打了多少客戶?這是因果報應!”
在我看來,劉強東所講的數碼城死亡原因雖然極為口語化,但卻是事實。首先,數碼城所售商品均為標準化商品,在互聯網普及的時代,用戶已經演變為“專家”,對標準化的參數十分了解。另外,3C數碼品牌經過大浪淘沙,基本只剩下一些可靠的大品牌,這兩個方面的原因讓消費者選購3C數碼產品變得日益簡單。比如,買一臺筆記本,只要看品牌、CPU、內存、閃存、電池容量、操作系統幾個參數即可放心購買。這就意味著消費者不再需要太多到數碼賣場現場體驗和試用的環節。
其次,3C數碼城自身管理和服務太差。進入全國任何一家數碼城,都會被蜂擁而來的拉客者圍住,給消費者很強烈的心理壓力,而且這些拉客者的面孔、語言以及素質,讓消費者感覺自己就像“待宰羔羊”。因為拉客而導致群毆消費者的案件屢屢發生。
而且數碼城水貨泛濫、不開發票、虛報價格等行為也讓許多消費者深惡痛絕,一旦發現問題去找他們溝通,會被一群留著寸頭、帶著粗鏈子(黃色的,很可能都是街邊3元一條的銅鏈子,我也不清楚為何壞人總是同樣的裝扮,他們與黑社會統一服裝了?)的小哥圍起來,消費者感覺自己掉進了狼窩,不敢維權。
再次,一線城市的3C數碼城已經氣數已盡,二三線也為時不遠。由于電商的普及,網購已經成為一線城市消費者購買3C數碼產品的一種習慣。我曾專門調查過鼎好等數碼城,發現北京這個地區的數碼城已經淪為拉客者自娛自樂的天地,里面幾乎找不到顧客。
而隨著京東商城等電商在物流、配送、售后服務方面的不斷完善,以及在二三線城市大規模拓展,二三線3C數碼城也將被電商替代。在我的微信公眾號里,有位山東臨沂地區做車隊的網友提問說,自己現在已經加入了國美車隊,負責配送,月入上萬元,具有豐富的經驗,如果加入京東的大家電、數碼產品配送隊伍,是否更具前景?在臨沂這種三線城市,網購意識已經增強,電商企業的服務也在不斷跟進,這意味著這些城市的3C數碼城也將很快被電商淘汰。
3C數碼企業應該學會順應潮流
面對這種不可逆轉的大趨勢,3C數碼企業應該學會順應潮流,減少對線下3C數碼賣場的支持力度,將更多的資源向電商傾斜。而且已經有案例證明,電商渠道已經成為3C數碼通信類企業迅速打開市場、搶占用戶、與用戶零距離溝通的最佳手段。
全國第一個采取電商化銷售的小米手機,僅用3年超越了所有國產手機品牌位居中國手機銷量第一;與此同時,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手機企業也悉數跟進,并在京東商城等渠道開展首發,甚至外資品牌的蘋果也在天貓開設專營店。
一些企業將電商作為產品的預約、首發平臺,可以帶來以下好處。首先,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新品曝光手段,通過電商平臺可以迅速將新產品進行全網曝光,而曝光的形式并非是簡單的廣告,而是帶有預售的廣告形式,這種廣告直接會帶來訂單,如果企業再配合自身的社交化營銷手段,則會獲得更為出色的效果。
其次,減少渠道層級,真正的降低成本。以往的3C數碼通信產品銷售鏈條包括企業——全國總代——地方代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這五個層級意味著消費者拿到產品的時候,被加價4次,這也是為何線上3C數碼通信產品要低于線下的主要原因。
再次,企業可真正直面消費者,優化企業產品設計、訂單管理、庫存管理,獲取用戶需求與抱怨。電商的銷售鏈條變得非常簡單,企業——電商——消費者,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和電商直接對接市場需求、訂單管理、庫存管理,實現生產效率的優化,降低成本,同時與用戶可以直接溝通互動,獲取用戶需求、抱怨,優化產品,維護品牌的口碑。
未來3C數碼通信渠道變革是怎樣的?
結合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渠道變革經驗,我預計未來3C數碼通信渠道變革會有如下幾個趨勢:
首先,線下渠道會繼續萎縮,大浪淘沙小經銷商統統死掉。目前在歐美發達國家,由于城鎮化水平極高,城市之間的差異很小,所以只存在大型的經銷商也同時是零售商,他們與企業之間直接對接,無需中間的其他渠道合作者。而國內城鎮化正在加速,這種大浪淘沙的趨勢是必然的。不然,蘇寧、國美、萬達等大佬也不會迎合潮流,傾力發展自己的電商平臺。
再次,企業自身體驗店+售后+O2O的模式會興起。未來類似蘋果一樣的體驗店會越來越多,類似小米、魅族的體驗店,會成為用戶體驗3C數碼產品的一個良好通道,同時這些遍布全國的體驗店還擔負用戶線上訂購線下取貨的地點,構建O2O經銷模式。
最后,電商渠道占比持續提升,并成為產品首發主要陣地。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網上商城,而是一個涵蓋了線上銷售、線下物流、倉儲、配送、售后服務、金融、貸款以及銀行信用貸款保證等,甚至產品營銷的一體化的新型經銷商,他們從企業直接訂貨,并與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對接,實現生產、訂單、庫存、售后、需求反饋的一體化。同時,京東、亞馬遜等企業開始自建線下提貨點和體驗店,涉足O2O經營,而國美、蘇寧等全國連鎖巨頭也在向線上輻射,最終構建一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O2O經營形態。
張瑞敏說“無用戶參與的產品不生產,無用戶互動的廣告不做”,代表了企業擁抱互聯網,擁抱新型產銷模式的心聲。雖然實現起來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但是電商平臺毫無疑問將進一步拉近廠商與消費者的距離,縮減成本,提高效率,而面臨撲面而來的互聯網大潮,傳統3C數碼賣場也唯有斷臂求生,方能適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