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在呈現不斷朝著融合與集中的趨勢發展,行業與行業之間的距離正在逐漸縮小,互聯網、IT企業不斷深入各行各業,分食不同行業潛在的廣闊市場,而對安防領域的滲入則表現在各類智能攝像頭的出現,迅速席卷了安防民用市場。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作為安防行業發展的大方向,不斷推動著安防企業加強與互聯網、用戶之間的融合,民用安防概念瞬時火熱。
安防企業進入民用市場的方式是多樣的,龍頭企業紛紛建立互聯網智能家居子品牌,不斷推出智能單品;不少廠商轉型電商的模式,將線上線下產品線交互融合;也有不少企業轉向服務運營,專門為用戶解決后顧之憂;也有企業研發機器人,借此進入人工智能領域。
以機器人進攻民用市場 安防企業作何打算?
目前,面向民用市場的機器人類型主要是服務型機器人。但用戶對于機器人還存在很多誤解,將智能硬件和機器人進行等同,但兩者卻有實質的差異。目前給人的感覺是硬件+APP就是智能硬件了,太過度依賴手機的作用;而服務機器人要能互動,能執行既定任務,能分析判斷和決策,可以說是智能硬件的高級階段,強調的是機器本身的自我觸發能力。
當前機器人概念很熱,短時間吸引了大批企業進入,尤其以服務性機器人市場競爭尤為激烈,但概念熱僅僅標志著一個產業的萌芽期狀態,人工智能時代不是說來就來的,而是各種技術到了一個爆發的臨界點,換作十年前,視頻監控技術、通信技術、軟硬件處理能力等技術的限制,則很難研發出一個可商用化的服務機器人。而現在,掃地機器人、看護機器人、兒童陪伴機器人、巡邏機器人……市面上機器人產品已琳瑯滿目,這就是時代前行的力量,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啟動,安防企業要有所作為。
安防企業開發機器人其實主要是針對物聯網的研究,相較于互聯網公司,安防行業更為了解物聯網,更貼近用戶的實際需求,且根據用戶需求來實現定制化服務。比如巡邏機器人,目標用戶針對于企業級用戶,并且要結合不同行業市場要做相應定制開發,以及后續持續升級與服務。
機器人門檻并不高,整個產業鏈條也日趨完整,更多的是融合式創新或者比拼工業設計,但如果安防企業還沒有卡上位,想再有新的突破還是比較困難的,要么擁抱互聯網公司成為合作者,要么就尋找真正用戶痛點重新啟程,結合自身核心能力來思考未來布局。
民用市場大混戰 安防企業如何突圍?
安防產業深刻經歷了通信產業、互聯網產業、物聯網產業的每一次變革以及帶給整個社會的巨大改變,民用市場在幾年內也迅速被來自于互聯網、IT、家電行業的各類智能單品占領,造成市場魚龍混雜,且同質化嚴重,民用市場發展緩慢,安防企業想要突圍,實則難上加難。
這兩年,行業內仿佛不提生態就不夠高大上,不夠互聯網+,互聯網+安防似乎已經成為整個行業轉型改革的座右銘。互聯網帶來的沖擊不僅如此,互聯網公司的優勢是適合做標準化產品,有渠道、有營銷手段,去年小米和360推出的智能攝像機立馬讓整個民用監控企業感受到巨大壓力和沖擊。安防企業如何回擊,與互聯網企業一較高下?
首先,與互聯網企業相較,傳統安防企業缺乏互聯網基因,也不擅長互聯網的一些玩法。但涉入民用市場后安防企業則需要借助互聯網手段來改造自己、提升自己,從而發揮自己的強項,為目標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技術服務,但互聯網不是萬能的,安防企業要先有物聯網思維,然后再想著如何+互聯網。
其次,安防企業部分轉型做智能硬件或智能家居單品,本身單品策略并沒有問題。但有沒有作為重點的單品、有沒有核心技術支撐、有沒有市場需求支撐、有沒有差異化支點才是單品取勝的關鍵。線下做得越深,目標市場越精準選擇,就可以找到沖擊最小的區域。
再次,民用市場要從2B2C方向理解。安防企業更接近物聯網和初級人工智能,可以利用互聯網公司的云資源人工智能資源,去挖掘細分市場,在不同行業里打造企業級產品和解決方案來突破,并借助與運營商的合作與理解,為運營商提供深度定制的視頻物聯網云服務,打造B2B2C模式。
此外,傳統安防企業找到自己的定位很關鍵,而不是跟風上。未來市場一定是充滿創新和個性化服務的,小公司要比大公司快狠準,多接近最終用戶,了解真正需求,單點持續發力,積累核心技術,快速整合技術,多用跨界思維,打造接地氣的應用,才有可能與龍頭企業形成差異化;做不了高大上,那就踏實做好小、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