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每個企業、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網絡,內部交流、共享信息將會多么方便。”最近,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在來錫參與評審物博會新技術新產品成果獎項的間隙,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被譽為“中國互聯網絡之父”的劉韻潔指出,下一個物聯網的應用藍海,是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網絡功能由科研型轉向消費型,由消費型轉向生產型。
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少不了物聯網應用載體的變革。“所有的上下游企業都能通過定制網絡進行信息共享,足不出戶,就實現全產業鏈的整合。”劉韻潔將未來“服務定制網絡”的應用圖景向記者娓娓道來,他認為未來網絡應該是簡單、開放、可擴展、安全可靠、融合的。以軟件為主體的開放網絡,能打破目前互聯網的封閉狀態,讓大數據、人工智能真正與工業深度融合,將物聯網應用延伸至產業鏈的每個環節。
這看似科幻的未來網絡,并不是劉韻潔第一次大膽創新之舉。1994年,中國全功能接入了國際互聯網之后,關于在國內搭建幾個互聯網終端產生了分歧。“美國來的專家建議,只建8個更好管理。”雖有種種技術局限,但劉韻潔堅持認為,在各省市建設31個終端才能更好地助力互聯網的發展,解決性能管理、運營負責等多類問題。之后,他又大力推動將中文信息內容上傳至全球互聯網,讓當時由英文信息占據的互聯網有了“中國聲音”。劉韻潔也因此被譽為“中國互聯網絡之父”,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一。
不過,看起來很美好的未來網絡圖景,如今還面臨著成本高、門檻高、內部管理難等多個痛點。“為了使用新技術,不少企業花了大價錢搭建云平臺。”劉韻潔說,要將無錫的制造業做大做強,必須要和新型化技術、網絡的技術、人工智能的技術深度融合,而這不僅需要企業的作用,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通過搭建云平臺等,讓現有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能夠在上面享受新型服務,打通產業的價值鏈,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他指出企業改革的重點,是將傳統的“傻瓜”網絡變身“智能”網絡,用軟件定義網絡,用軟件定義一切,基于數據中心云架構重構網絡。
目前,國內有不少城市都將物聯網作為發展重點之一。已占據先機、并且有了一定產業基礎的無錫要想在未來競爭中繼續保持優勢,劉韻潔認為,離不開“創新”和“人才”兩個關鍵詞。“以應用需求為驅動力,以創新意識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在全球網絡的變革時代,掌握核心技術才有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無錫物聯網產業已實現了集聚效應,若想成為引領全球產業發展的高地,離不開人才的助力。他指出,引進人才需要體制機制的保障、平臺的搭建和環境的營造,引入的人才團隊也能繼續“以才引才”,并由此形成企業、帶動產業發展。
“物聯網是個‘磁場’,中國制造2025、工業互聯網、農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都與之有關。”劉韻潔表示,希望無錫保持先發優勢,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物聯網創新中心和產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