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是物聯網應用分支之一,更是未來智能交通重要組成部分,該網絡針對每一輛上路汽車并將其納入道路交通管理系統。目前,雖然國內眾多業界人士都表示非常看好車聯網市場前景,但都處于“畫餅”階段,實質性的測試及運營工作尚未展開,不利于本土車聯網產業發展。
物聯網技術的成熟,正在刺激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其中,交通作為與人們生活出行最密切城市功能,車聯網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具體而言,車聯網,是指裝載在車輛上的電子標簽通過無線射頻等識別技術,實現在信息網絡平臺上對所有車輛的屬性信息和靜、動態信息進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對所有車輛的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提供綜合服務。
中國車聯網尚處“畫餅”階段 缺乏實質行動
目前,美國已有科研機構完成了標本數量為5000輛汽車的車聯網試驗任務,并取得較大成功。但,也有機構指出,5000輛相比一個城市的機動車保有量而言,實在是太小,應進一步擴大試驗標本數量,以便獲得更為全面分析數據。當然,這就是下一階段的的實驗內容。
就中國市場而言,雖然國內物聯網早在2012年就達到3650億的市場規模,業內人士也非常重視車聯網應用與發展,但實質性的試驗任務并沒有展開,缺乏有力行動,不利于將來本土車聯網產業發展。如果在該技術上奉行“拿來主義”,很可能又將形成新的“半殘”產業,即核心技術受制于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國內車聯網應用發展滯后呢?請看下面解答。
基礎實力薄弱 本土發展動力不足
根據今年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情形,業內預計在2015年,美國和北美其他地區的智能交通系統終端產品和服務市場的收入將分別達到670億、60億美元。但我國智能交通車聯網市場仍然處于政府帶動階段。
車聯網方面的專家表示由于目前車聯網產品和應用不對路,其功能和形態不匹配,造成中國車聯網應用市場增長受到一定制約。
除此之外,車聯網的產業鏈很長,發展也并不均衡,包括汽車廠商、運營商、IT廠商、軟件廠商、內容提供商等,誰都想掌控更多的話語權并獲得更多的利益,在中長期發展過程中將面臨不斷的市場整合。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將是保證車聯網技術發展和市場推廣的重要環節。同時,打破行業界線,盡快實現統一標準也成為車聯網快速發展的關鍵之一。
綜上所述,如果結束中國車聯網“畫餅”時代,其一,就是需要解決技術研發難題,逐步完善車聯網技術體系,最終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其二,則是大力開展標本試驗任務,可以與經濟實力雄厚的省市進行合作,大力開展前期理念及技術驗證工作,作好推廣推備。做好以上兩點之后,就將迎來中國車聯網市場爆發良機,從而步入快速推廣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