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去過博物館的人定會為里面的好物件感慨萬千,很多東西不光是材質上的精品,同時也是歷史的最好見證者。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 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博物館對人類文化 遺存、自然遺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保護文物,利用文物”是博物館的最終目的,那么如何才能最好的保護好海量的文物呢?因為文物其實也是很脆弱的,空氣、溫度、位置、環境稍有不慎,文物就會失去它歷史的價值。還有如何防止珍貴的文物被不法分子偷竊,都是考量博物館的硬性問題。其實只要博物館智能化,就能省時省力的保護好我們的歷史瑰寶。
物聯網技術讓博物館智能起來
大家都知道物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其實物聯網在博物館、文化遺跡遺存等領域已有些初步應用,但要滿足文物保護水平的不斷提升,需發展多學科交叉的物聯網技術,才能有效提升文化遺產的保護能力。利用物聯網技術在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檢測與診斷領域,物聯網技術可以探索文物結構影響因素與機理,建立結構安全穩定性診斷評價模型和適用環境的檢測技術;其次是在可移動文物的預防性保護與環境監控方面,物聯網技術可以對博物館文物保存環境實施全面有效的監測和控制;再就是在文化遺產數字化與智慧博物館建設方面,物聯網技術可以將所有物質文化遺產全面的數字化,并與博物館陳列展覽相結合,建設智慧博物館。
RFID技術在智能博物館上的運用
博物館用上RFID技術,它可以組成藏品/館藏架位管理系統、智能安全門系統、票務管理系統、導覽系統、個性化服務系統、監控管理系統。同時綜合多媒體技術實現一個全新的信息平臺。可以對館內藏品進行實時跟蹤、有效管理、為參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等。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也有利于物品的歸納整理。而且隨著無線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無線網狀網等技術的成熟,更是很好地輔助了物聯網在博物館行業的應用,智能博物館通過這幾項技術的結合不僅能控制博物館內光照、溫度、環境等,同時它的安防系統應包括音視頻監控子系統、防入侵報警子系統、人員巡更子系統、門禁管理子系統、傳輸子系統、中心控制子系統、供電子系統、環境監測子系統等,讓不法分子無空可鉆。
故宮借物聯網保護文物
故宮的好物件可以讓毫無賊心的人心生偷盜之意,就像之前震驚中外的石博魁故宮偷竊案,讓人們確實唏噓一回。一開始大家都會好奇,故宮如此森嚴他是如何盜得文物,順利逃匿。雖然最后還是將石博魁繩之以法,但是卻造成多件藏品失落,石博魁這個一開始毫無偷盜之意的人卻犯下大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之后故宮博物院院長發表聲明,今后故宮將借助物聯網等先進技術,使文物安全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相信物聯網技術能讓蒼蠅進出都有記錄,何況是人!
物聯網技術成功運用在博物館上的話,不僅有智能安防的作用,同時以移動技術為主宰,物聯網、云計算全面覆蓋的智慧城市成為未來的城市形態,在家中就能觀看博物館的珍貴展品、不需人工導游就能完成導覽整個博物館,就能深入了解文物,讓每件藏品自己"復活“講述它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