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Tiina Tuurnala,芬蘭交通和運輸署署長,掌管芬蘭的公路、鐵路和海洋運輸。
6月16日,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陽光打在臉上,心中滿是愜意。
站在芬蘭交通和運輸署辦公大樓3樓會客廳往外看,芬蘭人引以為傲、井然有序的智能交通網盡收眼底。作為重慶唯一受邀采訪芬蘭交通和運輸署的媒體重慶商報記者對芬蘭交通和運輸署署長Tiina Tuurnala進行了獨家專訪。她說,使用新技術、新燃料,建立人性化智能交通是未來城市交通發展的方向,而重慶向低碳經濟轉型,交通領域大有可為。
談公共交通
強調公交優先 車站設倒計時顯示牌
記者:芬蘭的公共交通以高效率聞名全球,能否以赫爾辛基為例子,給重慶介紹一下經驗?
Tiina:在赫爾辛基,擁有一套強大的公交網絡,只要持有一張公交票,可以乘坐有軌電車、公交車、地鐵、輕軌甚至游輪。
我們強調公交優先,吸引市民盡可能多地選擇乘坐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出行。為了創造好的使用環境,市民能在公交車上、自動售票機處購買車票,也可通過網絡、手機短信購票。為了使公交系統準點運營,赫市主要干道上均設有公交車專用道,每個公交車站均標有倒計時顯示牌,公交車實際到站時間誤差很小。
為了方便乘客,芬蘭大部分公交車都可調節車門與地面的距離,便于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推嬰兒車的乘客上下車。
記者:我們發現,赫爾辛基有輕軌和地鐵,它們的運行情況如何?
Tiina:和重慶一樣,輕軌列車也是赫爾辛基公共交通的一大主體。目前,赫爾辛基有近200公里的軌道交通主干線,一條通往衛星城、長35公里的地鐵正在建設。為方便乘客,特別是老人和殘疾人上下車,我們的軌道列車底盤很低,方便坐輪椅和推嬰兒車的乘客直接從站臺進入車廂,而且所有車站外都有汽車停車場,方便換乘。
記者:停車難是目前全球大城市面臨的通病,請問你們怎么解決?
Tiina:芬蘭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輛汽車,還有30萬輛自行車。為了減少市區交通擁擠,我們采取在市區停車高收費的手段來予以限制。在赫爾辛基市中心,只設定了有限的停車位,按地段不同分三種收費標準。目前看來,這種措施效果明顯,因為在市中心停車難、收費高,許多人改乘公共交通工具,緩解了交通擁堵。
另外,我們還修建了一條橫穿市中心的地下交通隧道,沿途有10個與地上街道相連的出入口,并直接連通市中心的4個大型地下停車場,方便車主出入。
談智能交通
建一個信息中心 5人監控數十萬公里路
記者:請問芬蘭在道路交通建設方面的思路是什么?
Tiina:新建道路的成本很高,還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而且許多城市已沒有新建道路的土地了。為了減輕道路建設方面的壓力,我們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系統,改善現有道路設施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進一步降低新建道路的需求。
記者:智能交通是發展的趨勢,重慶也在做這方面的嘗試,請問芬蘭有哪些經驗可以提供借鑒?
Tiina:我們也注意到,中國正在積極改善城市交通。我認為,智能交通系統的運行,需要有詳細的規劃和一套多功能的通信傳輸網絡,同時配備動態的信息顯示牌、氣象站、應急電話、限速裝置、道路噪聲監測、限高限重系統等,能夠進行車輛號牌自動識別、車流量記數和車輛間隔監測。芬蘭有一個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信息中心,只需要5個人,就能夠處理全國龐大的交通系統數據,監控全國數十萬公里道路、5萬橋梁和數千公里自行車道。
記者:芬蘭地廣人少,冬天又特別寒冷,智能交通系統效果如何?
Tiina:運用智能交通系統已經帶來許多改善,比如采用交通監視裝置、車道控制系統、可變的限速裝置和動態的路況標志牌,已經使道路事故率下降了23%。芬蘭擁有500萬人口,目前全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少于300人,海上航運事故死亡人數為零。
實際上,建立智能交通要重視細節,比如我們為公路配有太陽能交通標識燈、太陽能道釘,即使陰天和晚上也可以使用,可以減少照明帶來的巨大成本;大部分道路配有監測傳感器,不僅監測車流量,還能監測道路承受的壓力,甚至雨雪天氣的強度,從而判斷是否需要中斷交通。
記者:政府是如何引導智能交通領域的發展?
Tiina:政府資助智能交通領域的研究,并鼓勵創新。比如芬蘭科學家已經研發一種公路超級攝像系統,這種系統不僅能在超遠距離之外拍下車輛的超速行為,甚至能夠利用其360度的全方位攝像功能,在短短幾秒之內判斷司機是否系了安全帶、是否在開車時打瞌睡或打電話。目前,這款攝像系統被認為是維護道路安全的"終極武器",該設備有望于2013年在整個歐洲推廣。
談未來交通
世界第一生態城 將對環境完全無污染
記者:芬蘭正在建設面向未來的生態城市,其中綠色和智能交通是重要組成部分,能否透露一下相關內容?
Tiina:按照設想,這座擬建的"未來城",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具備真正生態完整性的生態城",它在能源、交通、水和食物供給等各個方面都是節約的,對周圍環境也不造成任何污染,從而完全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城市。
傳統的汽車將不會再出現在生態城市區內,它們將被電動車代替,后者不會產生廢氣,也不使用汽油、柴油作為燃料。通過一個導航系統全程控制電動車,按照聲控指令行駛,像水平的電梯一樣運動。它沒有噪音,制動性也更安全,使用后,可在太陽能車站里自行充電。
基于生態城全新的運輸體系,交通擁堵問題徹底得到解決,街道比傳統城市的要窄,但很宜人,彎彎曲曲,路邊只有草坪,不需要再設停車場。
記者:這個項目有沒有在中國,或者和重慶合作的可能?
Tiina:上個月開通重慶至赫爾辛基航線時,我們已經與重慶方面進行了相關洽談,雙方都有合作意愿,希望能夠進一步溝通,共同打造生態未來城市。
談綠色交通
投上億歐元研發 購電動車給大額補助
記者:不久前,赫爾辛基因優秀的綠色智能交通系統獲得世界優秀首都稱號。芬蘭在電動車領域也很積極,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Tiina:對,這也是我們的成績之一。(笑)除了便捷的公共交通,赫爾辛基還在很大范圍內推廣電動汽車、新能源車,減少碳排放量。要建立低碳交通,除了在汽車、貨車、公路運輸、大客車、火車、航運和海運等方面推廣新技術和新燃料能源外,芬蘭正在全力推廣"電動車推廣規劃",現在已經有六百多輛電動車,20多個免費充電點,買電動車政府給予30%優惠。
記者:能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計劃嗎?
Tiina:這個計劃的重點是開發電動車試運行環境和制定行業標準。目前有芬蘭企業、大學和地方政府等約50個不同機構和部門參與該規劃的實施,其中包括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VTT(編者注:類似中科院)、赫爾辛基能源公司、赫爾辛基應用科技大學等知名機構,預計總投資將達到1億歐元(約合8.22億元人民幣)。
"電動車推廣規劃"的首個實施項目是在首都赫爾辛基地區建立電動車試運行環境,計劃設立850個電動車充電站,約有400輛電動車投入運行。今年4月初,為電動車配備的充電和服務網絡已經陸續投入使用,而且全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