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業統計數據顯示,隨著從業平臺增加及資本“泡沫”破裂,互聯網醫療從“爆發性增長”的上半場競爭轉入“理性發展”的下半場競爭。記者近期采訪了解到, 對醫院專家資源的搜集和獲取,是移動醫療目前競爭的主要部分之一。業內人士認為,在移動醫療下半場競爭中,垂直化布局可作為移動醫療企業“入局”的切入點。
平臺爭搶醫生資源
目前, “醫生端”是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爭搶和競爭的部分。據第三方研究機構易觀智庫和春雨醫生發布的《中國移動問診白皮書(2017)》顯示,過去5年多時間內, 移動醫療已從過去的“輕問診”逐漸轉型為“互聯網醫療產業鏈布局”。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平安好醫生等從業企業,打造“互聯網醫療產業鏈”的基礎依然是鏈接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移動問診”,因此該板塊依然是醫療領域最活躍的一塊服務板塊。易觀分析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由于互聯網醫療有利于醫生個人品牌建立,中高級職稱的醫生、尤其是大城市三甲醫院醫生對“移動問診”的活躍度較高。
不過, “移動問診”的火熱,也意味著醫生資源成企業“爭搶”的重點部分。對此,有醫生表示,多家互聯網醫療機構的業務人員與其取得聯系,希望他能夠在平臺上開通互聯網問診業務,“曾經還試過5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的業務員同一天上門洽談,在辦公室外排起了隊”。
在他看來, 醫生選擇互聯網醫療機構,最主要取決于機構在平臺能給醫生導入多少患者量,當然,圍繞“移動問診”能否提供更多配套服務,例如處方流轉、藥品配送及復診服務等,也是醫生重點考慮的部分。
細分化是方向,布局垂直領域或有新機會
據了解,目前各大移動醫療平臺運營,科室多、專家多是主要特點,模式與“綜合性醫院”相類似,而 各平臺發展之初,在醫院中“跑馬圈地”獲取專家資源是主要形式。
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整形美容科、外科、皮膚科、眼科和兒科的醫療方面問題,目前已經可直接通過移動問診的方式進行,業界認為,這種現狀顯示出 未來移動醫療從“綜合大平臺”走向細分,而“垂直化”、“有的放矢”找專家,有可能是未來互聯網醫療企業進入行業的“切入點”。
對此,廣東醫谷執行總裁謝嘉生表示,對于新創業的互聯網醫療機構而言,垂直化專業領域或許機會更多,例如專注心腦血管、糖尿病或肥胖管理等,這些都是能吸引到特定需求的人群。他還表示,雖然這種垂直化的移動醫療平臺可能規模不大,但在獲取投資和盈利方面有獨到優勢。
“如果從垂直化角度出發,實際上就是圍繞相應疾病的專家吸引‘患者群’,與過去‘跑馬圈地’式地補貼專家和用戶模式相比,這種垂直類平臺更多是用醫生來‘鎖定’患者,打造醫生的個人患者數據庫,從醫生角度而言,這類精準性的移動醫療平臺或許對他們更有用,而從行業角度來看,這也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謝嘉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