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療已不能滿足當代醫療和消費者的需求,移動醫療成為醫療未來發展方向,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塊肥沃的處女地,未來三年將達到百億元的市場規模。開墾這塊肥沃的處女地成為不可多得的商機,但商業模式成為商家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第五屆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論壇上,業內人士給出了各自的觀點。
移動醫療是肥沃的處女地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漸嚴重,空巢、獨居老人的健康護理成為家庭乃至社會問題。把系統軟件安裝在老人的手機上,可以測血壓、血糖、血脂,還可以把全家人的手機綁定在一起,老人血壓高了,兒女手機上也有提示,利于及時就診。這是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醫療器械分會秘書長陳紅彥的移動醫療夢想之一。在第五屆醫療器械行業論壇上,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講出了自己研發移動醫療產品的歷史,“在2010年英國的一次會議上,有位專家說將來iPhone能夠測血壓,我們在這一年就開始與蘋果真正合作,2012年我們推出全世界第一臺無線智能血壓計,用手指點擊滑動你所想了解的內容,移動互聯網就把直觀化的圖表呈現在你的眼前,可以長期跟蹤您的血壓,讓醫生更詳細了解你的血壓。移動醫療可以對人的健康做管理”。
毅認為,目前現代醫療需要建立健康大數據,而移動醫療可以提供大數據的基礎。比如,統計目前高血壓人群占有多少比例,按照傳統方法需要抽樣檢查,如果用移動醫療設備,通過應用程序和服務就會方便、簡單、持續對數據進行采集。不僅如此,移動醫療還會發展成為醫療服務的輔助工具,幫助醫生去獲得他想獲得的數據。移動醫療還可以真正做成個人健康管理平臺,為遠程醫療進行服務等。盡管目前移動醫療是塊肥沃的處女地,市場空間巨大,但商業模式并不明晰。
移動醫療以年30%速度增長
智研數據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截至2017年底,我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25.3億元,其中可穿戴醫療設備的市場規模約為47.7億元。在第五屆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論壇上,五岳投資副總裁李華明表示,移動醫療是基于互聯網、對醫院或者醫療資源重新分配的一個行業。移動醫療和相關產業每年增速在30%左右,在未來其增速將繼續保持高增長,在中國,移動醫療市場在逐漸起步,未來還會有一個大的爆發。
李華明講到移動的商業模式時表示,目前在國際上有不同的幾種商業模式,分別是向醫院、保險公司、個人進行收費。在國外,商業保險公司的模式和中國的醫療保險不一樣,國內還沒有嘗試通過保險公司進行收費;向醫院和消費者收費的模式比較簡單,將某一種醫療器械硬件產品連接到互聯網終端,例如連接到醫院的查房系統來監控危重病人;還有向消費者進行收費的,在美國有一個基于慢性病管理的服務,如向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務,個人可以買一部分醫療器械和手機進行綁定,將來在治療慢性病的過程中,該醫療器械就按月進行數據收集,病人自己進行檢查,分析病因。如果有必要到醫院進行復查,數據傳遞給醫生,醫生可以通過數據辨別來進行診斷,這對于病人的病情管理是非常有作用的。目前有一些企業開始嘗試做,但還沒有運營模式,許多企業為了做市場推廣就采取免費使用的方式積累用戶,探索未來盈利模式,或通過其他渠道進行收費。
國內醫療互聯網現在主要涉及的是疾病管理、在線咨詢等模式,例如好大夫在線在移動互聯網方面做得比較早,有比較多的用戶。另外還有一個春雨掌上醫生,進行在線咨詢。兩者主要是積累醫院方面的專家,建立一個專家庫,病人可以注冊后通過免費或者收費服務來向醫生咨詢,用戶可以通過這種咨詢的方式和醫生進行交流,為患者就醫提供便利。“國內移動醫療的運營模式目前還不成熟,屬于起步階段。但市場空間很大。”李華明認為。
移動醫療要鎖定特定人群
論壇上,執鼎醫療科技江蘇公司總經理唐磊認為,移動醫療的可穿戴設備可以針對特殊人群、或者某些強勢品牌的消費者。唐磊表示,現在世界上做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排第一的是耐克。他們有非常特殊的客戶群,對健康、醫療有非常特殊的黏性需求。如果客戶有需求,當需求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使產品有缺陷,他們也會容忍。比如說耐克的手環,銷量大得驚人,原因就在于此。再比如孕婦這個群體,她們對健康監控有特殊的需求,建議做孕婦裝的品牌可以嘗試做這方面的移動醫療設備。
唐磊也講述了移動醫療無法避免的風險,以及可能出現的不可控情況。比如移動可穿戴設備,這些設備是需要充電的:“一位老人70多歲了,忘記給設備充電,結果半夜心臟病發作,設備沒有信號就監測不到,結果老人去世了。這是誰的責任,這不是設備出了故障,而是老人沒充電。” 唐磊認為,如果出了這類事故讓保險公司賠償,那保險公司是賠不起的。唐磊舉例,“某一個人身上戴著心臟起搏器,有人可以請一個黑客,給他大概20-30美元,攻擊他的心臟起搏器,也可以讓他死于事故。”唐磊認為,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發生,做移動醫療的安全防護必須要跟得上。“移動醫療發展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類似這樣的事例可以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李華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