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Inspur World 2014” 浪潮技術與應用峰會上,最重要的信息之一莫過于浪潮首次公布了數據中心融合架構發展路線圖,從而確立了浪潮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層面未來數年的主攻方向。
“在我們看來,軟件定義加硬件重構等于融合架構。其中,硬件重構是塑造融合架構的核心與手段,通過硬件重構對數據中心資源進行解耦與重構,讓數據中心資源實現完全的池化和自動化,再通過軟件定義實現業務感知的按需資源組合與配置,實現系統的彈性伸縮和超大規模持續擴展,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軟件定義的云數據中心[注]。”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如此說道。
不僅僅是概念描述,王恩東表示,浪潮將融合架構的發展過程界定為三個階段,同時該公司也是分三個步驟來推進融合架構產品的開發。
融合架構“三步走”
在浪潮看來,第一代產品的總體特征是,按照資源需求進行業務匹配,服務器即計算機,軟件以虛擬化管理為特色。具體來說,在硬件層面將計算、I/O和存儲之外的散熱、電源等部件進行模塊化集成;在軟件層面,基于虛擬化技術開發云數據中心操作系統,對資源池進行統一管理。這一階段實現的是軟硬件的初步融合。
第二代融合架構的總體特征是,根據業務特征需求(需業務部署方主動提出需求),進行資源供給,整個機柜即一臺計算機。在硬件層面,重構I/O模塊,實現計算、存儲和網絡的初步融合和池化;在軟件層面,開發面向數據中心的大型資源管理軟件。這一階段將實現軟硬件的中度融合。
第三代產品的總體特征是,數據中心象一臺計算機,能自動感知業務需求,進行資源供給。這意味著,在硬件層面實現了計算、I/O、存儲的完全池化,軟件層面實現資源的全面管理和調配,使得用戶能夠以業務驅動應用,進行資源統一的調度。第三階段代表著軟硬件的深度融合,通過硬件重構與軟件定義,將實現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的完全融合與流動,在系統效率、擴展性、功耗和管理上帶來全面提升,促進數據中心從資源驅動向業務驅動轉變,真實呈現數據中心即計算機的愿景。
“先有產品才談概念”
應該說,融合架構并不是個新鮮的概念,所以不少人奇怪于浪潮今天才在公眾場合大談融合結構,對此,浪潮集團副總裁胡雷鈞回答說:“我們實際上更是一個做系統的公司,而不是一個做概念的公司。做系統就意味著說你必須得有一定的產品積累之后你才能去講。”
胡雷鈞所言非虛,浪潮實際上已經邁過第一代融合架構,走在第二代融合架構產品研發之中。
據悉,浪潮第一代融合架構產品包括浪潮機柜級融合架構產品Smart Rack、融合存儲類產品AS13000、浪潮大數據[注]庫一體機和浪潮云海OS。其中,Smart Rack是中國第一款云數據中心整機柜服務器,在國內互聯網市場占有率目前超過60%(+微信關注網絡世界),被成功應用于百度、阿里、奇虎360等知名互聯網用戶的數據中心中。
王恩東表示,浪潮正在研發的第二代融合架構產品包括Kanas下一代關鍵應用主機、下一代整機柜服務器Smart Modular Center和浪潮云海OS V3.0。其中,Kanas是超高性能超高穩定性的64路服務器,主要面向企業關鍵業務;Smart Modular Center作為第二代整機柜服務器,其特點是通過硅光互連技術實現無交換機架構,從而實現了計算資源模塊化、分布式交換、網絡拓撲多樣化,以及存儲池化、I/O池化,層次式管理和基礎物理設施集中化;云海OS V3.0則能通過軟件定義資源互聯的網絡拓撲,圍繞本地存儲構建虛擬SAN,靈活定義存儲資源,充分發揮融合架構的優勢,實現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
不過,我們知道,浪潮存儲在業界的實力略輸于浪潮服務器,同時也沒自己的網絡產品,這是否對浪潮開發第二代融合架構產品帶來不利因素?胡鈞雷告訴記者,浪潮不僅會加大對存儲的投入和與網絡廠商的聯合創新,更重要的是,第二代融合架構產品所必須使用的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存儲技術是浪潮的研發重點,也是浪潮突破存儲與網絡市場機會的所在。
從浪潮給出的時間表來看,2015年,該公司會推出第二代融合架構的部分產品,第三代融合架構的部分產品則有望于2018年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