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殺熟”這一話題引起熱議,3月2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發出該公司CTO張博在內網發布的公開信截圖,配文稱“‘大數據殺熟’?其實大家想多了啦。以前沒有,以后也永遠不會有。”信中稱,“滴滴平臺上不允許價格歧視,打車價格更不會因人、因設備、手機系統而異。創造用戶價值是公司的價值觀,也是我們做事的基本底線。滴滴從未有過任何‘大數據殺熟’的行為,以前沒有,以后也永遠不會有。‘預估價’和‘實付車費’是兩個概念。‘預估價’是為用戶提供行前車費參考,會實時波動。‘實付車費’是根據每個行程的真實狀況標準計費得出支付價格。”
對于造成“預估價”波動的原因,張博給出三條解釋:第一,每個行程的預估價是根據乘客定位、實時路況、預估行駛里程、時長計算預估的。這些變量都會影響預估價。其中,路況是最復雜的變量,變化非常快。第二,“滴滴顯示的預估價金額=預估價-優惠券抵扣金額。有一些網上的案例對比忽略了優惠券抵扣金額,因此造成誤解。第三,乘客發單時所處的網絡環境是復雜的,這都會影響用戶的定位信息。即使同名的起點和終點,也會受GPS精確度影響,最終經緯度坐標產生細小誤差,從而影響預估價的估算。
在“滴滴出行”的官微下,一些網民評論表示自己親身經歷過“殺熟”,對此番回應并不買賬。并且,網民提出了“導航繞路”、“同時同地打車但兩人的起步價格卻不一致”等新問題。記者就“滴滴如何利用客戶行程大數據”、“對‘大數據殺熟’的態度”以及網民新提出的問題等對“滴滴出行”的公關負責人李敏溝通采訪,但截至發稿前,“滴滴出行”并未給出回應。
3月23日人民日報的評論《數據權力如何尊重用戶權利》指出,“從深層次上說,大數據使用引發的幾次公眾信任危機,與人們對于技術運用的期待,是一體兩面的。當網約車踢出了黑車,當12306擠出了‘黃牛’,全社會已經傾向于相信:新技術的使用,不僅能讓社會更有效率,更可以激發誠信透明的商業倫理和商業文明。這一份期待,也當成為大數據時代的商業自覺與技術倫理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