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端于上世紀90年代的大數據研發,如今早已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麥肯錫公司的相關報告指出,大數據將會成為未來創新力、競爭力和生產力的關鍵基礎;“運用大數據進行決策”,也被列入了未來影響人類發展的23項技術變革之一。然而,對大數據發展的“負面性”,近年來不乏反思的聲音。
英國《衛報》分析,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本身就已經變成了可被出售的產品。而在反映人被科技操縱的英國電視劇《黑鏡》中,有一集講的是根據用戶的社交網絡數據評分,來預測一個人是否靠譜,是否有資格租房、坐飛機。評分高受人尊重,評分低則被輕視,這讓許多人不得不疲于應對。大數據所延展出來的種種特性,令它多少顯得有些技術性的“冷酷”。
新技術往往會以其特有的未知性、前瞻性,沖撞我們的心理認知舒適區。人們害怕大數據的發展,會使自己在未來被控制或被替代,這樣的擔心不能說是多余。據歐盟統計,目前90%的工作都需要人們具備某種數字技能,而65%的歐盟新入學兒童長大后將從事目前尚不存在的職業。不過這一尚處于青年時期的“新技術”,如人類本身一樣,是復雜的多面體,因此觀察也需要更豐富、多元的角度。
事實上,沒有大數據時的人類社會,組成歷史進程的每一個個體,是極易“消逝”的。竹簡、紙張被毀,一段歷史也許就此被遺忘,至于影像技術,也有被永久消除的可能性。而現在,當個體數據被一一抓取、儲存、上傳、記錄,人們的生活和記憶,就此定格為歷史進程中的永恒坐標。
每5名中國網民就有一人追趕過“韓流”;《舌尖上的中國》播出時,美食類商品的購買高峰從白天變為了夜晚……此前有電商企業推出的“淘寶時光機”,通過大數據分析,清晰呈現了十年來用戶的消費狀況。誠如網友所言,“大數據骨子里是有溫情的”,歷史的發展潮流沉淀而來的大數據,同時又在精確地記錄和塑造著歷史,填補個人情感和記憶消逝的遺憾。這或許可以說明,看似冰冷的數字,一旦和生活相融,也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溫暖價值。
“一個世紀前,最有價值的商品是石油,今天則是數據”。福布斯網站發表文章預測,2018年將在技術領域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大數據不再僅僅是純技術,會更多應用于管理的過程與實踐。這和去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發展大數據,擴大影響力”遙相呼應。科技發展的初心是造福于人,摸清大數據的“脾氣”“習性”,有效推動其和實體經濟、生活方式深度融合,我們才有可能暢享數字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