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考慮應用邊緣數據中心。在本文中,專業人士簡要預測了相關團隊將會獲得的最大的好處以及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隨著來自物聯網的大量數據的涌入,邊緣計算已經成為許多公司處理和存儲接近最終用戶數據的一個可行的選擇。根據三位專業人士的預測,在未來的一年里,我們將有幸見證歷來最大規模的邊緣數據中心應用浪潮。
系統程序員Robert Crawford:
邊緣計算和物聯網(IoT)想必承載了大家對未來的不少期許,特別是在利用原有未充分利用的設備方面。這也將幫助企業獲得有關客戶如何思考和行動的第一手資料。然而,這些數據最終會存儲在主機上,作為主機行業的從業者,我對一些內容比較關心。
數據如何保留?部分設備,無論是由于其自身原因或是被限制訪問互聯網,可能在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都無法與企業進行聯系,對于不活躍客戶的信息,企業應該保存多久最為合理?還有企業如何處理設備擁有者已經出售的設備?我們能夠區分新客戶和當前客戶之間的差別嗎?
軟件的發布也面臨著挑戰。許多企業難以在同質環境中橫跨成千上萬的工作站進行軟件發布。然而,邊緣計算需要數以百萬計在不同的硬件和軟件層級上運行的設備,而這些使用者很可能進行更新,也可能不進行。當然,部分企業可能會通過拒絕為舊有軟件提供服務來迫使用戶進行升級,然而采取故意疏遠客戶行為的公司并不多見。
我最擔憂的是安全問題。我們已經來到這樣一個時代,即一些企業不相信緊貼在內部網絡防火墻后面的應用程序。因為使用者也許并不理解如何操作才能避免安全問題,這些境遇相同的公司將如何保障自己的應用程序在不同的平臺上面臨不同級別的漏洞還能正常運行?而且該問題會隨著那些希望通過諸如破解等方法繞過安全設置的行為而加劇。
這種類型的風險波及到的不僅是像手機和平板電腦這樣的智能設備,一臺被黑客攻擊智能冰箱頂多可能會訂購三打紙箱的不需要的牛奶。最糟糕的是,黑客將利用這臺被攻破的冰箱作為一個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的發射點,進而攻擊更多的設備。
我的觀點可能有些偏執,然而那些黑客總是能別出心裁,我認為在未來的幾年里,我們將見識到許多從未預料到的新的黑客攻擊方法。
Interxion公司首席數據中心技術和工程負責人Lex Coors:
我們已經開始著手探索數字宇宙,邊緣數據中心將是我們下一個保持7×24小時不間斷探索的領域,它將在未來五至八年的時間里迅速擴張。
邊緣數據中心的定義在現階段還有些不固定。例如,谷歌的搜索引擎能搜索到的地方就是邊緣的。其他企業則想的更遠一些,考慮將二線城市認為是邊緣數據中心。
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確保數據始終存放在數據存儲法律應用的地區。因為數據會通過點對點的移動連接進行流動,由邊緣數據中心容納,在不同的地區和大陸間流進和流出。
我們已經注意到當前人們對數據隱私,特別是針對個人信息竊取這樣的網絡犯罪還不是非常在意或擔憂,當然這只是現階段的情況。在未來,計算機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s)將可以通過識別個體與其他數以億計個體之間的區別來判定是允許還是拒絕訪問的方式來為人們提供保護。不采用云端計算服務的公司很可能將落后于行業和時代。
Quocirca公司聯合創始人Clive Longbottom:
邊緣計算作為解決物聯網驅動的數據模式的巨大增長的一種辦法,是幫助實現物聯網工作的唯一途徑。以一小臺物聯網設備為例,它每分鐘可能只推送很小的數據量,然而如果一家公司有數以萬計這樣的設備,將組成非常活躍和忙碌的網絡。通過將智能數據聚合器放置于收集設備附近,這批活躍的數據便可以遠離主干網絡。相反,數據聚合器只發送已被確認為有意義的數據——例如某種模式識別認為該數據可能造成問題,或是發送那些中心要求發回的數據。這樣星型結構布局便能創建智能的物聯網架構,幫助主數據網絡能夠輕松處理用戶數據。
考慮用戶自身將面對更深入的數字化和不同的數據類型,我們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數據容量的提升。這樣一來,借助內容發布網絡或智能的反向代理,通過存儲更接近用戶的相對靜態的數據,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減少整個主網絡的數據流量。這就是如Netflix、Amazon Prime Movie等流媒體服務機構和其他更多公司所采用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