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藍,叫做“閱兵藍”。這就是超級計算機和衛星共同作用的結果,它正在為我們找到霧霾的根源……
那么,在市場需求瞬息萬變的今天,企業如何構筑核心競爭力、永續推動產業化發展、找到前進的方向呢?中科曙光給出的答案是“面向未來創新”。
近日,中科曙光技術創新大會(IDIC2016)在北京盛大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曙光公司董事長李國杰,曙光公司總裁歷軍、高級副總裁聶華、副總裁沙超群、邵宗有等曙光公司高管以及VMware、Intel等曙光合作伙伴代表先后登臺,圍繞“E級超算”挑戰下企業級計算、存儲、網絡、安全、能耗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之道展開演講,分享業界技術前沿、面向未來共話創新。
除此之外,IDIC2016還設置了豐富的分論壇,“E級計算與E級應用”“數據中心的顛覆式創新”等九大分論壇和近2000平方米展區,展示了曙光在下一代超級計算機、數據中心、云計算與大數據等諸多領域的創新產品、行業方案和應用案例。
會后筆者有幸采訪到了曙光數據中心產品事業部總經理何繼盛、曙光服務器產品事業部總經理秦曉寧和曙光服務器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付雪華,共同探討了關于未來數據中心下一代的技術趨勢及曙光積極探索面向未來數據中心創新的策略和措施。
關于未來數據中心的五大技術趨勢分享
在主題為“數據中心的顛覆式創新”分論壇上,曙光數據中心產品事業部總經理何繼盛總結了未來數據中心的五大技術趨勢,何繼盛表示:“對于傳統數據中心而言,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規劃周期長、建設成本高、運維復雜等挑戰,為了有效應對這些挑戰,有效解決當今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維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給大家帶來關于未來數據中心下一代技術趨勢的分享。”
技術趨勢一:分離與融合。分離與融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機房基礎設施層面,傳統數據中心的配電及制冷系統往往依托于建筑體本身來搭建,導致數據中心標準化難以實現。近年來看到這種融合趨勢日益凸顯,基礎設施的建設逐漸從建筑層脫離,而向機柜內部發展。曙光推出的液冷式服務器,把制冷系統跟服務器的內部直接進行了融合,這是基礎設施和IT本身的融合趨勢。
其次是IT系統層面,傳統的IT系統把服務器、存儲、網絡劃分的很明確,但隨著IT系統的不斷演進,逐漸的把這三個系統壓縮到了一個盒子里面,變成了框架式的服務器,類似于天蝎整機柜架構,在隨著IT聚合技術的發展,把傳統三層架構發展成資源池,這種資源的池化可以靈活的面向應用調配資源,把各級不同類型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進行聚合,根據應用可實現靈活的調配。
技術趨勢二:模塊化。融合包括基礎設施與IT系統的融合,IT系統內自身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的融合。因此,模塊化的設計就此誕生,首先看到了服務器產品出現了模塊化的設計,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如機柜級、微模塊、超融合等新概念涌現,未來整體數據中心進行模塊化將更加完善。
技術趨勢三:綠色化,節能降耗。能耗問題是下一代數據中心必須優化的一環。綠色節能能夠在不同系統中實現,從前段時間提出的高節能制冷技術,冷熱通道的管理,水平送風、自然冷卻技術,以及到最近的液冷服務器技術等等,這一系列都在幫助我們數據中心向著更加綠色,更加節能的放向去發展。
技術趨勢四:高密度。隨著IT技術的發展集成度越來越高,使得單體的功率密度不斷提升,必然會使得數據中心變成單機柜密度,以及單位面積的功率密度不斷的在提升。隨著數據中心產品技術不斷的發展,一些理念的創新,在2020年之后,數據中心的單機柜密度,以及單位面積的功率密度將面臨爆炸式的增長。
技術趨勢五:智能化。資源池化對資源系統提出智能化的更高要求,原來一臺服務器,一臺存儲對應一個應用,而轉變成為要根據前端的應用系統反過來去調配后端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等等。同樣,在基礎設施層面,目前絕大多數數據中心監控系統,只有監沒有控,只能是提供相應的數據采集,數據的反饋,而不能形成一個完全的閉環,去智能的調節、監控、控制基礎設施設備,這也都是未來數據中心所必將去優化和解決的方向。
兵家必爭的服務器市場:看曙光的通用與定制
如今,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豐富,液冷、高密度、超融合等新形態的產品逐漸涌現,曙光是如何看待這一趨勢的呢?曙光給自身的服務器產品線制定了哪些規劃呢?
曙光服務器產品事業部總經理秦曉寧表示:“在數據中心產品越來越豐富的問題上,曙光是很有自信的。曙光在液冷、高密度、整機柜、刀片服務器等方面都有布局,服務器產品線非常齊全。”
針對未來服務器的發展規劃問題上,秦曉寧補充表示,隨著訂單量越來越大,客戶覆蓋越來越廣,在產品規劃方面有如下幾點:
第一,滿足現有70%-80%的客戶需求,這類客戶只是單純的購買我們的硬件產品,他們有能力結合自身需要部署自己的數據中心。
第二,主攻大型互聯網、移動、電信企業,他們能夠部署自己的云平臺,同時這類客戶對高密度產品有很大的需求,曙光能夠為其提供整機柜產品,滿足客戶的定制化需求,擴展市場。
第三,發力一體化的融合產品,單純的提供硬件,主動性不高,而且不能完全的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未來,我們希望更多的把軟件和硬件結合起來,幫助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未來,關于虛擬化、超融合等領域,曙光都會有涉及。
曙光星河SDC1000全國首發
在大會上,曙光首度在國內發布了名為“星河”的服務器,這臺服務器有著概念車的意義,是首款面向云計算的高密度融合架構服務器產品,其獨具特色的啟動架構和應用定位可以有效面對“億”級用戶同時在線并發訪問的情況,解決傳統服務器體系結構與云應用負載不再匹配的問題。
目前的大型云計算中心基本采用傳統服務器集群作為數據處理平臺,普遍存在功耗大、密度低、難管理等問題,因此研究適合云計算應用的具備高密度、低功耗、易管理等優點的數據處理平臺具有迫切性。由于在云計算環境中,需要解決的常常是多用戶同時請求和數據間邏輯運算問題。
因此星河SDC1000更關注高性能、高吞吐量的耦合計算能力,即特定時間段內處理網絡并發請求的能力。星河SDC1000面向云計算典型應用需求,實現了性能功耗比和整體服務能力均有較大提升的低成本、低功耗、高效能的軟件定義服務器設計理念,并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創新突破。
據曙光方面介紹,“星河”云服務器已在教育新媒體云、天翼云和聯云系統中開展了示范應用,實踐證明,新的技術路線能夠幫助云計算服務和應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寫在最后,我們再來說一說“E級超算”,它預示著一個全新的計算時代終將到來,會超越今天業界對單純計算速度本身的追求以及過度的社會關切,HPC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會向深度融合的方向發展。
今天的曙光想做和正在做的顯然不只是造一臺每秒能運算100億億次的計算機,更具未來想象空間和發展空間的還有對諸多行業領域PB級、EB級海量數據價值的挖掘,以及如何通過云服務的方式讓數據的價值能夠恵及億萬用戶。這顯然需要曙光打通一條以數據為核心的技術創新鏈,也需要編織一張能覆蓋全國的云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