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CIO們面臨如何運作IT的選擇:企業自建數據中心、托管設施或公共云,現在又冒出了新的選項——邊緣數據中心。
邊緣數據中心有兩種主要類型。一種是由服務或托管商提供小型設施,用于服務另外一個辦公區,另外一種被定義為模塊化站點,然后安置在企業自己擁有的主要網絡邊界。
Equinix、Virtus和Interxion善于利用他們大型托管設施提供第一類型的服務。他們的目標是為大型用戶,大部分是服務提供商,提供由第三方擁有與管理的完整數據中心能力。
這種方案的用例,可能是某個全球性媒體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圍的托管數據中心架設IT平臺,為世界各地提供最佳的容量、性能與應變能力。
這種方式運作良好,當時在非服務針對的重要市場區域,想要獲得高速網絡訪問的性能十分有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不在這個區域內創建一個更小型的數據中心,然后通過專門的互聯方案連接主要數據中心,然后同時雙賣帶寬與內容?這樣既可以有效提供服務,又可以擴展愿意為此付費的用戶群。
這種模式同樣適合于小型托管服務提供商,只要他們能夠在本地提供這些服務,并根據需求與大廠商合作。就像EdgeConnex和365 Data Centers,兩者皆是適合本用例的方案。
Akamai、CloudFlare、Limelight、或CDNetworks的內容分發網絡(CDN),舉例來說,可以利用這些邊界優勢,降載主數據中心回流數據量并為相關城市提供更好的性能。
以CloudFlare為例,大部分業務量運行在大型服務商,同時也采用了EdgeConnex來支持更小規模的美國城市,彌補Equinix之類公司未能覆蓋的范圍。
即使在國內,邊緣數據中心也能讓供應商只需花些小精力來完善業務,而不用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和費用,這要看的話,更符合成本效益。
模塊化數據中心用例
許多組織都運營跨多區域的業務中心,每個區域都可能需要訪問核心公司數據與系統。歷史上看,通過將所系統部署到單獨數據中心,并開放給所有人訪問的方式解決,或者將多個不同系統部署到各個區域。這樣做可能會導致不同的數據孤島,而且很難調和。
這種情況下,基于模塊化系統的邊緣數據中心可以納入選項。一個精心設計的半容器或全容器數據中心可以組織在貨車后箱里供組織使用。
主機托管提供商IO就是完全貫徹數據中心即服務(DCAAS)這一邏輯概念的公司范例。
IO自己的主數據中心是由高度工程模塊化的系統構建。因此,大型數據中心可以由許多更小規模的模塊構建,而且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未來進一步擴大,模塊可以很容易的在更大型的設施中重新利用。
事實上,IO可以為直接為用戶提供單一模塊作為邊緣數據中心,同時還提供組織到托管提供商的連接與內容加速這類用戶可能需要的功能。
這種貼近需求的邊緣服務器可能是個小眾需求,但如果涉及到資源爆發式的工作負載需求情況,會有公司考慮采納這種有效的方式。
邊緣計算的需求
邊緣數據中心并不適合所有人,但是,他們確實為這些服務較薄弱的市鎮、城市、地區和國家提供了非常優秀的解決方案,提供滿足當今用戶訪問所期望的企業應用程序與內容。
因此,企業不應該忽視較小的數據中心提供商。看看他們在與大型托管商和公有云之間是否有可靠的互聯方式,并確保他們能提供符合預算的價格。大多情況下,不會考慮將他們作為主要托管站點,但可能是需要利用他們做一些范圍覆蓋擴展。
但在簽約之前,CIO需要確保供應商的規劃能夠滿足自己未來的發展需求,擴展新區域的能力要能與企業自身增長的步調匹配。同樣還值得檢查他們的服務級別水平是否足夠支持業務。
不要低估人為要素,因為很有必要了解當出現故障時,當地人員是否能與企業合作找出根本問題,而不是浪費時間互相指責。
雖然組織形式上的網絡邊界正在快速消失,但邊緣數據中心服務可以讓每個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感覺像在和總部辦公室一樣,使用相同的系統,獲得相同的性能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