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消息,科技博客PandoDaily刊發對象存儲技術公司Amplidata首席執行官麥克·華爾(Mike Wall)文章指出,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企業內部數據中心將難以滿足可靠性和成本需求,企業應當考慮轉向基于云服務的新存儲技術。
以下為文章概要:
多年來,風投機構已經向硅谷的企業IT服務創業公司作出了大量投資,但風投機構很清楚,數據中心技術問世于數十年前,很快就會迎來新技術的挑戰。作為原英特爾高管,我見過很多次這樣的技術更迭。
這一次,讓數據中心蒙上陰影的是大數據。
大數據對企業的預算和業績預期帶來了沖擊,傳統的技術架構根本無法應對大數據帶來的挑戰。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估算,2010年全球生成的數據總量達到了1ZB(1ZB=1000000PB),這個數字每兩年就將翻一番。此外,這種海量數據中的90%為視頻、MP3、社交媒體應用等非結構化信息,對存儲可靠性構成了挑戰。
The situation will get worse, as:
首先,10%至20%的新生數據存儲在公共云服務上,而對于企業用戶來說,云服務在可靠性和支持服務上并不亞于企業內部數據中心。
其次,熱輔助磁記錄(Heat 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HAMR)等新的存儲技術將大幅提升硬盤容量,我們不久之后就能見到60TB容量的硬盤。在這樣的存儲密度下,數據中心的維護性會變得很差,一旦硬盤損壞,數據恢復將耗費大量時間。
事實上,企業的首席信息官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開始選擇從小規模創業公司那里尋求技術支持。他們很清楚,這些創業公司提供的新技術的成本要遠低于傳統的數據中心,能夠讓企業保持競爭力。
在電影制作、油氣勘探、衛星圖像和生命科學等領域,企業和機構已經開始效仿谷歌、Facebook等技術公司的做法,開始接受對象存儲技術。對象存儲技術擯棄了文件系統的傳統概念,可以以極低的成本在云端進行擴展。
在未來一年半到三年的時間里,一些新技術將取代傳統的企業數據中心:
隨著固態硬盤價格的降低,固態硬盤將取代傳統硬盤,交易數據等信息將轉移到固態硬盤上。成本優勢將推動大規模的非結構化數據和交易記錄向新存儲技術轉移?;A設施、代碼和數據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降低了對傳統存儲方式的需求。
當然,傳統的數據中心在大數據生態系統中仍能存在,但是,那些能夠為企業提供成本更低的新存儲技術的創業公司將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