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版圖中,重慶已鶴立雞群。
被稱為“中國第三區”的重慶兩江新區,又將“云計算”攬入囊中。
4月6日,投資400億元的“兩江國際云計算中心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重慶數據產業園”落戶重慶。其背后是國家商務部、國家安全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等多部門的聯手支持。借助這一產業園,重慶構建打造云計算基地和計算金融中心的宏圖漸露端倪。
其一連串的大動作讓北京、上海等地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重慶社科院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勇說:“重慶瞄準的是從電子終端產品又有電子通訊產品的 云端 高地,而在云端之上,重慶將挑戰新加坡的國際結算中心地位。”
“云”計劃
爭奪“云計算”重慶并不是第一例,此前北京擬定了打造2000億云計算基地,上海楊浦區政府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二研究所也聯手打造了云計算創新基地。
不過國內最大的基地還是落戶在了重慶。4月6日,國內最大的“云計算”實驗區 “兩江國際云計算中心”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開工建設。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現場表示:“年內將形成面積達10平方公里、擁有由20萬臺服務器和路由器組成的數據中心機房的基地, 形成內陸比較大規模的云計算中心,爭取在3年內,建成中國最大的離岸(通過高速網絡的鏈接,實現全球數據的處理)和在岸數據處理中心(對國內數據進行處理)。”
有專家預測,中國云計算產業將突破萬億。如此龐大產業鏈,自然成為北京、上海、重慶等地新一輪產業爭奪的目標。
而在黃奇帆看來, “云”就是通信的核心數據中心,首先就得吸引國內外大型數據處理企業進入重慶,構建完整的離岸和在岸數據處理中心。
4月6日啟動的中國國際商務中心重慶數據產業園正是構建離岸和在岸數據處理中心的一環。中國國際商務中心系國家商務部所屬國內最大的政府性綜合電子商務平臺。通過投資16億元打造重慶數據產業園,形成在岸數據處理和備份中心,為中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提供數據處理和備份等公共服務,從而實現中國最大的政府性綜合電子商務平臺與未來“云計算”發展基地的良好結合。早在3月2日,獨立電信服務供應商、亞洲最大的私營海底光纜營運者PACNET與重慶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約定雙方將著力構建全球領先的離岸數據管理試驗區,打造中國離岸數據外包業務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重慶市經委主任沐華平表示:“它將為試驗區國際數據出入提供足夠海纜帶寬,并吸引跨國企業加快將離岸數據處理業務向重慶轉移。”
加上此前,阿里巴巴在渝簽訂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服務中心,重慶已經站在浮“云”之上。
“端”突破
“成都已經落敗了!”重慶市經委一位人士毫不諱言地說,“重慶成為全球最大的IT基地指日可待。”
其實,幾年前英特爾落戶成都之時,重慶倍感失落。然而,重慶在金融危機期間啟動了“云計劃”之前,著力推進了“端”突破。 “端”就是各種電子信息終端產品。
4月13日,華碩全球電腦生產基地暨中國第二營運總部正式落戶重慶,這是最年輕的全球500強企業華碩電腦在全球戰略布局中一個重要舉措。
華碩落戶為黃奇帆在金融危機期間提出的 “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創新加工貿易提供了最好的例證。此前,中國的加工貿易,一直沿用原料和銷售在國外,加工在國內的“兩頭在外”的模式。然而,重慶則提出了原料在內,銷售在外的模式。據了解,為實現這一模式,2008年5月,黃奇帆親赴惠普總部,給惠普進行了諸多承諾,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承諾“我們有能力在重慶把一個整機所需要的零部件80%本地化,使得零部件運輸幾乎沒有物流成本,剩下20%極少的戰略物資在世界范圍內配置。”并且承諾如果惠普的物流成本不能夠降低下來,由重慶市給予全額補貼。
一連串舉措實施之后,2009年重慶吸引了惠普、富士康順利進駐。目前全球六大筆記本電腦品牌中的惠普、宏碁、華碩已經在重慶設廠,而富士康、廣達、英業達、和碩、仁寶等代工商和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企業,一個“3+6+500”的筆記本電腦集群正在重慶形成。
黃奇帆表示,今年一季度重慶電腦產量同比增長2200%,預計今年將產出3000萬臺筆記本電腦,到2015年,實現年產筆記本電腦上億臺,銷售值過萬億元。李勇表示:“屆時全球筆記本產量的三分之一都會在重慶生產,重慶將成為世界級的筆記本電腦基地。”
重慶信誓旦旦朝萬億產業挺進之時,與重慶爭奪富士康等項目上落敗的成都已經顯得有些底氣不足。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15年,成都將形成5000億元產值的IT產業集群。顯然,從產值上,成都已然遠遠地被落下。
“我們不是在抄襲沿海,我們現在做的是沿海從未做過的事情!”黃奇帆曾經深有感觸地說,“重慶將努力學習借鑒新加坡經驗,成為地處內陸的國際結算型金融中心。”
目前,重慶已經形成了從全球筆記本電腦基地出發一路向上,從終端產品向服務外包和數據處理拓展延伸,并最終衍生到結算金融中心,實現了“端”和“云”的完整產業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打造結算金融中心,這才是真正的站在了云端之上!”
結算金融中心包括離岸國際金融結算、電子商務結算、要素市場結算、企業總部結算等。要形成結算金融中心離不開國家相關部委的支持,從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外匯管理、國家安全部均對重慶實施了“綠色通道”。知情人士表示,隨著被譽為“中國第三區”的兩江新區成立,重慶在中國經濟版圖上已上升到極為重要的地位。國家層面對于重慶采取了從未有過的特殊政策支持。國家各部委在最大范圍內為重慶提供便利。從2008年底到2010年2月,國家為支持重慶發展加工貿易火速批準重慶成立了兩大內陸保稅區。而鐵道部在2010年專門花費數月時間為重慶發展加工貿易度身定做便捷的運輸線路。包括此次華碩落戶重慶,海關總署也特事特辦。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明確表示:“海關總署明確要求全國海關包括重慶海關,全力幫助華碩項目發展壯大!”國家部委對重慶的支持力度,不但讓四川等地眼紅,甚至在中國區域發展歷史中也前所未見。
黃奇帆也曾坦言:“重慶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國家海關總署,爭取到了制度平臺上的一個小突破。”
正是這些不為外界所知的“小突破”為重慶打造結算金融中心提供了機會。接近外匯管理局的人士表示:“惠普曾經想把結算中心放在上海,但是上海卻無法處理惠普龐大的結算業務,重慶卻具備了相關條件,加上國家層面的支持,最終吸引惠普將結算中心放在重慶。”
重慶兩江新區人士表示,惠普在兩江新區保稅港建立“亞太結算中心”,每年為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在重慶流動結算。2010年,惠普的結算業務就為重慶帶來了幾十億元的稅收。華碩入駐也明確表示將帶來結算業務。
黃奇帆表示:“未來3~5年,重慶將實現加工貿易離岸結算額超過2000億美元,電子商務國際結算額超過500億美元。”
中國社科院工經所研究員羅仲偉表示:“重慶的實踐,正在徹底顛覆梯度轉移的理論,此前梯度轉移強調沿海向內地轉移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現在世界是平的,重慶可以站在與東部沿海同一個起跑線上!”
資料鏈接
云計算簡介
云計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一個網絡應用模式。狹義云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廣義云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它具有超大規模、虛擬化、可靠安全等獨特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