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插旗吶喊,一邊低聲不語,這是目前華為在歐洲和美國市場截然不同的生存狀態。
正在法國舉行的華為第四屆歐洲創新日上,華為宣布在法國設立數學研究中心。這是繼成立俄羅斯數學研究所后,華為在加強基礎科學尤其是數學算法研究方面又一舉措。在外界來看,這也是華為進一步占領歐洲市場的重要戰略部署。
據了解,本屆大會的主題定為科技之美,參會人員涉及教育家、數學家、藝術家、科學家等多個領域。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稱,華為在法國成立數學研究所,就是要通過數學算法在基礎科學上取得突破,數學是開啟一切的工具,大數據流量疏導的基礎是數理邏輯算法。
華為法國數學研發中心位于在法國92省布洛涅市,旨在挖掘法國基礎數學資源,致力于通信物理層、網絡層、分布式并行計算、數據壓縮存儲等基礎算法研究,長期聚焦5G等戰略項目和短期產品,完成分布式算法全局架構設計等。
目前,華為法國數學研究中心擁有研究人員超80人,全部為博士及以上學歷。目前,華為在全球建立了16個研究所,其中法國研究所下設設計、數字圖像處理、數學和家庭終端等4個研究中心。
歐洲成華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說起來,華為進入歐洲市場已十多年,其已成功地切入歐洲腹地。公開數據顯示,去年華為海外市場收入貢獻達到45.7%,已然扮演著“半壁江山”的角色,其中,歐洲市場(含非洲和中東地區)收入占比更是高達27.2%,僅次于中國區。
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歐洲已成為華為除中國以外的第二大市場,去年華為在歐洲的研發投入達到3億美金,今年預計對歐洲采購金額將達到42億美金。
對于較為苛刻的歐洲市場,加上愛立信在當地的勢力,華為起初并非一帆風順。徐文偉說:“歐洲市場的門檻是很高的,當時對華為的合作審核非常嚴格,有產品層面,也有用人方面,主要是不是雇傭童工等,而華為的策略是始終以客戶為導向。
據了解,華為首先與歐洲本土著名的一流代理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此后不斷加強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力度,并籍此來進入本地市場。尤其是華為抓住了歐洲市場從2G向3G、以及3G向4G的過度時機。
去年,華為在歐洲的網絡設備業務收入同比強勁增長43.8%,達到42.5億美元。華為高管曾表示,預計今年公司網絡設備領域的增長仍保持在兩位數字。
除此之外,手機業務在歐洲市場的增速也為華為增添了不少光彩。來自華為的數據顯示,在部分西歐發達國家,華為在400-500歐元檔位的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有了重大突破,在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時、瑞士、葡萄牙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份額排名前三。
對于歐洲市場的開拓,徐文偉強調,在歐洲、為歐洲是華為融入歐洲、貢獻歐洲的主張,華為把對ICT行業的洞察和經驗融入歐洲產業鏈,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ICT基礎設施,促進歐洲產業的發展,保持歐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優勢。
目前,華為在全球擁有26個全球能力中心,大部分位于歐洲,在歐洲還設立了18家研發中心,涵蓋數學、美學、微波、芯片、無線等領域。去年,華為還成立了歐洲研究院,統籌協調全歐研發機構。
在數學等基礎研究上,徐文偉說:“華為在歐洲已和200多位科學家、150家科研機構合作,贊助超過80個研究項目,華為不僅持續投資了7500萬歐元與超過100所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還積極參與歐盟Horizon 2020項目、簽署技術合作協議超210項。”
美國市場已撕開一道口子
與熱火朝天的歐洲市場不同,美國市場對華為仍是大門緊閉。
關于近日華爾街日報稱美國政府傳喚華為公司,要求其提交與伊朗、朝鮮,以及其他禁運國有關的全部出口數據。徐文偉對騰訊科技表示,華為開展海外業務首先會遵守當地相關法律,現在在美國市場華為不是完全沒有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著業務已在進行中。”
除了政府因素之外,外界更關注華為在歐洲的商業模式是否可以復制到美國市場,徐文偉并未正面回應,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華為正在通過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逐步敲開美國市場,且已經撕開一道口子。
繼去年在美國發布與谷歌合作的Nexus 6P之后,華為就曾表示要繼續提升美國市場業績。今年1月,華為在美國發布了一系列榮耀系列的新產品,主要通過電子商務渠道銷售;上個月,谷歌發布了Daydream虛擬現實移動設備平臺合作伙伴名單,華為也名列其中;此外,華為與微軟及英特爾合作的二合一產品MateBook近期也將在美國上市。
此外,華為的企業業務觸角也已伸向美國教育、傳媒等行業,華為的高層此前還曾透露今年將增加美國雇員的人數。
據了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中部的多所大學、中小學,華為的存儲、網絡和無線產品受到歡迎。華為還為好萊塢著名視覺特效公司“數字王國”提供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等相關產品與服務。
除了上述兩個領域之外,華為還在試圖拓展更多領域。如零售業、制造業以及在美國的中國公司。如美國大型連鎖商業百貨零售企業西爾斯在該銷售門店的網絡升級改造中使用華為設備。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企業業務和終端業務的安全審核要低些,所以華為進入美國市場相對容易。但面對市場空間和利潤誘惑巨大的網絡設備業務,在不可抗拒的政府因素下,華為依然站在美國大門之外。不過,對于進入美國市場的態度,華為早已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