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可中國三大運營商格局已定的論調,盡管中國移動在4G上有近一年的領先優勢,但我們從未來看現在,變化會很大,未來的路還很長,改變其實才剛剛開始”,這是華為運營商業務BG總裁鄒志磊對當前中國三大運營商因為4G牌照差異化發放引起格局已定討論的回答。也許,這對于聯通和電信而言,是個很給力的論調。
鄒志磊負責華為最大的運營商業務BG,面對全球180多個國家的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運營商客戶,這些運營商之前一直是華為的衣食父母,華為一度十分小心翼翼地服務著他們。然而,今天的運營商近況卻十分的不同,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通信業務需求早已飽和,一些新興發展地區移動互聯網業務對傳統電信業務沖擊十分明顯,而廣闊的非洲等地區,可能依然在為消費者滿足基本的語音通信而奮斗。
沒錯,這就是華為運營商業務BG所面臨的問題。最領先的用戶已經在部署三載波的LTE-A甚至在測試5G,最不發達地區也許連GSM都沒有完全部署。領先運營商已經在部署SDN和NFV應對業務需求變化,最不發達地區的運營商仍熱衷于純管道運營商的角色。
在這樣一個復雜的客戶需求環境下,華為如何持續為客戶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就極為重要。更何況,華為那些最主要的大T客戶都在思考如何轉型,如何應對互聯網的沖擊,如何適應未來極具變化的商業環境!未來電信行業如何保持競爭力,從而有力支撐社會其他行業的數字化進程,形成數字經濟正循環,需要整個電信業一起思考并行動。
對于已經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軍企業,華為不能再局限于去滿足運營商的定制需求了,而是必須站在運營商的角度想問題和解決問題。為此,在我的上篇文章中提到華為提出的OPEN RAODS戰略,其實就是已經站在運營商的客戶和業務需求的角度提出的戰略構想,那么,對于運營商BG而言,如何圍繞OPEN RAODS戰略,為不同階段的運營商轉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就是華為運營商業務BG最核心的問題了。
鄒志磊介紹,華為將運營商客戶根據過去到現在及未來,不同階段的主營經濟形態進行分類,運營商要經過4個經濟紅利階段。
首先是人口紅利,這個最好計算,人數乘以ARPU值就是收入,但現在人口紅利在很多國家都已經走到頭了,傳統業務增長放緩甚至下滑已經成為新常態。
隨之而來的則是從人口紅利走向流量紅利,隨著3G、4G等移動寬帶的大面積部署,流量紅利越來越大,以日韓為例,當前人均月度流向消費接近10G,未來幾年可能會達到50G,這和我國相比可能有數十幾倍的差距,由此也可以說明,我國的流量紅利其實才剛剛開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流量的無止境增長也是不行的,到一個臨界點可能會給運營商帶來增量不增收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過度到數據紅利,也就是把純管道升級為智能管道,將管道中充斥的流量進行甄別,通過大數據分析等讓數據產生更大價值。
最后就是信息紅利,整個社會進入智能和數字化時代,諸如目前火熱的工業4.0、3D打印所呈現的產業變化,整個行業也將從行業互聯網進入到產業互聯網階段。
目前來看,絕大部分運營商在流量經濟向數據經濟轉換的時候,中間有一個很長的陣痛期,比如和OTT服務商的激烈碰撞。但最終的結果是大家都認為彼此合作才能共贏,而非是激烈的對抗。目前,信息紅利更是處于早期階段,未來的信息社會將給運營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間和發展空間。
現在,通過對所有處于不同階段的運營商的分級(純管道、智能管道、內容聚合、ICT使能),華為需要為他們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去幫助其實現戰略轉型,而這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華為必須進一步提升自己在ICT領域的綜合解決能力,尤其是IT的能力。
有句話說得好,預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華為怎么樣才說服不同運營商的轉型之路聽你的呢?
用鄒志磊的話說主要有三點。
首先,華為持續的研發投入。以2014年為例,華為整個研發投入高達400億人民幣,在全球所有大型企業中排名第15位。而2015年肯定會超過這個數字。在五年左右的時間,華為就有可能投入超過3000億人民幣的投入,這些研發所產生的能量將是巨大的。也是給華為所有的客戶一個最直接的交代,華為所說的一切變革和解決之道都是由數量龐大的研發投入所決定的。
其次,華為具備最全面的ICT綜合解決能力,無論是CT還是IT,華為都是頂級的專家。過去,可能更多的人認為華為是個CT專家。事實上,華為在五年前即開始向IT能力迅速的拓展,以這次展會展示的內容講,華為IT的話題占到56%,明年的占比將會更高。過去華為主要是賣CT的盒子,而現在華為更多的是軟件和綜合解決方案。僅以人才為例,華為80%的研發工程師從事軟件層面的研發工作。在華為內部,這幾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誰懂IT誰升官快!通過升職、專項獎勵以及整個公司形成的向IT轉型等杠桿措施來鼓勵內部員工學習IT能力。另外,則是吸引大批業界最頂尖的IT人才加盟華為。
最后,也是最可怕的一點。華為不僅僅在研究運營商客戶的需求,其實華為是最了解、最懂運營商現狀的。運營商的網絡能力、業務流程、計費模式等等,這使得任何轉型的需求是華為最能直接掌握的。
當然,任何轉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利用最先進的ICT解決方案幫助運營商去滿足基于OPEN ROADS的需求最大的困難不是技術,而是流程、買賣關系,尤其是人的思想,那種多年來僵化而封閉的電信思維。
甚至說,包括華為內部也是如此,在通向ROADS最終用戶體驗的道路上,電信網絡需要新的技術體系來支撐,為此華為提出的SoftCOM網絡發展戰略,匯集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最新的設計理念和先進技術,構建完全開放的ICT融合架構幫助行業從以前單一垂直維度創新,到產業鏈各方各維度Full Mesh自由組合創新,以支撐電信用戶體驗向ROADS的邁進,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SoftCOM將從四個維度對電信業進行全方位地重構:一是架構重構:建立以數據中心為中心的ICT基礎架構,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二是網絡重構:軟件定義網絡和網絡功能虛擬化,建立彈性和智能的網絡架構和產品架構。三是業務重構:超越連接,借助云計算商業模式的變革,抓住ICT走向云服務的戰略機遇,再造一個電信業。四是運營重構:互聯網化運營,實現ROADS化的,從內部管控模式轉變成外部用戶服務的模式。
時代在變,信息時代更是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未來市場將是一個以用戶體驗為最終導向的市場,電信運營商只有構建起ROADS的用戶體驗才能在未來的數字世界里披荊斬棘,華為將攜手與電信客戶以及產業各方一道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電信網絡和運營,幫助客戶完成信息時代的商業轉型,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全聯接世界。
未來聽我的,對于運營商而言,可能真的應該去好好聽聽華為的理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