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當中國某行業兩巨頭打仗時,外企本來就已經相當困難了。中國兩巨頭一開打價格戰,外企就死翹翹了。這個幾乎已經成了中國市場規律了。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道,三星電子預計,該公司第三財政季度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一半以上,主要因智能手機銷售疲軟;這使得該公司除了更多地依靠芯片業務推動未來利潤增長之外基本上沒有多少選擇余地。
該公司的利潤有60%以上源于手機銷售,由于來自中國對手的激烈競爭依然給該公司的手機業務利潤帶來壓力,投資者出于對其前景的擔憂拋售該公司股票。
三星電子周二表示,該公司第三財季營業利潤或較上年同期下降57.8%-61.8%,至3.9萬億韓圓(合36億美元)-4.3萬億韓圓。該公司上年同期營業利潤為10.2萬億韓圓。接受調查的七位分析師認為,該公司的營業利潤或為4.3萬億韓圓。
該公司未公布各業務的利潤詳細預期,實際業績情況將于本月晚些時候公布。
中國企業就是在內斗中慢慢把國外巨頭搞死了,案例太多
在國外競標時也是一樣,中國企業通過壓低價格把其他競爭對手都排擠出局,比中國技術水平高的,價格成本要遠遠高于中國,而成本可能會比中國低的,根 本沒有中國企業的技術和資金實力。中國就是一個海平面,被中國淹沒了,就完蛋了。所以歐美企業的做法,只能是努力搞創新保持技術優勢,否則被中國企業進 入,高科技瞬間搞成大白菜,就沒得玩了。
中國人收入別上升,才能保持這一優勢。
中國人收入上漲,但是勞動生產率也在上漲,而且更重要的是,已經形成了如此規模,如此完整的工業體系,比中國收入低的國家,根本無法和中國拼。很多 產業,為了靠近中國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巨大市場,也會留下。中國也會轉移一些低技術水平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到低收入國家,這個正常,但是即使是這中類型的產 業轉移,大多數也是轉移到中國的中西部。
歐美日歷史上產業升級時,都是向外轉移,丟掉一部分產業,但是中國確是內部消化,沒有先例。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巨大,地區差異也大,把中國看成一個洲,比較容易理解。
一般來說,當中國某行業兩巨頭打仗時,外企本來就已經相當困難了。中國兩巨頭一開打價格戰,外企就死翹翹了。這個幾乎已經成了中國市場規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