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華為2014年收入將同比增長10%

責任編輯:editor03

2014-05-19 13:04:38

摘自:C114中國通信網

2014年4月,從華為正在舉行的2014年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傳來消息,華為財務管理部副總裁陳繁昌預計,華為2014年收入將同比增長10%,在2018年達到700億美元。

2014年4月,從華為正在舉行的2014年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傳來消息,華為財務管理部副總裁陳繁昌預計,華為2014年收入將同比增長10%,在2018年達到700億美元。

700億美元的收入規模在通信產業或移動互聯網產業是個什么概念?華為用5年的時間將收入近400億美元增長到700億的底氣何在?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我們需要為華為選定一個可以橫向進行比較的坐標系,來仔仔細細地打量一番華為和華為所處的產業競爭環境。

華為所處的通信行業是移動互聯網生態鏈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環和基礎,因此從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我為華為選定的坐標系有三個數軸:

其一是其國內外同行競爭對手Cisco、愛立信、ALU、NSN和中興;其二是其運營商客戶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其三是風頭正勁的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和百度。

選定的這些公司均為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重要的參與者和擁有重大影響力的巨頭,文中所有參照數據均來自這些公司公開發布的2013年財報,為方便比較起見,本文已將各公司財報數據按其財報使用的匯率統一折算為美元。

首先我們通過這幾個移動互聯網巨頭的營業收入的規模比較,來看一看市場是否給華為留下了足夠的增長空間。

與同行競爭對手比較,華為2013年的總體營收雖弱于Cisco,但已經排在第二位,并且第一次超過了愛立信;但是在兩家重合的競爭領域-通信設備市場,華為的營業收入只有275億美元,與愛立信的349億美元還有70多億美元的差距,只是靠著愛立信已經退出的手機終端等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業務這兩塊才實現了首超愛立信的目標。對此,華為內部有著清醒的認知,華為輪值首席執行官徐直軍在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明確表示“外界評價說華為超越愛立信成為第一,我們內部不認可這句話。蘋果和蘿卜不能一起比,運營商業務上愛立信仍然是老大。”

(單位:億美元)

愛立信2013年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收入只占總體收入的5%,其在中國2G市場雄霸天下的格局在4G時代已經被華為替代;而在愛立信傳統優勢的歐洲中東非洲區域,華為的業務收入也已經超過了愛立信;所以對于海外收入已占總體收入65%的華為來說,要想在通信設備市場趕超愛立信,就只能寄希望在美洲市場取得突破,而這一突破除了有賴華為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中美關系等政治環境的配合。除了愛立信,同行競爭對手中的ALU、NSN和中興已被華為遠遠落下,尤其是同為國內廠商的中興,和華為業務線高度重合,但業務收入只有華為的三分之一強,已經遠遠不能稱其為對手了。

與其運營商客戶相比較,華為的業務收入雖遠遠落后于巨無霸中國移動,但已經接近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2013年國內三家運營商用于通信設備采購和基礎建設的資本支出共計559億美元,而華為在中國市場的營業收入(包括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為139億美元,按粗略口徑估算已占運營商資本支出的近 25%,也再次印證了華為深耕國內市場的成功。相比之下,作為國外廠商的愛立信、NSN和ALU在中國市場的收入規模已呈逐年下滑之勢。

(單位:億美元。華為、中興國內營業收入包含非運營商業務收入)

總之,華為運營商業務在中國國內市場已經卡死了國外競爭對手,但自身的增長空間已經有限,能否整體再上新臺階就主要看美國市場能否突破。然而由于運營商通信設備市場增長放緩、廠商間競爭格局固化,華為在該領域的快速增長面臨較大困境,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分析師大會上明確表示“未來運營商業務的收入占比,肯定不會保持在70-80%,預計能有50-60%就不錯了”,按800億的55%計算,到2018年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收入要從2013年的 275億增長到440億,每年需要10%以上的增長,仍然面臨非常艱巨的挑戰。因此華為2018年要實現800億的收入,其未來的重點應當在企業網絡和終端業務當中。

拿華為的消費者業務的營業收入與互聯網公司騰訊和百度做比較,其2013年94億美元的收入已是百度的近兩倍,并有望對騰訊實現超越,也可見走量的終端業務收入規模之大;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收入雖與蘋果、三星的千億規模不可比,但從下表可以看出其與HTC、中興和聯想相比優勢明顯。2013年6月,華為終端CEO余承東表示,“希望成為全球移動終端三大消費品牌,未來3-5年內實現200-300億美元的收入目標”,取中間值250億美元計算,平均每年需要增長30多億美元,相當于每年都要再造一個中興的終端業務,也是相當不容易。

華為2013年的企業業務收入為25億美元,增長32.4%,雖然收入規模在三大業務領域中仍然是最小的,但其增速卻是最快的。徐直軍認為,企業業務市場的機會很大,預計在十年以后,無論是收入規模還是盈利規模,華為的企業業務都不會比運營商業務差。“華為2013年企業業務的發展是符合預期的,但今天還不是成功的。我們定的未來五年目標是超過100億美元,在這個目標實現之后,才能說華為的企業業務相對成功了。”按照徐直軍的說法,華為企業業務5 年后要達到100億美元則需每年均要保持30%左右的增長,如此增速應該說還是相當駭人的,但好在企業業務市場空間巨大,而且行業巨頭Cisco和 Juniper近幾年增長乏力,華為欲在企業業務領域重演其在運營商市場逐步吞噬外資巨頭市場份額的一幕也不是不可期。

展望華為2018年預計700億美元營收構成,企業業務重任在肩,關鍵要看華為能否抓住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化、社會化等ICT創新技術影響力持續增強,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大好時機,在企業網絡領域、IT產業領域、統一通信與協作領域、企業無線領域、移動辦公解決方案以及相關垂直行業領域突飛猛進、實現跨越式增長。

華為實現增長的市場空間已經在這里了,且讓我們繼續分析其增長的能力和優勢何來。先來看這幾大移動互聯網企業巨頭的經營利潤和經營利潤率比較:

上表的比照結果一目了然:以華為為代表的設備制造業在經營利潤率上完敗給互聯網的騰訊和百度,雖略勝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但相對于Cisco和中國移動還是遜色不少。

當然,最有意義的對比還是發生同行競爭對手之間,從下表可以看出,除了Cisco一枝獨秀之外,華為、愛立信、NSN、ALU和中興的毛利率水平在 30%~40%之間,差異并不大,但扣除研發、銷售管理等期間費用支出之后的經營利潤率則差距明顯,華為依然保持了很高的盈利水平,而ALU和中興則墜入了虧損的泥潭。

俗話說有錢好辦事,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業界較高盈利水平將為華為的增長提供了有利的財務支持和物質保障。

作為高科技的通信行業代表,研發費用支出是對未來成長的投入保障,由下表各家制造業同行的研發費用比較可以看到,同行競爭對手之中華為投入的絕對金額與研發占業務收入比均處于較高水平;而中興則雙雙最低,不能不讓人對其未來發展擔憂。根據歷年年報,華為3年研發投入接近150億美元,憑借其雄厚財務實力的保障,華為在技術儲備和研發能力上的投資可為其后續增長奠定良好基礎。

華為的增長已經有市場空間、有資金支持、也有技術能力,最后就要看人員儲備了,所以來比較一下這些移動互聯網產業巨頭的員工規模和人均指標情況:

從上表可以直觀看到運營商、制造商和互聯網公司的員工人數規模對照,運營商絕對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而同業競爭對手中,華為員工人數也實現了對愛立信的超越,確定無疑是通信制造業規模最大的公司了。

按照員工規模將前文分析的各項財務指標進行“人均”比較,又會有什么發現呢?

從人均創收和人均創利來看,華為已經不占優勢,與運營商中國移動和互聯網公司騰訊差距明顯,可以比較出通信制造業屬于勞動力密集的微利行業的特點。華為在人均創收上落后于其同業競爭對手Cisco、愛立信、ALU和NSN,不一定代表管理效率差。年報透露華為在德國、瑞典、美國、印度、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土耳其、中國等地設立了16個研究所,其進行產品與解決方案的研究開發人員約70,000名,占公司員工總數的45%;而與之相比愛立信的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僅為22%,從這一角度解讀可以說華為已為為其3年之后的700億美元的收入目標做了充足的人才儲備和研發能力儲備;假使華為能以現有的15.6萬員工規模在3年后創造出700億美元的收入,則其人均創收可以達到45萬美元,雖與中國移動還有差距但已能超過騰訊了。

員工為公司創造財富,也要從公司獲取回報,體現的就是員工收入。在各公司財報中與員工收入相關的項目既包括工資、薪金及其他社會福利,也包括與股份為基礎的酬金等,由于各公司體制不同,名目設置也不一致,為公平比較僅抽取出薪金福利一項做人均對比,結果如下表所示(遺憾的是Cisco數據在其財報中公布不詳,所以未能列入):

可以看到,華為員工的人均薪金福利與帶有國企身份的三大運營商的員工相比優勢巨大,甚至與號稱高收入的互聯網公司員工相比也不相上下,但與其同行競爭的國外對手相比則差距甚是懸殊,而這恰恰體現了中國本土公司勞動力成本的優勢所在,也是華為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憑借價格優勢一路高歌猛進的基礎所在。

全球化競爭的時代,高昂的人工成本已成為華為國外競爭對手難以逾越的鴻溝,而可與互聯網公司比肩的員工收入也可為華為在國內人才競爭中占得先機攏聚精英,相信這也是華為高調喊出5年時間收入接近翻番的最大底氣之所在吧。

總結:市場給華為留出了增長空間,較高的公司盈利水平所帶的雄厚財務實力支持公司持續的研發投入,充足的人才儲備和研發能力儲備以及非常具有競爭優勢的人力成本,已經為華為下一個五年騰飛準備好的強大而有力量的雙翼,站在移動互聯網的臺風口,華為展翼所能企及的高度,會止于700億美元的營收嗎?

鏈接已復制,快去分享吧

企業網版權所有?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武平县| 汕头市| 阿图什市| 黄陵县| 荔波县| 长兴县| 蓬莱市| 任丘市| 长兴县| 沅江市| 莲花县| 泰兴市| 和龙市| 泗阳县| 垣曲县| 宝鸡市| 郧西县| 无极县| 水城县| 绵竹市| 耒阳市| 土默特右旗| 崇仁县| 景东| 乐业县| 富锦市| 平江县| 富蕴县| 安平县| 淄博市| 郑州市| 遂溪县| 武城县| 抚远县| 玛纳斯县| 大足县| 靖江市| 乐都县| 建平县| 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