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行業范圍很廣,所涉及的技術基本上涵蓋了人類科技的大部分內容。技術層面和應用層面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總體來看,整個ICT行業在未來一年的變化還是圍繞著云,數據和網的主線來產生。
從云的方面來說主要是兩個問題:公共服務和專業服務的適應性問題,云的集中和分布式控制架構的問題。核心還是如何為不同行業提供云服務。
而從數據方面來說,還是會圍繞著三個方面來發展,數據開放的問題,數據的安全性問題還有就是數據如何變現,這涉及到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融合,數據如何和業務的深度結合。有些是純技術問題,有些則牽涉到政策和行業需求。
而從網的方面來說,可以用“更高,更快,更寬”來形容。也就是更大容量,更好的敏捷性,更泛在化。為了適應互聯網業務的多樣性,新的網絡結構和控制機制面臨著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虛擬化和現存網絡的問題。更重要還有網絡的泛在化,隨著物聯網可能出現的爆發式增長,這個趨勢是非常明顯。
從這三個維度出發,可以比較容易有一個參考坐標。在考慮三個維度上自身的發展外,,我們更關心的是三個維度的交叉領域,幾個維度的交叉并不是排他的,而是糾纏在一起。
在這三個維度中,首先我們要關注的是最核心的焦點區域,這就是物聯網。物聯網短距離和長距離傳輸標準已經趨向聚焦,2016年相繼頒布了短距離BT5,WiFihallow的標準,同時凍結了長距離eMTC和NB-IoT標準。隨著NB-IoT標準的成熟,據調查,在2017年底全球將部署25張NB-IoT商用網絡,運營商部署NB-IoT的熱情帶動了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2017年將提供NB-IoT基礎設施、芯片、模塊和設備,其中既既有傳統的設備供應商也有芯片的巨頭。另外,信息服務巨頭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通過自己開發,并購和合作等方式參與平臺化服務之中,整個產業生態已經趨于成熟。物聯網毫無疑問將是2017年最大的熱點,物聯網的發展會成為云,大數據和網絡發展的引擎。
另外就是云網一體化,隨著國外運營和國內運營商網絡轉型力度的增強,云網一體化會在標準和架構將進一步清晰,2017會是NFV編排器研發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Openstack新版本在網絡功能的增強將有利于和SDN控制器的結合,云網一體化應該在2017年內會完成PoC項目的準備。另外,在實踐上,云計算的控制結構會逐漸打破集中化,在傳統機房改造為邊緣DC的過程中,會逐步形成云網一體的分層結構。
再次就是大容量和大寬帶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應用的快速興起,流量激增給信息通信網絡帶來巨大挑戰,網絡除了在靈活性方面的突破外,在統一性和大容量方面還會進一步落地。其中數據中心的發展驅動400bps傳輸需求,100G-PON則在稍晚一些時間才可以登場,但這個時間也應該在2-3年之內。另外,如烽火560Tb/s超大容量波分復用及空分復用的光傳輸系統實驗也已經報道,會進一步推動“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統研究。
在統一性方面,業務IP化主導光網絡設備向“分組+光融合”方向演進。2014-2016年,部分運營商已經展開了IP與光網絡的融合試點,這意味著急需在統一交換內核技術方面有進一步的突破。
還有是數據分析的深入,這里所講的數據分析不是狹義的數據處理,而是包括了數據分析自身智能和應用的深入。2017年將會出現更多的基于這些大數據研究的應用項目,包括機器學習、認知計算以及預測分析等,通過云交付的認知解決方案將繼續改變各個行業的體驗,帶動金融服務、零售、醫療保健以及航空等行業實現創新。
有兩個事情需要特別關注,一個是5G的發展,還有就是云服務的結構。
5G技術研發已經取得階段性突破,很多新技術已經進入原型機、樣機階段,2017年也將會有更快的發展。由于5G5G無線網絡預計將于2020年左右商用,但在此之前,仍有大量準備工作亟待完成。5G的會帶來很多新網絡問題的討論,比如基站致密化發展,網絡功能虛擬化等問題。
特別要談一下云服務結構問題。從年初的業界共識來看,大家認為混合云是企業開展云業務的較好方式,但是近來在實踐上看這個方向未必完全正確,因為這個管理過于復雜。私有云在行業應用上仍然有其優勢,只不過會形成利用公有云資源構建企業私有云,或者在大型私有云上構建行業云的兩種趨勢。我比較同意業內一種說法:未來可能會出現兩大類私有云架構;一種是面向行業云、大型集團云等的多租戶、完整私有云架構;另一種是面向中小企業和中小型應用場景的單租戶、功能簡化的私有云,后者可以在公有云上構建。我們一直認為,行業云更適合新興的云服務企業構建自己的統一解決方案。湖北省的 “楚天云”模式很可能成為在中國現有狀況下未來云服務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模式,這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數據開放性,安全性,云網一體化,行業云應用等諸多問題。也許未來是個政企領域行業云服務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