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G信息通信技術峰會12月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將以“5G與垂直行業”為主題,圍繞與5G技術緊密結合的行業應用技術進行交流探討。隨著我國5G移動通信技術研究和標準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射頻器件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近期,IMT-2020(5G)推進組在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技術規范發布會上發布的5G規范,是5G樣機開發、系統技術方案驗證及5G產業鏈培育的基礎,對開展5G技術研發試驗具有重要意義,成為打造5G產業鏈和創新鏈的主要舉措。同時,由華為主導推動的Polar碼被3GPP(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采納為5G eMBB(增強移動寬帶)控制信道標準方案。這意味著5G的標準化已經進入加速階段。
根據工信部、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的工作部署以及三大運營商的5G商用計劃,我國將于2017年展開5G網絡第二階段測試,2018年進行大規模試驗組網,并在此基礎上于2019年啟動5G網絡建設,最快到2020年正式商用5G網絡。
隨著5G時代的臨近,以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智能終端消費品將步入快速發展階段,物聯網、虛擬現實、無人駕駛等新技術的應用也將加速拓展。5G進程的提速將大幅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業務體驗,滿足物聯網應用的海量需求,未來將帶動通信、電子元器件、芯片、終端應用等全產業鏈的升級,市場空間有望達到萬億級規模。
從產業鏈來看,5G的加速推進率先受益的是上游通信基礎設施領域,包括通信設備、基站、射頻器件等。下游三大電信運營商和各手機廠商也將受益于5G帶來的換機潮。機構認為,5G網絡將采用3Ghz以上的高頻網絡通信,數據傳輸量大,延時小,其頻段數量將大幅增加,智能手機頻段預計將從目前的6個平均頻段增加至5G時代的16個平均頻段。
隨著移動終端頻段的增多,5G網絡的射頻關鍵技術也將加速升級,包括大規模MIMO技術、毫米波頻段移動通信技術和同頻全雙工技術等領域。射頻前端器件將在5G時代扮演重要角色,其中創新射頻器件技術有望得到廣泛應用。去年全球移動終端射頻器件市場規模達11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超180億美元,年復合增速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