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olar Code被確定為5GeMBB控制信道標準方案后,中國IMT-2020(5G)推進組隨即于20日在京召開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規范發布會。據透露,第二階段的驗證預計將于2017年底完成。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的推進,將帶動包括通信、電子元器件、芯片、終端應用等全產業鏈的升級和投資機會,未來市場空間可能達到“萬億級”。
日前,中國企業(以華為為代表)主導的Polar Code被確定為5GeMBB控制信道標準方案,引起業內一片沸騰。而兵貴神速,中國IMT-2020(5G)推進組隨即于20日在京召開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規范發布會。據該推進組的一家參與方透露,第二階段的驗證重點是高速、低時延、低功耗的典型5G場景的無線空口和網絡技術方案研發和實驗,預計將于2017年底完成。
為資本市場所關注的是,隨著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的推進,將帶動包括通信、電子元器件、芯片、終端應用等領域的全產業鏈的升級和投資機會,萬億級市場空間可期。除參與前期驗證試驗的華為、中興通訊、大唐電信等技術龍頭外,更多的A股公司也開始紛紛布局5G帶來的產業機遇。
中國企業獲全球5G標準“話語權”
18日,在美國內華達州舉行的國際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3GPP)無線物理層(RAN1)第87次會議上,Polar Code被3GPP確定為5G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的控制信道標準方案。
本次會議上,中國企業(以華為為代表)所主導的Polar Code正面迎戰兩大強勁對手:美國企業(以高通為代表)主導的LDPC碼(低密度奇偶校驗碼)、法國企業主導的Turbo碼。此前,Turbo碼被用在4G標準方案中,而LDPC碼已被確定為5GeMBB數據信道的編碼方案。最終,經多輪鏖戰,Polar Code被大會確立為5GeMBB控制信道的編碼方案。
“這對于華為等中國企業是絕對利好,在2G、3G、4G時代,中國企業只能跟隨別人的標準。5G時代,中國企業終于站上了參與國際通信標準制定的舞臺,這顯示了中國在通信領域的實力積累和不斷增強的話語權。”有業內人士表示。
而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的一家參與方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這是中國企業在5G產品、技術成果產業化、專利知識產權防御上取得的一次勝利。作為推進組核心成員之一,華為方面表示,這是5G標準的一個里程碑,將堅定電信運營商、設備商、芯片和終端廠商等各方共同合作的信念和決心。有通信業內人士表示,Polar Code的引入將使5G網絡的用戶體驗獲得明顯提升,進一步提升中國5G標準的競爭力。
據介紹,信道編解碼是無線通信領域的核心技術之一,其性能的改進將直接提升網絡覆蓋及用戶傳輸速率。而Polar Code與Turbo碼相比,僅需更低的信噪比即可達到相同的誤碼性能。以華為為主的中國企業對Polar碼的潛力已形成共識,并投入了大量研發力量對其在5G的應用方案進行深入研究、評估和優化,在傳輸性能上取得了突破。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中國企業爭取5G話語權道路上的一小步。“如果把5G標準比作早餐的菜單,現在只確定了是喝咖啡還是喝茶(技術大方向),至于具體是喝哪種茶或咖啡(具體的系統設計方案),則是下一個階段的事情了。” 電子創新網創始人張國斌如此評述。
有通信業內人士表示,5G標準制定“長路漫漫”,現在Polar Code入選5G標準只是其中一步,還遠未到“中國主導5G”的時候。
中國開啟5G第二階段研發驗證
兵貴神速,就在20日,IMT-2020(5G)推進組于北京召開了5G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技術規范發布會。
本次發布會上,IMT-2020(5G)推進組副組長、中國移動技術部總經理王曉云代表推進組發布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規范。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本次發布的規范是5G樣機開發、系統技術方案驗證及5G產業鏈培育的基礎,對有效開展5G技術研發試驗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由IMT-2020(5G)推進組牽頭組織,我國于2016年1月啟動了5G研發第一階段測試,9月22日發布了測試結果。該階段主要完成了5G無線和網絡關鍵技術的性能和功能測試,包括大規模天線、新型多址、新型多載波、高頻段通信等七個無線關鍵技術,以及網絡切片、移動邊緣計算等四個網絡關鍵技術。測試結果顯示,上述關鍵技術可支持Gbps用戶體驗速率、毫秒級端到端時延、海量連接(每平方公里百萬連接)等多樣化5G場景需求。
至于第二階段的驗證測試重點,上述IMT-2020(5G)推進組某參與方透露,第二階段的核心是高速、低時延、低功耗的典型5G場景的無線空口和網絡技術方案的研發及實驗,將于2017年底完成。據悉,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將基于統一的試驗平臺、統一頻率、統一設備和測試規范開展,并積極引導芯片、儀表廠商參與,開展產業鏈的對接測試。
資料顯示,鑒于5G的高速率、高容量密度、低功耗、低時延等特性,其未來主要的四大場景為:首先,在高速移動等惡劣環境下為用戶提供100Mbps以上的用戶體驗速率;第二,高達1Gbps的用戶體驗速率可滿足局部極高數據傳輸速率需求;第三是低功耗連接,應用于包括智慧城市、環境監測、智能農業、森林防火等以傳感和數據采集為目標的場景;四是在要求低時延、高可靠的車聯網、工業控制領域,5G可滿足毫秒級時延要求和接近100%的高可靠性。
產業鏈市場空間或達萬億級
在A股市場,受Polar Code入選5G標準消息的刺激,“5G通信概念股”頗受追捧。21日,多數“5G概念股”飄紅,其中,通宇通訊、新易盛漲幅均超過7%。
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的推進,將帶動包括通信、電子元器件、芯片、終端應用等全產業鏈的升級和投資機會,未來市場空間可能達到“萬億級”。
首先受益的是通信基礎設施領域,包括通信設備、基站、天線、射頻器件等上游領域。而后,三大電信運營商和各手機廠商也將直接受益5G帶來的換機潮。
事實上,歷次基站的升級,都帶來一輪原有基站改造和新基站建設潮。遼寧順邦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順邦通信”)總經理陳明軍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齊星鐵塔的合格供應商,順邦通信將顯著受益于5G的實施,“從2G到4G再到5G,隨著頻段的提高,波的傳輸距離越來越短,這就要求提高基站的密度;業內測算,5G要求70米至100米就要有一個基站,未來的基站數量將是現在的四到五倍,這對基站運營商是極大的機遇。”
此外,5G將帶動相關設備、電子元器件、芯片、天線等產業發展,相關A股公司早已未雨綢繆。順絡電子表示,其生產的多種電子元器件均可用于5G領域。信維通信在互動易表示,公司已經有了一些用于手機和平板終端的5G天線陣列設計,剛剛拿到的一項專利就可以用來覆蓋37GHz和39GHz的雙頻5G天線陣列;公司還在9月宣布成立深圳市信維微電子有限公司,布局前景更為廣闊的射頻前端器件。
博創科技則表示,5G基站間的分布連接需要大量光纖以及新型PON技術支持,在可預見的近五年內,光纖傳輸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預計今后的網絡結構是光纖有線與5G的更緊密結合。
芯片層面,紫光國芯表示其SIM卡芯片會涉及5G應用,將受益于5G的商用。資料顯示,華為海思、紫光展銳、大唐電信都積極備戰5G芯片研發。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此前表示,希望在2019年或2020年能夠拿出第一個5G芯片。而除了芯片設計公司外,華天科技等芯片封裝廠商也將受益。
最終,5G在終端領域的應用將在高清視頻、物聯網、無人駕駛等領域一一展開。天風證券認為,隨著帶寬和速度的升級,將激發流量要求比較高的視頻和流媒體業務的普及和發展,視頻直播、社交媒體和流媒體音樂是移動流量消耗的主要方向。上市公司層面,寧波高發收購了雪利曼電子打造智能駕駛集成商,興民智通、均勝電子、星宇股份等也紛紛布局車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