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MWC(世界通信大會)展上,5G成為各家通訊巨頭的展覽標配,全球通信產業新一輪投資熱潮已經到來。
這其中,“中國隊”來勢洶洶,華為正式啟動4.5G全球大規模商用行動,中興和中國移動聯合發布5G高頻原型機,流量達到10Gbps,他們的目標是成為標準的制定者。《經濟學人》曾發文稱“5G較之于4G的差異越大,中國在這套標準中占據更大知識產權份額的概率也就越高”。
布局標準尚未統一的5G制式,目前明確展示出4G到5G過渡成果的三家企業中2家來自中國。“中國隊”每年巨額的研發投入,只為了國際標準能采納自己的技術,“就像攀登珠峰,不同的技術就像不同的登山路徑”,“中國隊”一邊攻關技術,一邊拉上運營商、應用場景企業形成產業鏈,前赴后繼地撲向這場5G的技術競賽。
“中國軍團”的領跑實力
2016MWC上,來自中國的中興、華為、中國移動等通信廠商率先展示了從4G向5G演進過程中的商用化進展。
中興通訊帶來了Pre5G UND展示、5G MUSA技術展示和5G新業務架構演示,還聯合中國移動正式發布了最新型5G高頻原型機,10Gbps的大流量讓參會者驚訝。同樣的過渡型技術,華為命名為4.5G,雖然沒有具體的設備展示,但幫助運營商加速轉型的技術方案就已經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其他國際通信廠商的5G展臺同樣能看到“中國隊”的身影,諾基亞和中國移動聯合演示5G工業互聯網連接機器人。
“2G時代跟著跑,3G時代同步跑,4G時代領先跑,5G時代我們希望成為行業引領者、標準制定者。”這樣的目標在中國廠商中達成共識。
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無線產品經營部總經理張建國更加篤定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相信中興在5G方面的領先速度會比4G更快一點,支撐他自信的背后是關鍵技術的攻關、專利的布局以及研發創新的投入。
華為早已提出未來三年將有6億美元的研發投入;此次MWC會議期間,中興方面宣布,去年中興在5G上的投入接近1億歐元,未來將從三年投2億歐元提高為3億歐元。不僅如此,為了加強5G技術領域的基礎創新突破,華為、中興等正在全球設立研發中心。
提前的大量投入讓中國企業無論在5G的專利布局還是商用進程上都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預測,萬物互聯時代加速到來,2020年全球市場連接規模將達到500億,中國市場的連接數有望突破100億。
完善產業鏈等待技術統一
在各家通訊巨頭的展會現場,即使工作人員動情地描述5G時代的美好生活,也不得不在前面加一句“到2018年,到2020年”。
“現在是關鍵技術的驗證階段”,張建國介紹,各家正摩拳擦掌等待統一標準的出爐,5G的技術標準尚在博弈階段。
中興通訊首席科學家向際鷹更是直言,目前大家的技術探索更像是一場賭博,“4G技術上已經接近于極限了,5G還要提升一千倍”,技術和非技術上“挑戰非常多”。
此前,國際電信聯盟(ITU)會議確定了5G網絡的名稱、愿景和時間表等關鍵內容,并明確到2017年5G技術將進入征集候選技術階段。布局5G的企業們正在做的就是將探索的技術上報,等待ITU最后的決定。
《經濟學人》最新文章將現有的5G技術研發分為進化派和革命派,“中國是革命性陣營中最典型的代表”,所謂“革命”,指的是拋棄了傳統蜂窩移動網絡結構,直接采用尖端技術。
對此,向際鷹表示,最終的5G標準是全球統一的,但達成這個標準的路有很多條,“比如說珠穆朗瑪峰,就一個峰頂,有的從南坡上,有的從北坡上,各有各的優點、缺點。”這加劇著這場關于技術標準爭奪的風險。
目前,“中國隊”顯然希望聯合更多企業拿下5G的主導權,業內人士表示,5G更多是從整體架構上的改變,同時還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華為曾提出,“5G時代行業跨界合作將是必然趨勢,5G不再是電信行業的獨角戲,電信、交通、醫療都會基于5G網絡投用跨界合作。”記者從2016MWC會場了解到,一條產業鏈的鏈接已經在設備商和運營商之間率先展開。
據中興通訊無線通訊部工作人員介紹,其已與德國電信、中國移動、日本軟銀、韓國KT、馬來西亞U Mobile等多家高端運營商展開5G的研發與合作。
5G時代的核心是無處不在的網絡,中興、華為、中國移動不約而同提出商業模型的改變。在他們的設想中,5G時代的產業鏈不僅是運營商、硬件商,還應該加入下游的各種場景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