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工業4.0”已經成為制造業的一個流行概念。這個詞起源于幾年前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它被定義為制造業的電子計算機化,包括更高層次的互聯性、更智能的設備和機器與設備之間的通信。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水和蒸汽動力帶來的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力的使用使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子工程和IT技術的采用,以及它們帶來的生產自動化。
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相對來說,這一次變革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依靠高級的軟件和能夠通信的機器設備,工業4.0將使工業生產進一步優化。
工業4.0的關鍵是智能工廠。智能工廠是一種高能效的工廠,它基于高科技的、適應性強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生產線。智能工廠的目標是整合客戶和業務合作伙伴,同時也能夠制造和組裝定制產品。
而且,未來的智能工廠將很可能在生產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決策能力。工業4.0更多的是依靠機器進行工作并解釋數據,而不是依靠人類的智慧。當然,人的因素仍然制造工藝是核心,但人更多地是起到控制、編程和維護的作用,而不是在車間進行作業。
位于德國安貝格(Amberg)的西門子電子工廠(Siemens Electronic Works)是新一代智能工廠的一個很好例子。這個高科技電子工廠面積為10.8萬平方英尺,其內部是一組智能機器,它們能夠協調從生產線到產品配送等一切要素。
西門子電子工廠擁有超過16億個機器組件,其產品種類多達950種。這意味著該工廠的生產系統所處理的數據真正是海量的。盡管如此,Gartner在2010年進行的一項產業研究發現,西門子電子工廠的可靠率超過99%,每百萬件產品中只有15件缺陷產品。
在工業4.0時代,機器設備具有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它們提供的信息、統計數據和動態分析能夠使生產變得更精益、更節能。
如果你在食品制造行業工作,你可能知道現在的許多生產線的能效低于60%,這意味著它們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節約水電對現代工廠管理來說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智能工廠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環保目標。
制造業的轉變
德國和美國政府已經撥出專項資金,用于戰略研究和工業4.0的實現。德國撥款2.22億美元用于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的RES-COM等項目。同樣,美國已經推出了Smart Manufacturing Leadership Coalition等研究項目。
包括英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對工業4.0表現出很大的的熱情。GAMBICA和CLPA等制造商和貿易機構已經對此表示支持。雖然這些國家還未宣布推出重大舉措,但它們肯定已經對工業4.0作出了有力支持。
令人高興的是,與工業4.0相關的許多技術已經出現。但是,要采用這些技術,企業需要花費巨額資金,尤其是那些希望搶先采用這些技術的公司。
對于大多數公司來說,向工業4.0的轉變將是一個漸進的演變,而非一種迅速的革命。未來幾年,舊系統對制造業來說仍然是必要的。
將來會是怎樣?
工業4.0最終將成為制造業和工業的一個顯著變化。從長遠來看,工廠設備對高級軟件的使用可以幫助計算機進行自動調節并作出更多的自主決策。這同時也意味著,在工廠中,目前由一個中心主機執行的任務將交由系統組件來執行。
今后幾年,隨著智能工廠在世界各地的出現,工廠之間的地理邊界和數據隔離可能成為過去。
對英國食品和飲料行業來說,工業4.0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它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逐步實現傳統工廠到智能工廠的轉變。新技術也將導致更多靈活的、可持續的和環保的生產線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