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貝爾實驗室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80%的軟件將以云的形式出現。與此同時,高清視頻、OTT應用等互聯網業務也將加速當下固定和移動網絡的流量增長。以目前40%的網絡流量走勢來推算,未來5年傳送網則需要100G技術來支撐,而在隨后的5~10年中,高流量區域的骨干網峰值將達到45~125Tbit/s,由此看來,盡早布局400G技術已經成為當下運營商網絡升級戰略中的重要舉措。
在系統廠商層面,目前華為、思科、阿朗已經相繼發布了400G的核心路由平臺,并各自研發了支撐400G運行的芯片級產品,通過不同密度的端口組合,實現了對400G的支撐。相關產品已經在國外眾多運營商中得到商用和部署。在運營商層面,國內的移動、電信兩家運營商均在去年開啟了400G的歷程,并從不同角度對各廠家的400G核心路由平臺進行測試,相關研究人士也表示,如果按照運營商的集采進度,設備通過測試以后將有可能進入運營商的集采行列。
核心動力:集群架構走到極限
運營商對于400G技術的迫切需求,表面上是為了滿足不斷攀升的網絡流量,但實際是由傳輸層100GE的規模部署所引發的。
總所周知,自IEEE在2010年發布100GE標準發布以來,2年來全球運營商的骨干網都已經進入了100GE規模部署的階段,然而100GE的普及導致了現有核心骨干路由器100G平臺槽位資源的快速耗盡,運營商不得不在很短時間內就升級到 100G多框集群形態,這就帶來了投資、機房空間、耗電等一系列的建網成本的挑戰,另外傳統部署中的2+8的路由集群架構已經無法滿足網絡帶寬的需求,運營商需要快速找到一個替代的技術方案,400G需求由此應運而生。
近年來,國內外眾多網絡設備廠商不遺余力地投入到針對400G芯片、光模塊等關鍵技術的研發中,終于在去年突破技術瓶頸,通過400G技術解決了核心網絡節點的帶寬瓶頸問題,不僅更加高效解決運營商訴求,而且還幫助運營商簡化網絡,優化網絡。
設備成熟:華為400G技術領先業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8月,華為率先業界推出了單槽位能力支持400G、單框容量達到 6.4T,整機容量可擴展到32T的核心路由器華為NE5000E。業界權威測試機構EANTC報告顯示,華為400G平臺整體功耗控制在小于1W/G,綠色節能,其首創的背靠背集群技術領先業界超過7年,2+8集群容量可以達到100T。
OVUM首席分析師David Krozier對華為400G核心路由器的評價是:“華為首家發布400G/1T路由器線卡,思科隨后發布,阿朗僅僅設計上支持。華為作為背靠背集群技術的先驅,引領行業。華為Solar芯片相對友商的指標優勢明顯。”
與此同時,阿朗的7950和思科CRS-X等也都可以支持400G大容量單板,并通過10×40GE和40×10GE的端口密度,實現400G的技術目標。而且這兩家設備商的400G核心平臺也已經通過驗證,并在國外部分運營商中進行了測試。
商用進程:全球部署、國內測試
系統設備商在400G技術方面的突飛猛進,為全球運營商增添了信心。就在去年多家海外運營商開啟了400G的商用之路。比如在2013年,沙特阿拉伯移動運營商Mobily宣布商用全球首個400G IP核心網絡;俄羅斯移動運營商Megafon通過部署400G核心路由平臺來支撐用于承載LTE的IP骨干網;西班牙固網運營商Jazztel選擇400G大容量路由器擴容其骨干網容量。
而在國內,電信運營商在400G方面的商用進展也在快速推進。中國移動在去年進行了400G核心路由器的單框性能測試,而中國電信則就400G核心路由的集群能力開展了一系列的測試。相關研究人士也表示,如果按照運營商的集采進度,設備通過測試以后將有可能進入運營商的集采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