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 8月22日(上海)
導語:近日,華為的敏捷網絡正炒得沸沸揚揚。不過一款交換機而已,何能引來業界廣泛熱議?筆者也頗感好奇,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下面,我們就從華為的這兩年的市場、技術謀劃談起,看看華為敏捷交換機發布所帶來的華為變局。
后發制人是中國的傳統智慧
跟隨戰術,是耐力型競技體育運動員常用的策略,有趣的是,我們中國人這種戰術特別擅長。從馬家軍時代到最近剛剛結束的2013巴塞羅那游泳世錦賽,中國運動員無不選擇了不緊不慢的跟隨戰術,游弋在第二、甚至三四名位置,待最后一程時驟然“圖窮匕見”發力奪冠。
華為,也是跟隨戰術的高手。電信是典型的全球化市場,并不存在地域保護的說法,這意味著這個市場的廠商將遵循一條規則,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市場上利潤的所有者只能是前幾名所有。大家最熟悉的智能手機市場,更是此類市場的極端類型。蘋果與三星已經多個季度聯手霸占了智能手機市場的全部利潤。這讓沒落的霸主們,Nokia、摩托羅拉、黑莓何顏以對——要么嫁作他人,要么忍辱求生。
敢把通信貴族拉入平民亂斗
在通信市場也是這一番光景。早年,愛立信高居通信市場榜首不說,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朗訊也各自叱咤風云。在21世紀初的中國的電信市場,往往看到這樣的場景:首先,各地運營商有錢就上愛立信的電信設備,沒錢也上另外兩家,哪里有別人的份額。負責系統安裝的廠商或者第三方工程師,均能受到高規格的禮遇。至于三大廠商的利潤,更是夸張。舉例來說,如今一包十幾塊錢的扎帶在當時甚至能賣出十幾元錢一根的高價,利潤可想而知。
不過自從華為的崛起,這個市場就漸漸的開始變化。
中國人有著中國人固有的聰明才智。在平均智商方面,我們世界領先。所受到的質疑也不過是創新土壤缺失以及創新能力較弱而已。而且這可是在我們強大的模仿能力對比之下的。所以,我們一度自嘲創新小果,山寨大國。可是,就是這“山寨”,讓我們打出了“中國制造”的聲望。現在,國際上依然有不少國家懷疑中國制造是粗制濫造的代名詞,可是,這種聲音已經漸漸式微,更多是對中國制造的恐慌,這“恐慌”的來源之一,就是華為。
華為的崛起之路頗為傳奇。甚至可以用小作坊里敲打出來的的國際五百強和科技巨頭來形容,這點已經為讀者熟知。但對于競爭對手來說,世界五百強的華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華為的“中國制造”和“跟隨戰術”。
先說跟隨戰術。
從程控交換機開始,華為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自主研發道路。使用跟隨策略,在行業內技術領先廠商首先研發出新技術和新產品、證明其有商業價值的情況下,華為就會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產品級的開發。而且,盡管華為每年也會投入接近10%的營業收入在研發上面,但是這些研發支出的90%都投入到應用型技術的開發,只有10%投入到基礎型的研究。這樣,華為的研發投入就更為穩健,更有針對性。
再說中國制造。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制造企業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擁有各種生產要素的低成本優勢。作為技術型企業的華為同樣具備了這些成本上的優勢,例如華為能夠將低附加值的純制造業務外包給中國國內眾多非常有競爭力的制造型企業。
與很多其他制造業企業不同的是,除了利用這些共有的資源成本優勢之外,華為還充分利用了人才的低成本優勢。有數據現實,2004年,華為研發的人均費用(R&D Personal cost) 為2.5萬美元/年,而歐洲企業研發的人均費用大概為12-15萬美元/年,是華為的6倍;華為研發人員的年均工作時間(working hour) 大約為2750小時,而歐洲研發人員年均工作時間大約為1300-1400小時(注:周均35小時,但假日很多),人均投入時間之比為2:1。當時華為有1.3萬名軟硬件研發人員,即使研發效率比不上歐洲企業,但是由于人力成本低,工作時間長,仍然能夠開發出與歐洲企業的產品相媲美,但是成本卻要低得多的產品。
最終,華為這個可怕的對手,在通信設備市場排名中穩健攀升,與之相隨的是,在華為低價策略壓迫下,全球通信設備價格逐步降低。這直接導致了諾基亞西門子重組(諾基亞于7月1日回收西門子所持股份,新公司命名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與阿爾卡特朗訊的低迷。盡管愛立信業務中通信服務所占比重較大,受到華為的低價策略沖擊較弱,但也不可避免的被華為拉下馬,形成與華為在通信設備市場不分伯仲的市場格局。
登峰造極又怎樣,煩惱才剛開始
所以說,華為的第一個巔峰是2012年~2013年間,它正是開始與愛立信輪流坐上電信設備營收季度寶座。當然,始終踐行跟隨戰術的華為也開始面臨發展的“天花板”。原因有三:
1、人口紅利的結束
近年來,我國各行各業都已經顯出出人口紅利結束后的增長頹勢。尤其以制造業為甚。勞動力成本上漲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的心頭之痛。作為科技公司一員的華為,顯然并不會因為廉價勞動力缺失而遭受顯著影響,但不能否認的是,華為的崛起與中國的技術人員相比國際水平較低的薪金水準不無關系。而且,隨著華為全球化擴張的進一步延伸,為了更好的在各地域市場立足,人才招聘往往會執行一定的本地化政策。這也意味著用人成本的進一步提高。這對于長期以來堅持以利潤換市場政策的華為,實為一項重大挑戰。
2、電信設備市場瓶頸
人們都喜歡浩瀚無邊、潛力無限的藍海。可惜,哪怕是地球上的水生物資源也已經出現局部枯竭,更何況一電信設備市場呢。隨著華為逐漸登頂國際電信設備市場,也宣告了其首次觸及電信市場的天花板。在3G與4G建設青黃不接期,運營商的電信設備采購需求降低,為繼續成長華為只有在繼續深挖更高價值的電信服務業務之余,轉戰企業網與智能終端市場。如果說華為進軍智能終端市場更多是為了控制終端,完成云、管、端布局。那么,華為進軍企業網市場則更多是看上了這片新的浩瀚藍海。2011年,華為就以大魄力投入萬人轉戰企業網市場,迄今兩年后,企業級業務依然華為整體市場營收的微小部分。
3、領跑者之困
領跑者的壓力只有自己才知道,特別是對于首次領跑的華為來說,領跑尤為艱難。由于之前強調注重應用的研發模式,華為在前瞻性技術與基礎研發能力方面先天不足。有傳言,思科的一位高管曾經半開玩笑地說過:“如果思科停止了新技術的研發,華為就會找不著方向”。由此可見,華為這位領跑者的處境并不樂觀。
撞大運了?時勢造英雄乎? 不管怎樣,硬件時代落幕,華為的機會也來了
過去,是硬件引導用戶需求的時代。領先廠商的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發非常強,甚至可以領先時代20年之久。在這種模式下,領先廠商主導技術標準,并帶來其他廠商按照預定的技術升級路線推陳出新,用戶則在設備廠商的不斷教育下,循規蹈矩的沿著廠商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不斷升級。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看起來那么自然而言,直到有一天,技術型用戶崛起,包括Google、Facebook在內的技術型公司拋棄了設備廠商提供的硬件解決方案,擁抱更靈活的開放、分布性架構與自有技術。用戶訴求得到喚醒,設備廠商規劃的技術路線轟然倒塌,一切重新開始,而華為,首次可以與其他競爭對手站到同一個技術起跑線上,SDN,就是這些技術之一。
這是全新的“軟件定義”時代,用戶的訴求成為最優選項。更快速、更敏捷、更靈活是這個時代用戶的統一訴求。相比其他競爭對手,華為確實在基礎研發方面有所不足,但是更貼近用戶需求的思維模式,讓它在這個“重新清零”的軟件定義時代可以快速反應,推出最時代當下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化、社交網絡趨勢挑戰下的全新網絡解決方案:敏捷網絡。
今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5周年,華為在北京發布了全球首個以業務和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敏捷網絡架構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換機S12700,旨在滿足云計算、BYOD移動辦公、SDN(軟件定義網絡)、物聯網、多業務以及大數據等新應用對更高可靠、大帶寬、更大規模以太網的要求。
這是首個以業務和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敏捷網絡架構,華為第一次把SDN引入園區網絡,讓網絡更敏捷地為業務服務,讓網絡從單點盡力而為演進到全網盡在掌控。先進的新一代敏捷交換機S12700,可以支持網絡部署管理自動化、全網協同安全、靈活支持業務多變、全網可編程等功能,并由此引發新一輪以太網交換技術和網絡建設模式的變革。
華為企業業務BG CEO徐文偉豪言:敏捷網絡,改變未來。
結語:
以前,人們會說華為面對機遇時更愿意采取保守策略,待確定時機成熟時再進入。盡管時機稍晚,卻致力于做精、做透,所以往往后發先至。本次,當華為首次采取主動策略,率先邁入“敏捷網絡”新領域,確是有了些領導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