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住建部公示的數據顯示,2015年運維市場份額達到4000億,行業從業人員達到2000萬,增幅35%。一個15萬平米的公共建筑,造價7億,而50年運維中要消耗17億的費用,這是一個存量巨大的市場。
在這一領域里,中創慧谷便是一家專注于智能樓宇云運維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從為大型公建的物業團隊提供一套機電設備運維的智能控制軟件為切入點,通過提供運維云服務來強化用戶粘度,而構建出一個物業運維的生態環境。目前,主要服務于酒店、商業、辦公、醫院等大型建筑。
事實上,根據大型公眾建筑50年成本分析lcc數據顯示,樓云建設中初期建設成本占了25.9%,維護保養占31.8%,能源費占32.3%,設備更新占10%,可見建筑的運維、能源和設備的成本遠遠大于建設成本。而在創始人陳軍看來,目前鑒于國內對物業行業的不重視,整體導致很多大型公共建筑的運維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工作方式階段,效率很低且能源浪費嚴重,尤其人力成本高居不下。
據陳軍介紹,在整個樓宇運營過程中,業主關注能源消耗,物業關注人力成本,工程商則更多關注設備的生命周期。而為了解決這其中的運維管理困境,中創慧谷專門開發了一套用于樓宇運維的云服務產品,以實現設備綠色高效運營。從產品形態來看,目前中創慧谷主要包含了“工作流云平臺、Smart智能建筑資產管理系統、Master智能運維云平臺”三大產品系列,其中:
MOPAI工作流云平臺,即通過對物業人員工作模式、工作流程的標準化,為樓宇物業提供派單功能服務,支持多終端設備、遠程辦公的方式實現工單電子化,從而提升物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的有效性,節省人力。
Smart智能建筑資產管理系統,即將傳統的控制技術、企業級系統集成技術和最新的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將所有機電、弱電系統進行整合,實現對設備健康狀態的實時監測、預警,以降低設備故障率、節能降耗。
Master智能運維云平臺,則是基于國際物資編碼標準的“標準代碼體系”,應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機電與弱電設備系統的運維管理平臺。
而為了最大程度地關注每個客戶的利益,中創慧谷也為不同訴求均提供了相應的服務入口,并提供相關的定制化服務。從實際運行效果來看,以10萬平米的樓宇為例,可以整體降低20%的運維成本,其中人員配置降低30%,提升45%的管理效率,延長壽命20%,降低15%能源消耗。
至于如何推向市場,陳軍則表示,現階段公司主要通過渠道合作的方式,服務于開發商、物業、工程服務商、政府等群體。盈利上,則通過采取典型的Saas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相關的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未來,中創慧谷則更希望圍繞樓宇運維管理構建該行業的大數據平臺及行業生態體系 。據悉,目前已經服務400萬平方樓宇建筑,營收在千萬級。
而論及市場競爭差異,目前市場上典型的參與者有兩類。其中,一類是單純提供樓宇運維派單服務的的平臺;另一類是通過借助鋪設傳感器采集設備數據提供運維服務的公司。相比之下,陳軍表示,中創慧谷的核心在于將專業的知識、經驗、技術、能力固化為企業SAAS服務,貫穿于物業日常工作的每個流程以降低成本、提高精度;此外,團隊在多種通信協議存儲相關領域的多年經驗積累,快速解決與子系統通信問題,通過自有的標準編碼體系,做到在不改變或增加原有樓宇基礎硬件設施的情形下,通過激活原有的設備并獲取相關的數據,從而提供高門檻業務。
團隊方面,創始人陳軍,作為連續創業者,從事樓宇運維行業25年,也是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專業委員會專家;聯合創始人張強,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技術專業系,從事智能建筑及相關行業28年,新加坡CNA首席設計師。目前整體規模近40人,核心成員均是連續創業者,共事10年,擁有30年的行業經驗。
目前,公司正處于天使輪融資階段,主要用于產品迭代、市場推廣、團隊建設方面,預計今年年底覆蓋1000萬平的樓宇建筑。
根據住建部公示的數據顯示,2015年運維市場份額達到4000億,行業從業人員達到2000萬,增幅35%。一個15萬平米的公共建筑,造價7億,而50年運維中要消耗17億的費用,這是一個存量巨大的市場。
在這一領域里,中創慧谷便是一家專注于智能樓宇云運維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從為大型公建的物業團隊提供一套機電設備運維的智能控制軟件為切入點,通過提供運維云服務來強化用戶粘度,而構建出一個物業運維的生態環境。目前,主要服務于酒店、商業、辦公、醫院等大型建筑。
事實上,根據大型公眾建筑50年成本分析lcc數據顯示,樓云建設中初期建設成本占了25.9%,維護保養占31.8%,能源費占32.3%,設備更新占10%,可見建筑的運維、能源和設備的成本遠遠大于建設成本。而在創始人陳軍看來,目前鑒于國內對物業行業的不重視,整體導致很多大型公共建筑的運維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工作方式階段,效率很低且能源浪費嚴重,尤其人力成本高居不下。
據陳軍介紹,在整個樓宇運營過程中,業主關注能源消耗,物業關注人力成本,工程商則更多關注設備的生命周期。而為了解決這其中的運維管理困境,中創慧谷專門開發了一套用于樓宇運維的云服務產品,以實現設備綠色高效運營。從產品形態來看,目前中創慧谷主要包含了“工作流云平臺、Smart智能建筑資產管理系統、Master智能運維云平臺”三大產品系列,其中:
MOPAI工作流云平臺,即通過對物業人員工作模式、工作流程的標準化,為樓宇物業提供派單功能服務,支持多終端設備、遠程辦公的方式實現工單電子化,從而提升物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的有效性,節省人力。
Smart智能建筑資產管理系統,即將傳統的控制技術、企業級系統集成技術和最新的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將所有機電、弱電系統進行整合,實現對設備健康狀態的實時監測、預警,以降低設備故障率、節能降耗。
Master智能運維云平臺,則是基于國際物資編碼標準的“標準代碼體系”,應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機電與弱電設備系統的運維管理平臺。
而為了最大程度地關注每個客戶的利益,中創慧谷也為不同訴求均提供了相應的服務入口,并提供相關的定制化服務。從實際運行效果來看,以10萬平米的樓宇為例,可以整體降低20%的運維成本,其中人員配置降低30%,提升45%的管理效率,延長壽命20%,降低15%能源消耗。
至于如何推向市場,陳軍則表示,現階段公司主要通過渠道合作的方式,服務于開發商、物業、工程服務商、政府等群體。盈利上,則通過采取典型的Saas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相關的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未來,中創慧谷則更希望圍繞樓宇運維管理構建該行業的大數據平臺及行業生態體系 。據悉,目前已經服務400萬平方樓宇建筑,營收在千萬級。
而論及市場競爭差異,目前市場上典型的參與者有兩類。其中,一類是單純提供樓宇運維派單服務的的平臺;另一類是通過借助鋪設傳感器采集設備數據提供運維服務的公司。相比之下,陳軍表示,中創慧谷的核心在于將專業的知識、經驗、技術、能力固化為企業SAAS服務,貫穿于物業日常工作的每個流程以降低成本、提高精度;此外,團隊在多種通信協議存儲相關領域的多年經驗積累,快速解決與子系統通信問題,通過自有的標準編碼體系,做到在不改變或增加原有樓宇基礎硬件設施的情形下,通過激活原有的設備并獲取相關的數據,從而提供高門檻業務。
團隊方面,創始人陳軍,作為連續創業者,從事樓宇運維行業25年,也是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專業委員會專家;聯合創始人張強,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技術專業系,從事智能建筑及相關行業28年,新加坡CNA首席設計師。目前整體規模近40人,核心成員均是連續創業者,共事10年,擁有30年的行業經驗。
目前,公司正處于天使輪融資階段,主要用于產品迭代、市場推廣、團隊建設方面,預計今年年底覆蓋1000萬平的樓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