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中小企業局發布了中小微企業運行數據,并表示,為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成長”的煩惱,預計在今年6月將上線“重慶中小企業云服務平臺”,從信息化、創業輔導、投融資、技術支持、人員培訓、市場營銷等方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第三方云服務。
“這個云平臺就如同淘寶一樣,匯集了一切能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第三方機構,包括擔保公司、銀行、培訓公司等,中小企業能在平臺上找產品、比價、比服務,最終達成交易。”市中小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遵循“找得著、用得起、有保證”的原則,第三方公司的服務價格、服務水平、服務能力都將通過云服務平臺向公眾展示,市中小企業局將根據中小企業對他們的評分,給予不同等級的補助,引導第三方公司提高服務水平。同時,政府也會通過向中介采購服務的方式,降低中小微企業使用服務的成本,如對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擔保收費在2%及以下的擔保業務,進行補貼。
重慶三成中小微企業由高校畢業生創辦
市中小企業局表示,重慶中小微企業去年新增11.7萬戶,科技創新等鼓勵類產業占了約一半
本報訊 (記者 王秋思)昨天,市中小企業局發布消息稱,2015年,全市新設立中小微企業11.7萬戶,比上年多增1.6萬戶,同比增長15.9%。截至目前,我市的中小微企業已有58.5萬戶,企業增速創下新高。
三成中小微企業由高校畢業生創辦
“去年一年,中小微企業不僅是量有飛速增加,而且質量也有提高,比如說,從事高科技、與互聯網相關的創業公司開始多了起來。”市中小企業局局長尹華川昨天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激發民間創業活力力度較大,其中,新增的中小微企業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電子商務、節能環保、文化創意等鼓勵類產業,約占新增總量的一半,成了創業類別中名副其實的“香餑餑”。
尹華川還表示,創辦中小微企業的人群結構也有所變化,2015年,高校畢業生的創業熱情高漲,其中高校畢業生創辦鼓勵類小微企業占新設立中小微企業總量的近1/3。
中小微企業帶動就業和工資雙增長
中小微企業數量的快速增長,也帶動了社會就業容量擴大。截至2015年底,我市新增中小微企業的從業人員為50.3萬人,累計達到660萬人,其中有近7成的新增從業人員在中小微企業實現就業。而且相關統計數據還顯示,我市中小微企業的人均工資由2010年的2.9萬元/年提高到了4.1萬元/年。“十二五”期間人均工資增長41%,為全市305萬戶家庭910萬人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另據尹華川透露,隨著重慶PPP投融資模式改革進入具體實施階段,民間投資積極性得到極大調動。2015年全年,全市民間固定資產投資7731.6億,同比增長17.9%,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0%,占比較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中小微企業
“十二五”期間
新設立中小微企業39.2萬戶
比“十一五”多增33.7萬戶
年均增長24.8%
“十二五”期間
新增中小企業從業人員219萬人
中小企業從業人員660萬人
人均工資由2010年2.9萬元/年提高至4.1萬元/年。
從業人員
三次產業結構
由2010年1.6:72.3:26.1調整為1.8:57.2:41.0。
電子信息、汽車產業
產值占中小企業工業產值近3成,年均分別增長28%、22%。
產業結構
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9637.5億元,同比增長11.1%,拉動全市GDP增長7.1個百分點,對全市GDP增長貢獻率達到64.1%。
非公經濟
不向“僵尸企業”提供轉貸應急周轉資金
本報訊 (記者 王秋思)記者昨日從中小企業局獲悉,2016年,中小企業局將提高有效供給。具體來說,對明顯過剩的產業項目或者是無市場、無資金回款、無訂單的“僵尸”企業,將不提供轉貸應急周轉資金,在財政扶持方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
尹華川表示,2016年中小企業局還將加快樓宇產業園、小企業創業基地發展,拓展小微企業集聚發展空間。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我市將繼續落實信貸傾斜、融資扶持、風險補償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