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云計算云服務 → 正文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仍相對緩慢

責任編輯:editor03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6-10 15:55:57 本文摘自:中國電子報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日前發布2014年云計算白皮書指出,“云”已經成為ICT技術和服務領域的“常態”。產業界對待云計算不再是抱著疑慮和試探的態度,而是越來越務實地接納它、擁抱它,不斷去挖掘云計算中蘊藏的巨大價值。要想加速云計算產業的發展,進一步釋放云計算的價值,需要在云計算信用體系、自主可控關鍵技術等方面下大力氣進行推動。

公共云服務處在低總量高增長階段

目前,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仍處于低總量、高增長的產業初期階段。

目前,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仍處于低總量、高增長的產業初期階段。據估計,2013年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規模約為47.6億人民幣,增速較2012年有所放緩,但仍達到36%,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3年,我國的IaaS市場規模約為10.5億元,增速達到了105%,顯示出旺盛的生機。IaaS相關企業不僅在規模、數量上有了大幅提升,而且吸引了資本市場的關注,UCloud、青云等IaaS初創企業分別獲得了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

過去幾年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推出了各自的開放平臺戰略,新浪SAE等PaaS的先行者也在業務拓展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眾多互聯網巨頭的介入和推動下,我國PaaS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2013年市場規模增長近20%,但由于目前國內PaaS服務仍處于吸引開發者和產業生態培育的階段,大部分PaaS服務都采用免費或低收費的策略,因此整體市場規模并不大,估計約為2.2億元左右,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PaaS的發展前景抱有充足的信心。

無論國內還是全球,SaaS一直是云計算領域最為成熟的細分市場,用戶對于SaaS服務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2013年估計國內SaaS市場規模在34.9億元左右,與2012年相比增長24.3%。

在產業發展方面,IaaS、PaaS和SaaS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一是IaaS“群雄并起”。在IaaS領域,“老牌”企業如阿里云仍然保持了領先的優勢,但競爭者在不斷增加,其中既有傳統的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成立了云計算業務運營實體);也有互聯網企業,如京東、藍汛、網宿等;還包括眾多的初創公司,UCloud、青云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時國際云計算巨頭也成為國內IaaS領域新的競爭者。二是PaaS“逐漸長大”。騰訊、百度、新浪、阿里等向開發者提供了開發平臺服務,新浪SAE注冊用戶到2013年年底已接近30萬,其中活躍用戶超過10萬,應用數量達到50多萬個。三是SaaS“盈利較好”。SaaS一直是國內外云計算產業中盈利較早也保持較好發展的領域,2013年部分公司SaaS的云服務營業額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仍相對緩慢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相對比較緩慢,這與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潛力尚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相關。

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對云計算企業和用戶進行了調查,在接受在線調查的1328家企業中,云計算的認知水平和應用程度均比 2012年調查有顯著提高。其中,對云計算有一定了解的占受訪企業的95.5%,2012年為79%。38%的受訪企業已經有云計算應用,2012年為 37.5%。(公共云服務占29.1%,私有云占2.9%,混合云占6%。)在已有云計算應用的企業中,76.8%的受訪企業表示更多的業務開始向云環境遷移。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用戶使用率較高的仍是包括云主機、云存儲、云郵箱等在內的資源出租型應用。與2012年相比,云存儲超過了云主機成為用戶采用率最高的服務種類,云分發服務在各類服務中的排名也有提升。在未來希望采用的云服務類別中,選擇開發平臺服務等PaaS類服務的比例較高,說明未來PaaS服務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云計算已經成為我國互聯網創新創業的基礎平臺。云計算對互聯網業務的支撐能力顯著上升,到2013年9月,阿里云上運行的Web服務器數量達到1.8萬個,比去年增長了500%,托管的域名數從9萬個增長到39萬個,其中活躍網站數從2萬個增長到15萬個。

云計算彈性支撐能力在電子商務中大顯身手。2012年淘寶“雙11”活動只有20%的業務量在云上完成,2013年則達到了75%。2013年淘寶和天貓80%以上網店的進銷存管理系統都已遷移至“聚石塔”的云服務平臺上。

從目前國內主要云服務企業進行技術研發的實踐來看,開源軟件已經成為云計算技術的最重要來源,如阿里巴巴基于Hadoop搭建了“云梯”系統集群作為集團及各子公司進行業務數據分析的基礎平臺,目前“云梯”系統規模已經達到萬臺;騰訊公司也基于開源的Hadoop和Hive構建了騰訊分布式數據倉庫(TDW),單集群規模達到4400臺,CPU總核數達到10萬左右,存儲容量達到100PB,承擔了騰訊公司內部離線數據處理的任務。在開源社區版本的基礎上,國內企業也根據自身的業務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了多方面的技術革新,如阿里的Hadoop集群實現了跨數據中心的數據分布和共享,騰訊TDW集群則實現了JobTracker分散化和多個NameNode的熱備。

與傳統開發方式相比,開源軟件通過開源社區實現技術的更新與傳播,技術資源豐富,獲取相對容易,開發成本較低,也使企業擺脫了對商用軟件的依賴。從這一點上來說,充分利用開源軟件有利于我國企業形成自有技術體系。但同時,開源軟件也有其缺點:首先,一些開源許可證是允許廠商在開源軟件中包含技術專利的,如果不仔細鑒別,具有陷入新的知識產權糾紛風險;其次,開源軟件社區是開發者自發構成的,組織形式不穩定,可能存在技術“斷供”的風險;最后,相對于成熟且有售后保障的商業系統,開源系統的可靠性相對較低。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相對比較緩慢,這一方面與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潛力尚沒有得到充分釋放有直接關系。

另一方面我國云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難以滿足市場期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2013年,“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開展了“可信云服務認證”活動,對國內10家主要云服務企業超過20種公共云服務的SLA完整性、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等進行了分析和評估,從評估結果來看,雖然參評企業和服務通過整改和完善都達到了服務性能、質量的承諾和相關標準對于SLA的完整性要求,但國內云服務企業在服務可靠性、服務流程合理性、服務界面易用性、服務協議規范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國際領先企業的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系列政策措施出臺加速云計算產業發展

希望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開展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等方式,充分發揮云計算在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將云計算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無錫五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2011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將云計算列入重點推進的高技術服務業;2012年財政部國庫司發布《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試用)》,增加了C0207“運營服務”,包括:軟件運營服務、平臺運營服務、基礎設施運營服務三類,分別對應云計算服務中的SaaS、PaaS和IaaS服務,國家關于云計算的政策逐漸從戰略方向的把握走向推進實質性應用,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門采購云計算服務的重要制度障礙開始被逐步打破。

各地政府積極探索采用云計算來滿足電子政務和公共服務需求。洛陽“智慧旅游平臺”,通過采購公共云服務來滿足旺季的彈性需求,在每年的旅游旺季 (4月~10月)“智慧旅游平臺”系統訪問量是其他時間訪問量的3倍左右,該平臺借助公共云平臺的彈性資源服務實現按需租用,從而節省項目硬件采購成本。杭州“電子政務云”通過阿里云、華數集團、浙大網新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服務來建設私有云,用政務云打破委辦局信息化系統各自獨立建設為主的局面,解決浪費投資問題,逐步形成按需分配地向各委辦局提供存儲資源和計算資源的政務信息化的支撐模式。廈門市政府搭建以云計算為基礎,承載公立醫院信息系統、區域衛生信息系統、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和健康云等相關應用的數據中心,建成全市統一規范、集約安全、開放服務的廈門健康醫療云計算平臺。

為了推動云服務在政府和公共事業機構中的應用,在財政部、工信部、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等單位支持和指導下,“數據中心聯盟”開展了政府采購云服務所需的標準、采購指南、白皮書的編寫工作,目前已經在產業界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主要文檔的編寫工作,為下一步的采購實施打下了基礎。

經過10多年的努力,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電子政務網絡和政務網站覆蓋面不斷提高,截至2013年6月底,國家政務外網省級、地級和縣級覆蓋率分別達到100%、93.9%和81.0%,85%以上的縣級地方政府已經開展了電子政務建設,主要部門核心業務電子政務覆蓋率快速提升,電子政務應用已經跨過了起步階段。但各地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復投資、網絡分割、信息孤島等問題仍很突出,根據2013年的調查,我國省級政府平均擁有50 個獨立數據中心機房,副省級平均17個,地市級平均12個,區(縣)級6個。

為解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引導我國電子政務向基于云計算的新一代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方向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開展了 “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標準研制、試點示范等一系列工作。希望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開展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等方式,推動各地電子政務建設進入集中化、共享化、服務化、標準化的新階段,充分發揮云計算在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云信用體系尚未建立“重建設輕服務”仍是問題

目前,國內IT采購仍以硬件為主,各行業IT采購中硬件份額均超過50%,這樣的采購模式阻礙了云服務在垂直行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目前,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依然面臨很多挑戰。

首先,中國的云計算信任體系尚未建立。在云計算發展初期,用戶對云服務抱有不信任態度是正常現象,在IDC全球調查中,對云計算安全、性能、可靠性等抱有懷疑態度的用戶占70%以上。在2013年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調研中,我國用戶同樣對云服務的穩定性、安全性非常關心,在用戶選擇云服務商的時候,首要考慮的三個因素為穩定性、安全性和網絡質量。正是因為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起以政策法律和監管政策為指導,以云服務安全、服務質量等相關技術和標準為基礎,以評測認證為主要方法的信任體系,才導致用戶在選擇云服務時產生顧慮和擔憂。

其次,依然存在“重建設,輕服務”的問題。國內IT采購仍以硬件為主,各行業IT采購中硬件份額均超過50%,而國際上以服務采購為主,硬件采購低于30%,我國以建設投資為主的IT建設模式阻礙了云服務在垂直行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另外,云服務將以往靜態的固定資產投入轉化為動態的信息服務采購,傳統的預算、審計制度無法適應。

再者,云計算在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和推廣仍面臨障礙。從國際上來看,政務、教育、金融、工業制造等行業的云計算應用已經逐步展開,并成為云計算重要的市場領域。在國內,雖然云服務已經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并且政府也已經將采購社會化服務作為未來政府采購的重點和方向,但是采購服務,尤其是云計算服務所必須的標準規范、合同范本、采購管控、評估認證、后期管理等相關配套制度和管理機制尚未建立,云計算在垂直行業領域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障礙。

應對策略

優化云環境 發展自主可控云技術

要想加速中國產業的發展,加速云計算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必須在產業環境、信用體系與自主可控關鍵技術上有更大的作為。

在產業環境方面,應該完善信息安全立法,建立企業和政府用戶數據保護制度,明確服務提供者的數據保護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倡導行業自律,引導大型互聯網和云服務企業制定云服務用戶數據保護行業自律規則。針對電子通信服務制定個人信息保護部門規章,建立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管理制度、監管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努力改善寬帶網絡市場環境。在支持電信運營商進行寬帶網絡建設的同時,引導運營商根據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趨勢,合理布局骨干網絡資源,并積極改善互聯互通質量,優化網絡互聯架構。

在推動云應用方面,應該制定和細化云計算在重點行業領域的采購流程、資產管理、服務監督等規則,規范采購行為。根據云服務的特點,優化調整現有的采購預算、管理、審計等制度,建立采購云服務的審查機制,確保應用安全。在此基礎上,在政務及公共服務、工業、電子商務、金融、教育、醫療、交通等重點領域推進云計算應用發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

在構建云計算信用體系方面,從國內外發展的經驗來看,云計算的信任體系的建立對于促進云計算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現階段應支持標準組織及產業組織開展針對云服務可用性、安全性、數據保護、可遷移性等關鍵領域的標準研制和評估認證,并鼓勵企業開展符合標準的可信云建設,增強用戶信心。

在發展自主可控的云計算關鍵技術方面,一方面通過科技專項等政府財政資助方式,促進企業建立自主技術體系,形成可重用的核心產品,并通過在各個行業領域推廣產業化應用,帶動全局發展。另一方面支持企業積極加入和開展開源社區活動,增強在開源社區中的影響力,并利用開源等方式形成優勢企業的技術溢出,帶動整體技術進步。

相關鏈接

我國在基礎設備和云計算系統軟件領域取得的突破

近年來國內企業利用云計算技術革新和發展的契機在基礎設備和云計算系統軟件領域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在云計算基礎設備方面,我國企業實現了EB級存儲系統、億級并發服務器系統等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突破。EB級存儲系統包括相關的軟、硬件技術,解決了超大規模存儲系統中數據定位、存儲設備故障或系統在線擴展過程中數據的重新分布、動態數據分布算法與數據遷移機制、高效率的容錯策略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問題。億級并發任務服務器系統可以支持32節點以上、每節點16路X86或64路輕量處理器的系統規模,計算節點間采用萬兆網絡互連,支持每秒億次以上的并發服務請求。

在IT基礎設備的應用創新方面,國內企業也取得了眾多成果。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公司共同開展了“天蝎項目”,將服務器與機柜設計結合為一個整體,形成了一體化高密度的整機柜服務器解決方案。方案采用模塊化設計,分為機柜模塊、網絡模塊、供電模塊、服務器節點、集中風扇散熱模塊、集中管理模塊等六大部分,并對機柜尺寸、電源供電方式、散熱布置方式等外部特性進行了標準化。

“天蝎項目”使上游服務器廠商能夠對服務器產品進行進一步優化整合,滿足互聯網業務快速部署、靈活運維、降低成本的需求。國內互聯網企業也在業界率先探索ARM服務器的規模化應用,以實現性能和能耗的最佳平衡,百度公司已經在其南京數據中心開展了ARM服務器的規模化部署。

在云計算系統軟件方面,我國互聯網企業在虛擬化管理平臺和大數據處理平臺方面取得了突破。

我國企業已經可以實現單集群12000臺虛擬機的系統規模,并且支持故障切換、動態遷移、多數據備份、過量內存配置等功能,系統可用性達到99.95%以上。

大數據處理平臺方面,分布式計算系統集群達到萬臺服務器規模;結構化數據存儲系統支持單集群500臺服務器,支持單表百TB級別的存儲,單表 10萬以上的QPS,系統可用性達到99.9%;分布式存儲系統支持單集群2000臺服務器,可以同時支撐6萬的并發訪問,并且采用多份冗余的方式,保證 99.99999999%的可靠性。

關鍵字:需求市場云服務

本文摘自:中國電子報

x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仍相對緩慢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云計算云服務 → 正文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仍相對緩慢

責任編輯:editor03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6-10 15:55:57 本文摘自:中國電子報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日前發布2014年云計算白皮書指出,“云”已經成為ICT技術和服務領域的“常態”。產業界對待云計算不再是抱著疑慮和試探的態度,而是越來越務實地接納它、擁抱它,不斷去挖掘云計算中蘊藏的巨大價值。要想加速云計算產業的發展,進一步釋放云計算的價值,需要在云計算信用體系、自主可控關鍵技術等方面下大力氣進行推動。

公共云服務處在低總量高增長階段

目前,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仍處于低總量、高增長的產業初期階段。

目前,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仍處于低總量、高增長的產業初期階段。據估計,2013年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規模約為47.6億人民幣,增速較2012年有所放緩,但仍達到36%,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3年,我國的IaaS市場規模約為10.5億元,增速達到了105%,顯示出旺盛的生機。IaaS相關企業不僅在規模、數量上有了大幅提升,而且吸引了資本市場的關注,UCloud、青云等IaaS初創企業分別獲得了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

過去幾年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推出了各自的開放平臺戰略,新浪SAE等PaaS的先行者也在業務拓展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眾多互聯網巨頭的介入和推動下,我國PaaS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2013年市場規模增長近20%,但由于目前國內PaaS服務仍處于吸引開發者和產業生態培育的階段,大部分PaaS服務都采用免費或低收費的策略,因此整體市場規模并不大,估計約為2.2億元左右,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PaaS的發展前景抱有充足的信心。

無論國內還是全球,SaaS一直是云計算領域最為成熟的細分市場,用戶對于SaaS服務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2013年估計國內SaaS市場規模在34.9億元左右,與2012年相比增長24.3%。

在產業發展方面,IaaS、PaaS和SaaS也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一是IaaS“群雄并起”。在IaaS領域,“老牌”企業如阿里云仍然保持了領先的優勢,但競爭者在不斷增加,其中既有傳統的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都成立了云計算業務運營實體);也有互聯網企業,如京東、藍汛、網宿等;還包括眾多的初創公司,UCloud、青云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時國際云計算巨頭也成為國內IaaS領域新的競爭者。二是PaaS“逐漸長大”。騰訊、百度、新浪、阿里等向開發者提供了開發平臺服務,新浪SAE注冊用戶到2013年年底已接近30萬,其中活躍用戶超過10萬,應用數量達到50多萬個。三是SaaS“盈利較好”。SaaS一直是國內外云計算產業中盈利較早也保持較好發展的領域,2013年部分公司SaaS的云服務營業額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仍相對緩慢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相對比較緩慢,這與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潛力尚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相關。

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對云計算企業和用戶進行了調查,在接受在線調查的1328家企業中,云計算的認知水平和應用程度均比 2012年調查有顯著提高。其中,對云計算有一定了解的占受訪企業的95.5%,2012年為79%。38%的受訪企業已經有云計算應用,2012年為 37.5%。(公共云服務占29.1%,私有云占2.9%,混合云占6%。)在已有云計算應用的企業中,76.8%的受訪企業表示更多的業務開始向云環境遷移。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用戶使用率較高的仍是包括云主機、云存儲、云郵箱等在內的資源出租型應用。與2012年相比,云存儲超過了云主機成為用戶采用率最高的服務種類,云分發服務在各類服務中的排名也有提升。在未來希望采用的云服務類別中,選擇開發平臺服務等PaaS類服務的比例較高,說明未來PaaS服務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云計算已經成為我國互聯網創新創業的基礎平臺。云計算對互聯網業務的支撐能力顯著上升,到2013年9月,阿里云上運行的Web服務器數量達到1.8萬個,比去年增長了500%,托管的域名數從9萬個增長到39萬個,其中活躍網站數從2萬個增長到15萬個。

云計算彈性支撐能力在電子商務中大顯身手。2012年淘寶“雙11”活動只有20%的業務量在云上完成,2013年則達到了75%。2013年淘寶和天貓80%以上網店的進銷存管理系統都已遷移至“聚石塔”的云服務平臺上。

從目前國內主要云服務企業進行技術研發的實踐來看,開源軟件已經成為云計算技術的最重要來源,如阿里巴巴基于Hadoop搭建了“云梯”系統集群作為集團及各子公司進行業務數據分析的基礎平臺,目前“云梯”系統規模已經達到萬臺;騰訊公司也基于開源的Hadoop和Hive構建了騰訊分布式數據倉庫(TDW),單集群規模達到4400臺,CPU總核數達到10萬左右,存儲容量達到100PB,承擔了騰訊公司內部離線數據處理的任務。在開源社區版本的基礎上,國內企業也根據自身的業務需求和應用場景進行了多方面的技術革新,如阿里的Hadoop集群實現了跨數據中心的數據分布和共享,騰訊TDW集群則實現了JobTracker分散化和多個NameNode的熱備。

與傳統開發方式相比,開源軟件通過開源社區實現技術的更新與傳播,技術資源豐富,獲取相對容易,開發成本較低,也使企業擺脫了對商用軟件的依賴。從這一點上來說,充分利用開源軟件有利于我國企業形成自有技術體系。但同時,開源軟件也有其缺點:首先,一些開源許可證是允許廠商在開源軟件中包含技術專利的,如果不仔細鑒別,具有陷入新的知識產權糾紛風險;其次,開源軟件社區是開發者自發構成的,組織形式不穩定,可能存在技術“斷供”的風險;最后,相對于成熟且有售后保障的商業系統,開源系統的可靠性相對較低。

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需求啟動相對比較緩慢,這一方面與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潛力尚沒有得到充分釋放有直接關系。

另一方面我國云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難以滿足市場期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2013年,“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開展了“可信云服務認證”活動,對國內10家主要云服務企業超過20種公共云服務的SLA完整性、服務質量、服務水平等進行了分析和評估,從評估結果來看,雖然參評企業和服務通過整改和完善都達到了服務性能、質量的承諾和相關標準對于SLA的完整性要求,但國內云服務企業在服務可靠性、服務流程合理性、服務界面易用性、服務協議規范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國際領先企業的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系列政策措施出臺加速云計算產業發展

希望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開展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等方式,充分發揮云計算在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將云計算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確定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無錫五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2011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將云計算列入重點推進的高技術服務業;2012年財政部國庫司發布《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試用)》,增加了C0207“運營服務”,包括:軟件運營服務、平臺運營服務、基礎設施運營服務三類,分別對應云計算服務中的SaaS、PaaS和IaaS服務,國家關于云計算的政策逐漸從戰略方向的把握走向推進實質性應用,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門采購云計算服務的重要制度障礙開始被逐步打破。

各地政府積極探索采用云計算來滿足電子政務和公共服務需求。洛陽“智慧旅游平臺”,通過采購公共云服務來滿足旺季的彈性需求,在每年的旅游旺季 (4月~10月)“智慧旅游平臺”系統訪問量是其他時間訪問量的3倍左右,該平臺借助公共云平臺的彈性資源服務實現按需租用,從而節省項目硬件采購成本。杭州“電子政務云”通過阿里云、華數集團、浙大網新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服務來建設私有云,用政務云打破委辦局信息化系統各自獨立建設為主的局面,解決浪費投資問題,逐步形成按需分配地向各委辦局提供存儲資源和計算資源的政務信息化的支撐模式。廈門市政府搭建以云計算為基礎,承載公立醫院信息系統、區域衛生信息系統、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和健康云等相關應用的數據中心,建成全市統一規范、集約安全、開放服務的廈門健康醫療云計算平臺。

為了推動云服務在政府和公共事業機構中的應用,在財政部、工信部、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等單位支持和指導下,“數據中心聯盟”開展了政府采購云服務所需的標準、采購指南、白皮書的編寫工作,目前已經在產業界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主要文檔的編寫工作,為下一步的采購實施打下了基礎。

經過10多年的努力,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電子政務網絡和政務網站覆蓋面不斷提高,截至2013年6月底,國家政務外網省級、地級和縣級覆蓋率分別達到100%、93.9%和81.0%,85%以上的縣級地方政府已經開展了電子政務建設,主要部門核心業務電子政務覆蓋率快速提升,電子政務應用已經跨過了起步階段。但各地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復投資、網絡分割、信息孤島等問題仍很突出,根據2013年的調查,我國省級政府平均擁有50 個獨立數據中心機房,副省級平均17個,地市級平均12個,區(縣)級6個。

為解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以上問題,引導我國電子政務向基于云計算的新一代電子政務公共平臺方向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開展了 “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標準研制、試點示范等一系列工作。希望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開展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等方式,推動各地電子政務建設進入集中化、共享化、服務化、標準化的新階段,充分發揮云計算在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云信用體系尚未建立“重建設輕服務”仍是問題

目前,國內IT采購仍以硬件為主,各行業IT采購中硬件份額均超過50%,這樣的采購模式阻礙了云服務在垂直行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

目前,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依然面臨很多挑戰。

首先,中國的云計算信任體系尚未建立。在云計算發展初期,用戶對云服務抱有不信任態度是正常現象,在IDC全球調查中,對云計算安全、性能、可靠性等抱有懷疑態度的用戶占70%以上。在2013年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調研中,我國用戶同樣對云服務的穩定性、安全性非常關心,在用戶選擇云服務商的時候,首要考慮的三個因素為穩定性、安全性和網絡質量。正是因為我國目前尚未建立起以政策法律和監管政策為指導,以云服務安全、服務質量等相關技術和標準為基礎,以評測認證為主要方法的信任體系,才導致用戶在選擇云服務時產生顧慮和擔憂。

其次,依然存在“重建設,輕服務”的問題。國內IT采購仍以硬件為主,各行業IT采購中硬件份額均超過50%,而國際上以服務采購為主,硬件采購低于30%,我國以建設投資為主的IT建設模式阻礙了云服務在垂直行業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另外,云服務將以往靜態的固定資產投入轉化為動態的信息服務采購,傳統的預算、審計制度無法適應。

再者,云計算在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和推廣仍面臨障礙。從國際上來看,政務、教育、金融、工業制造等行業的云計算應用已經逐步展開,并成為云計算重要的市場領域。在國內,雖然云服務已經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并且政府也已經將采購社會化服務作為未來政府采購的重點和方向,但是采購服務,尤其是云計算服務所必須的標準規范、合同范本、采購管控、評估認證、后期管理等相關配套制度和管理機制尚未建立,云計算在垂直行業領域的發展仍面臨著諸多障礙。

應對策略

優化云環境 發展自主可控云技術

要想加速中國產業的發展,加速云計算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必須在產業環境、信用體系與自主可控關鍵技術上有更大的作為。

在產業環境方面,應該完善信息安全立法,建立企業和政府用戶數據保護制度,明確服務提供者的數據保護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倡導行業自律,引導大型互聯網和云服務企業制定云服務用戶數據保護行業自律規則。針對電子通信服務制定個人信息保護部門規章,建立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管理制度、監管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努力改善寬帶網絡市場環境。在支持電信運營商進行寬帶網絡建設的同時,引導運營商根據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趨勢,合理布局骨干網絡資源,并積極改善互聯互通質量,優化網絡互聯架構。

在推動云應用方面,應該制定和細化云計算在重點行業領域的采購流程、資產管理、服務監督等規則,規范采購行為。根據云服務的特點,優化調整現有的采購預算、管理、審計等制度,建立采購云服務的審查機制,確保應用安全。在此基礎上,在政務及公共服務、工業、電子商務、金融、教育、醫療、交通等重點領域推進云計算應用發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式轉變。

在構建云計算信用體系方面,從國內外發展的經驗來看,云計算的信任體系的建立對于促進云計算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現階段應支持標準組織及產業組織開展針對云服務可用性、安全性、數據保護、可遷移性等關鍵領域的標準研制和評估認證,并鼓勵企業開展符合標準的可信云建設,增強用戶信心。

在發展自主可控的云計算關鍵技術方面,一方面通過科技專項等政府財政資助方式,促進企業建立自主技術體系,形成可重用的核心產品,并通過在各個行業領域推廣產業化應用,帶動全局發展。另一方面支持企業積極加入和開展開源社區活動,增強在開源社區中的影響力,并利用開源等方式形成優勢企業的技術溢出,帶動整體技術進步。

相關鏈接

我國在基礎設備和云計算系統軟件領域取得的突破

近年來國內企業利用云計算技術革新和發展的契機在基礎設備和云計算系統軟件領域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在云計算基礎設備方面,我國企業實現了EB級存儲系統、億級并發服務器系統等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突破。EB級存儲系統包括相關的軟、硬件技術,解決了超大規模存儲系統中數據定位、存儲設備故障或系統在線擴展過程中數據的重新分布、動態數據分布算法與數據遷移機制、高效率的容錯策略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問題。億級并發任務服務器系統可以支持32節點以上、每節點16路X86或64路輕量處理器的系統規模,計算節點間采用萬兆網絡互連,支持每秒億次以上的并發服務請求。

在IT基礎設備的應用創新方面,國內企業也取得了眾多成果。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公司共同開展了“天蝎項目”,將服務器與機柜設計結合為一個整體,形成了一體化高密度的整機柜服務器解決方案。方案采用模塊化設計,分為機柜模塊、網絡模塊、供電模塊、服務器節點、集中風扇散熱模塊、集中管理模塊等六大部分,并對機柜尺寸、電源供電方式、散熱布置方式等外部特性進行了標準化。

“天蝎項目”使上游服務器廠商能夠對服務器產品進行進一步優化整合,滿足互聯網業務快速部署、靈活運維、降低成本的需求。國內互聯網企業也在業界率先探索ARM服務器的規模化應用,以實現性能和能耗的最佳平衡,百度公司已經在其南京數據中心開展了ARM服務器的規模化部署。

在云計算系統軟件方面,我國互聯網企業在虛擬化管理平臺和大數據處理平臺方面取得了突破。

我國企業已經可以實現單集群12000臺虛擬機的系統規模,并且支持故障切換、動態遷移、多數據備份、過量內存配置等功能,系統可用性達到99.95%以上。

大數據處理平臺方面,分布式計算系統集群達到萬臺服務器規模;結構化數據存儲系統支持單集群500臺服務器,支持單表百TB級別的存儲,單表 10萬以上的QPS,系統可用性達到99.9%;分布式存儲系統支持單集群2000臺服務器,可以同時支撐6萬的并發訪問,并且采用多份冗余的方式,保證 99.99999999%的可靠性。

關鍵字:需求市場云服務

本文摘自:中國電子報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度市| 梨树县| 东乡族自治县| 普兰县| 云龙县| 栖霞市| 民乐县| 佛教| 诸暨市| 东明县| 陆良县| 盐津县| 潼南县| 安徽省| 巴楚县| 文登市| 达拉特旗| 玛多县| 五河县| 石屏县| 闽侯县| 临桂县| 青海省| 宁武县| 潍坊市| 兴安县| 潼南县| 昂仁县| 富平县| 仁怀市| 临桂县| 新田县| 南漳县| 沭阳县| 安泽县| 德保县| 教育| 阆中市| 青河县| 滦平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