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華為于17年3月成了云BU,宣布將大力進軍公有云。在國內公有云市場已趨近成熟之際,華為的殺入是否將再現其在通訊和個人終端領域的逆襲?于8月3日舉行的“如果未來可以預見——華為云中國行”系列活動上海站上,記者帶著問號一窺華為公有云的端倪。
“相比過去十年的Cloud 1.0時代,下一個十年,被認為將是Cloud 2.0的時代。”IDC云服務研究副總裁Chris Morris在發言中指出,”2017年會是傳統云走向終結之年。到2020年,行業協作云的數量將是現在的三倍。隨著Cloud 2.0時代的到來,客戶需求催生混合云環境。邊緣計算、AI、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應用于云計算,使得云服務實現跨越,未來一切都將通過云交付。”
在Cloud 2.0時代,各行各業的企業將成為云化的主角。而這,或許正是華為云彎道超車的機會。截至目前,華為云已發布十大類65款云服務,并利用其在過去幾十年ICT領域所積累的技術和服務能力,正式吹響大舉進軍公有云的號角。
可信、開放、全球服務:樹立云服務新標桿
可信、開放、全球服務被認為是華為云的三大核心優勢,華為希望藉此在Cloud 2.0時代為政企用戶樹立云服務新標桿,
在可信度上,通過全球網絡安全與用戶隱私委員會,華為打造了全面的企業級安全治理體系,以確保數據管理的合規性。
“全球500強中的172家都是華為的客戶,這是深獲企業用戶信賴的體現。”華為EBG中國區行業云拓展部部長胡維琦指出。
華為云中國行.上海站大會現場
在開放性方面,由于Cloud2.0時代企業不再是從零構建基礎設施,需要更為開放的架構,來實現平滑遷移,且不被廠商鎖定。現今財富100強中50%采用Openstack來構建私有云,而華為云平臺正是基于OpenStack架構進行開發,對于用戶來說可以更好地保護投資。
在全球化服務能力上,華為在17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線下支撐團隊,構建起了全球服務網絡,為用戶提供日不落的在線服務。
“X+AI”智能云深耕行業
在人工智能成為熱詞的今天,對于企業IT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此,華為提出了“X+AI”智能云解決方案。
其中的“X”指的是各行各業,華為認為,只有將AI應用到各行業的實際業務中,特別是應用到生產系統中,才能真正發揮AI的價值。
據悉,華為正在基于行業實踐,為用戶提供豐富的行業算法和一站式機器學習服務,讓AI能力與現有業務系統敏捷結合。同時,華為會把AI的基本能力開放出來,讓各行各業的合作伙伴能夠把AI與自身行業應用結合,兼容業內主流深度學習的平臺和算法,與業內通用平臺進行對接,還可以二次定制開發,集成第三方應用。
比如在制造行業,華為云正致力于通過“X+AI”智能云幫助企業邁向“智”造2025。
“華為本身就是一個將AI應用于高科技制造的成功案例。從第一個階段‘制造上云’,即單純實現辦公管理信息化,到第二個階段‘制造云’,實現研發生產營銷上云,走向第三個階段‘智造云’,把AI 大數據與行業結合供應鏈利用AI技術打通了供貨、物流、倉儲、報關、運輸、簽售。通過對于發貨節點的優化,節省了搬箱的成本。每年節省成本達到數千萬。” 華為EBG中國區行業云拓展部部長胡維琦表示。
恪守業務邊界 與用戶一起長跑
目前,華為云已經幫助諸多行業用戶實現了云化部署,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海勃物流軟件公司信息部副總經理沈斌在此次活動中親身分享了經驗。
“港航縱橫是上港集團推出的港口箱貨移動查詢平臺,涵蓋上海全港及長江沿線17家大中型碼頭數據。有了它,就不用時刻盯著箱貨狀態,會自動推送消息。該平臺由海勃負責軟件應用的開發和部署,華為云負責基礎設施運營。上云之后,業務上線周期只要18天,而且初期投入小,按需靈活擴容,能夠隨時滿足業務發展需求,安全可靠、簡便易用。”
沈斌分享港航縱橫的上云經驗
全時365則基于華為云打造了零售業O2O平臺,三年內門店數量從200家發展到500家。利用云服務彈性部署的特性,讓IT快速跟上業務的發展節奏,實現365天無間斷的物流管理;
三國志2017游戲基于華為云實現快速上線,特別是在游戲運營處于前期拓展的階段,云平臺為其解決了投資效率問題,降低了投入成本;
此外,華為還幫助東風汽車打造完善云上運營平臺,助力飛利浦醫療商業模式轉型,通過軟件開發云激發大連軟件云創新活力……
在數據之爭愈演愈烈的今天,胡維琦特別強調,華為作為中立的云計算公司,會恪守業務邊界,尊重用戶的數據主權。并將基于開放架構,與合作伙伴共同創新,讓云適應用戶需求,打造全球服務體系,聯接企業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