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十年前不惜重金埋下的武器AWS,終于在2015年初見成效,并且一下子就是成倍的利潤返還回來,讓同業科技大拿羨慕不已。由于起步早,有著良好的基礎,亞馬遜AWS一直坐擁云計算領域第一名的寶座。
不過,這個云計算第一,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沒有進入中國市場。但是這一結果,在最近將有所改變。
8月1日,A股上市公司光環新網(300383)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告稱,光環新網已跟亞馬遜在華全資子公司亞馬遜通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亞馬遜授權公司基于公司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指IDC數據中心等),在中國境內提供并運營北京區域的亞馬遜云技術及相關服務。
這標志著,全球云計算市場份額最大的亞馬遜云服務正式在中國落地。
AWS內部人士也透露,亞馬遜云服務與光環新網的授權運營模式,同微軟云(Microsoft Azure)與世紀互聯的合作模式類似,都是在中國監管環境下由國內的公司負責具體運營。
不過,興業證券稱,此次授權合作體現了兩點中國特色:1.光環新網與亞馬遜的合作是基于北京區域的基礎設施、面向全國客戶。未來不排除亞馬遜其他區域繼續同光環合作的可能,但亞馬遜也可能選擇其他的授權運營商(亞馬遜在寧夏中衛已經有IDC規劃);2.國內運營的AWS同國際上的AWS云服務是隔離的。
被亞馬遜看上的光環新網
光環新網和世紀互聯都是IDC(數據中心)服務商,光環新網早前已經為AWS的客戶提供IDC服務。百度搜索光環新網,第二條彈出來的是其紅色的股票,可見與亞馬遜合作之后,其股票也非常被看好。
在搜狐的一篇文章中,我們看到對光環新網的簡介,北京光環新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作為一個電信、數據和信息網絡綜合服務、增值服務等業務運營商,光環新網具有獨特的電信背景、雄厚的技術和資金優勢、寬廣的業務范圍、廣泛的客戶資源和良好的資源整合能力。
2015年,光環新網以不低于49元的價格定增4200萬股,并支付8.3億現金,總擬29億收購中金云網以及無雙科技的100%股權。其中中金云網占24億,無雙科技約占5億。
2016年的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光環新網業績增長平穩,收購標的完成利潤承諾。2016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8.38億元,同比增長219.54%,歸母凈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183.83%。公司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中金云網和無雙科技的并表,自身IDC業務收入保持平穩。上半年,中金云網貢獻凈利潤6156.43萬元,無雙科技貢獻凈利潤2399.50萬元,均實現利潤目標。
而在2016年1月份的報道中,也有文章說,光環新網有望成為2016年暴漲新妖王。
微軟Azure早就走了這條路
由于中國監管政策較為嚴格,來自中國云計算產業聯盟的人士曾表示,在華提供公有云服務要滿足兩點要求:1.所有中國的數據必須留在中國;2.所有技術服務,都由中國提供。
這兩點,導致許多國際的云計算平臺無法進入中國。
2014年,AWS就曾宣布要正式進入中國,但是一直到8月1日之前,都是只是內測階段,因為其灰色身份而無法在中國大范圍拓張市場,只有小米、奇虎360、TCL、網秦、東方明珠等少量客戶嘗鮮。
澎湃新聞報道,“AWS走上了Azure的老路,實際上放棄了更多的自由權。”一位業內人士直言,盡管獲得合法身份,但是,因為產品自主權遭到限制,在實際使用過程會出現很多問題。
“一是產品嚴重滯后。看看Azure,它在中國的發布流程十分復雜,需要先在北美服務器上構建一份,然后通過跳板機復制到中國的服務器上,再啟動發布流程。所有的服務器、監控系統、預警系統都需要在中國獨立部署一套,這嚴重影響了云服務的快捷性和一致性。二是后續運營跟不上。由世紀互聯代運營的機房,數據中心所有的安裝、部署、排錯、運維、技術支持等工作也均由世紀互聯來處理,但世聯團隊往往并不具有現網處理問題的技術能力,這給國內用戶使用帶來不便。”上述人士稱。
網易科技則評論道,AWS與光環新網的運營協議并未公開,但可以參考Azure和世紀互聯的運作模式。據此前媒體報道,世紀互聯通過技術服務費模式向微軟付費,獲得該兩項服務約20%的收入。就此業務,世紀互聯與微軟簽訂了“數不勝數”的協議和保密條款;微軟要通過審批方可接觸數據。
競爭對手不只是Azure
目前,世界上云計算領域,亞馬遜AWS排名第一,而排名第二的就是微軟Azure,雖然在國際領域亞馬遜領先于微軟,但是在中國,情況可不一樣。2014年,拿到牌照的Azure就已經開始商用。
在2015年,Azure在華商用一年的數據顯示,目前微軟云Azure已經擁有超過5萬家客戶,廣泛涵蓋了跨國企業、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以及創業者,其中包括34家地方政府和教育機構用戶。Office 365于2014年4月15日宣布正式商用,目前已經擁有超過3.5萬家企業用戶,其中63%的業務來自于遍布全國的700個合作伙伴。和一年前相比,微軟云實現超預期增長,達到3.5倍;Office 365增長1.5倍。
在與微軟云的競爭中,亞馬遜云后發,顯然在時間上不具備優勢。在微軟云入華的這兩年積累了類似于小米、海爾等大客戶,為日后的發展墊下基石。
不過,雖然如此,微軟云也曾傲嬌的說自己做的多么多么好,但是在國內市場,他們的競爭對手恐怕不只是亞馬遜與谷歌這樣簡單。
在虎嗅曾做過的采訪中,許多企業都選擇國內的阿里云、騰訊云等,他們總結有兩個好處:1.本土的云計算產品更加穩定;2.就是他們的用戶都在用國內的云計算產品,同樣的云計算提供的服務用起來速度更快。
如此來看,云計算不是單獨某一家的生意,也許在與這家相關的企業中,會產生連鎖反應。阿里云在2009年開放云服務,時間上是國內最早的云計算平臺,尤其是在近兩年,阿里云的發展迅速,有相關機構統計,阿里云已經成功超越谷歌云,成為全球第三的云計算平臺。
與阿里云一樣,同樣厚積薄發的還有騰訊云,雖然去年底才推出,畢竟有多年的數據積累,在國內同樣有競爭力,更何況騰訊的產品,最不缺的就是錢,好的性能加上美麗的價格,自然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面對同樣強勁的本土云計算平臺,外來的和尚能否那么會念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