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6年亞太CDN峰會的臨近,有一則關于CDN發展討論再次成為焦點:正被云CDN廠商“圍毆”的傳統CDN廠商,能順利完成轉型之路,擁抱云的世界嗎?
我們先從老牌CDN廠商網宿科技的2015年財報說起。2015年網宿科技提交了一份漂亮的財報:總營收為29.32億元,同比增長53.43%;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為8.31億元,同比增長71.87%。
然而,顯示營收增長的同時,財報里也折射出了網宿未來的不確定性:2015年網宿的全年研發投入達2.8億元,同比增長 74.74%。據悉,這筆資金被用于研發“云業務”,顯然,傳統CDN企業網宿欲向云CDN轉型,并為此投入高昂的資金。
這一背景是,隨著互聯網和云計算的迅猛發展,國內CDN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傳統的CDN企業如網宿、藍汛等,一些云計算廠商如阿里云、迅雷、騰訊等不僅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云CDN業務,還欲撬動傳統CDN廠商手中的大客戶資源。
此外,資源型的CDN服務也需要一次自我革新,否則隨著互聯網巨頭自建潮的來襲,售賣資源的發展瓶頸會比預期更早的到來。
據悉,云CDN出現以前,網宿利用定制化服務優勢,擁有頭部的2000多家用戶。某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坦言:盡管依靠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慣性,資源型公司還能維護一定的增長率。但挑戰非常之大,一方面增量市場幾乎被互聯網CDN廠商截流,另一方面,大客戶也被互聯網CDN廠商的綜合優勢吸引。
在這種“后有追兵”的情況下,轉型是網宿的“前有來路”嗎?情況并不樂觀。
在云計算時代,在終端多網絡并行、用戶接入分散的今天,CDN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加速問題,還有各種內容的上傳、下載、計算、存儲、分發、大數據、安全等等,尤其是隨著直播等新的業務的展開,對于資源層之上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單一產品難以打天下。
而這些需要多年沉淀的云的技術研發實力去完成,選擇向更高一層的云計算要增長空間成為必然之選,但云計算市場也開始出現馬太效應,此時進入已經不是一個好的時間點。
其實,不僅僅是對于CDN,對于任何一個行業而言,當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有被“顛覆”的可能性。目前,大量互聯網公司開始自建CDN,甚至不少互聯網公司的CDN規模已經超過了對外服務的專業CDN廠商。對于他們而言,CDN這一資源型的行業自己來掌握更有效率。
前不久,阿里云和騰訊先后公布了自身對CDN市場的規劃。阿里云方面已經獲得微博、今日頭條、芒果TV等大客戶的支持。而騰訊也從網宿的客戶轉變為競爭對手。
是繼續拼資源還是尋找更多的增長點。這是一條兩難之路,對于任何一個公司而言都不輕松,也許這一左右為難的局面背后就是行業拐點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