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CES中國廠商可以說是大放異彩,不僅有傳統的PC、智能機廠商,而且有虛擬現實、智能汽車以及人工智能的廠商。對于關注度較高的華為和聯想來說,不想被比較很難。
今年CES,聯想將重點側重在了PC業務上,而華為則傳遞出了消費者業務在美國的一些規劃。最近也有媒體將華為和聯想進行了比較,對此,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則認為,華為和聯想各有所長,核心競爭力不同,不能看短期結果。
聯想CMO王傳東也是表示,手機是個長跑業務,未來10-15年,手機肯定是一個核心的應用終端,在長跑的情況下,不能以此時此刻的表現來蓋棺定論。
智能機:要恢復摩托羅拉的榮耀
雖然今年聯想CES展示的重點是PC業務,但對于移動業務媒體和外界還是充滿了好奇,尤其是最近被拿來和華為手機做比較。對此,楊元慶為大家講述了聯想在手機業務的一些想法和對“被比較”一事的看法。
2015年8月份,聯想移動事業部做了重大調整,由陳旭東這個“滅火隊長”來接管正在處于“危期”的聯想手機業務。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了一段時間。楊元慶認為,陳旭東上任之后做了很多復盤和總結,聯想手機業務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具體來說就是摩托和聯想這兩個品牌已經從組織到產品再到技術專利進行了徹底整合。而且通過這個整合,大幅度降低了費用成本。楊元慶舉例道:“如果按年來計算,一年減少了8億美元的費用。有些是通過人員減少;有的是通過人員的轉移;或者是將不利于健康發展的東西清理,比如說庫存。”
另外就是聯想終端在開發和上市的產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市場反響,并清晰化了聯想終端未來的戰略方向:首先重視中國以外的新型市場,聯想將在2016年力求在成熟市場取得突破,在中國打個翻身仗。
2015年的“中華酷聯”四大廠商發生了很大變化:華為憑借精品戰略,減少機型,不僅贏得了市場份額,而且慢慢向中高端爬坡。而酷派與聯想因為在渠道上過于單一,依賴運營商,以至于成也運營商,敗也運營商。聯想在第二季財報上公布的數據顯示,聯想智能手機產生了3.24億美元庫存費用。
因此,陳旭東接手之后改變了之前的機海戰術,走精品策略。陳旭東表示2015年聯想已經放棄了50%的機型。楊元慶認為,聯想未來還需要繼續減少機型,多精品的路子。
“我們希望不僅有在市場上叫得響的產品,還希望能夠恢復摩托羅拉過去的榮耀。”楊元慶表示。
華為、聯想各有所長
對于近期聯想和華為手機業務被比較的文章。聯想CMO王傳東表示同樣作為全球500強的公司,華為和聯想在業務成功的路徑和策略上是不一樣的,手機是個長跑型業務,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應該以此時此刻的表現來蓋棺定論。
對此,楊元慶表示:“華為首先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我們也非常敬佩。但中國不是一家企業成功就可以了。華為是往技術的縱深走,而聯想要強調的是創新和效率兩個方向的平衡。所以,兩個都有各自核心競爭力,各有所長。”
童夫堯在接受網易科技獨家專訪的時候,也表示聯想作為一個大企業需要把握效率和創新的平衡。
楊元慶表示,不能看短期的結果。因為短期的結果有很多影響因素。“比如聯想去年并購了摩托羅拉,并購了IBM的服務器。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我們需要消化它。你吃個飯以后也要消化,你消化的時候也得打個盹,等你完全消化了,吃進去的東西真的是轉化成能量了,你會更加精神抖擻,活蹦亂跳的再去工作,再去奮斗。”
楊元慶曾指出個人電腦、移動和企業級業務是聯想的“三駕馬車”,聯想正在努力從一個只有PC業務的公司擴展成擁有這3個增長引擎的公司。對于這樣一個全球市場覆蓋的企業來說是不容易的,因此,楊元慶希望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聯想。他相信等聯想“消化完”之后會有一個嶄新的面孔出現。
未來強調設備+云服務
近兩年CES展上VR、AR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越來越熱。對于這些新熱點領域,楊元慶表示聯想一直有所準備。未來會考慮將這些技術融入電腦、移動設備中配合使用。童夫堯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聯想有財力也有實力去對這些新技術做研究,聯想去年就拿出了17億美元投入新技術的研發,2016年將會投入更多。
對于未來戰略,楊元慶認為虛擬現實這些技術并不能反映聯想全部的戰略。未來聯想會更加強調設備+云服務。
據了解,在2015年聯想的科技創新大會上,聯想就一再強調了硬件+軟件+云服務的三合一戰略,從一個硬件設備制造商橫向開拓基于設備的軟件能力,然后再通過云計算能力提升服務能力。
“這是一個大的愿景,但是不可能同時實現,我們會一步步的把它實現。當然,我們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的去調整。”楊元慶最后表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