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糟糕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頭,也是一個愚昧的年頭;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更是黑暗的季節;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秋。——這算是當下零售行業的寫照。
一方面是阿里巴巴雙十一創下了歷史新高:3分鐘成交額超過10億元,移動交易額達到243億元,單日銷售571億元,產生物流訂單2.78億件。11月16日,天貓總裁王煜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說:更大的突破是物流通暢,負責菜鳥物流的人12日睡到中午,下午才去庫房看發貨情況。而去年,負責物流的人可是數日不眠不休。
另一方面則是全球零售業正面臨寒冬。零售戰爭、轉型、關店潮、倒閉潮、裁員潮、資金鏈斷裂,與投資人決裂等故事正在全球零售業的舞臺上不斷上演;大批曾經很成功的企業正在消費者的地平線上消失,不少更是瀕臨生死線。
曾經風光無限的亞馬遜仍然處于虧損之中,第三季度凈虧損為4.37億美元,有中國亞馬遜之稱的京東商城第三季度凈利潤達到了3.708億元,凈利潤率僅為1.3%。形成對比的是,阿里巴巴第三季度凈利潤是68億元。
馬云做對了什么?北京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第三次零售革命》一書的作者顏艷春認為,零售業正在進行第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是一個巨大的風口。第一次革命,站在風口的是沃爾瑪,第二次革命站在風口的是亞馬遜。現在第三次零售革命來了,站在風口的是馬云的阿里巴巴。
這次零售革命的深度、廣度、速度都遠甚以前。王煜磊說,今年雙十一與以前相比,有三個變化:一是從PC到移動的轉移,線上和線下多終端的互動;二是單一供應鏈到生態體系的運轉,專業分工細化,所有環節基于互聯網平臺外包;三是全球化,零售促銷的地理疆域被重新定義,傳統時代基于賣場,基于連鎖店,基于單品,現在是全球狂歡。
什么推動了第三次零售革命?是技術,王煜磊認為,一是云技術,二是端技術。云技術包括云計算和大數據,菜鳥物流、供應鏈以至整個生態鏈都在云里;端技術則包括PC、移動設備,未來可能是汽車電子、多終端互動。
雙十一的兩大引擎
11日凌晨5:30,王煜磊起床的時候,發現阿里流量暴漲,包括下單量和結算量。王煜磊給技術人員打電話:往年雙十一沒有這樣的數據異動,為什么?技術人員也不知道。后來王煜磊反應過來了,很多人起床了,起床第一反應是先拿出手機,把該付的錢付掉,或者通過手機開始買東西。
早上6點,天貓的平均客單價超過500塊錢,遠高于平常。原因是很多人晚上搶完東西,起床后趕緊支付。完成這一支付動作,或許是在上洗手間的間隙,或者是送孫子上學的路上,或者是走向辦公室的時候,或者任何碎片化時間。
王煜磊透露,雙十一當天阿里的移動端成交占到了42.6%。據阿里巴巴后臺顯示的數據,移動占比的峰值達到了70%,這兩組數據遠遠高于去年。這是馬云為首的阿里巴巴管理層沒預料到的:多終端互聯會給零售帶來更大的變化。
端的變化是零售革命的一個方面:零售革命是用戶界面的革命,以前的界面是分散的雜貨店,然后是百貨商場,然后是沃爾瑪,最后是PC互聯網,現在則變成了互聯網、手機、平板多端互動。隨著智能技術向不同的終端延伸,比如汽車、智能家居、可戴設備的發展,端的變化、用戶界面的變化給零售業帶來的變化會繼續。
王煜磊認為,未來隨著移動的發展,會有新的形式,電子商務的模式會嵌入到各種各樣的端。未來購物的端會更加豐富:特斯拉車的大屏可以用來給大家購物,以前堵車的時候大家聽音樂,其實那個屏幕完全可以用來購物,開車到家的時候,東西也到家了。谷歌眼鏡,可以用來購物,谷歌眼鏡可以實驗通過眨眼的方式購物。阿里巴巴的技術人員已經在實驗開發類似的應用。
零售革命的另一面是云的變化。王煜磊告訴記者,云是供應鏈、服務體系、商家的合作,整個大的共生形態的電商體系。
王煜磊說,今年產生物流訂單是2.78億,雙十一當天結束后,王煜磊12日早上睡一上午,下午就去看570多億元的貨怎么發出去。以前可沒有這么容易,物流問題是最頭痛的問題,今年盡管在APEC會議期間,但物流的承受能力已經不像去年那么緊張。
實現這一點,依靠的是大數據、云計算的能力。以前物流技術團隊都要王煜磊給一個峰值,以備不時之需。王煜磊說,明年不會這樣的了,菜鳥物流的人可能會說:我們沒吃飽,我們晚上都可以睡覺了。
菜鳥物流的背后是全國所有物流合作伙伴,菜鳥物流通過云技術實現了訂單的合理分流。
云實現了阿里巴巴平臺化。小米當天銷售15.6億元。11月18日,小米網總裁林彬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小米通過天貓獲得用戶,但物流、配送都由小米自己的物流完成,小米的物流體系與菜鳥進行了對接。
阿里PK亞馬遜
對于今年雙十一,馬云提到了三化:移動化,講的是端的革命;平臺化,講的云技術對于零售的再造;另一個則是國際化。國際化是另一個故事:這不是一個站在風口上的問題,而是一場戰斗,遭遇亞馬遜與eBay的戰爭。
坊間曾流傳一個小故事:當年eBay與淘寶網熱戰正酣,有一次eBay CEO惠特曼去辦公室拜訪馬云,發現馬云正在扎飛鏢,靶子中央掛了一個人的頭像,惠特曼細看,發現那個頭像正是自己。
至今無法確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但馬云確實曾把eBay當成自己的競爭對手。天貓成立之后,馬云最大的競爭對手變成了亞馬遜。那時,馬云是追趕者。現在,這一切都成了歷史,馬云成了領先者,至少在市值上領先。
亞馬遜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步,依靠微利的自營業務來吸引用戶,并且形成護城河;第二步,引入第三方平臺,進一步豐富商品種類,并靠第三方開放平臺的傭金收入、結算費和年費獲得收入;第三步,則是向第三提供商開放自己的IT技術,特別是AWS云服務業務,希望以此帶來更多的利潤。另外還有kindle等新業務方面的探索。
有中國亞馬遜之稱的京東也是這條路子,由自營業務到開放平臺到互聯網金融。今年第三季度,京東第三方開放平臺業務交易總額為268億元,入駐商家已經超過了5萬家。目前,京東的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產品眾籌、第三方支付業務都已經在開展之中。
從開放平臺這一角度看,阿里巴巴的道路與亞馬遜的道路區別不大。區別在于,阿里巴巴從一開始就是平臺,一個對接消費者、品牌商、TP服務商、軟件開發商、物流服務商的平臺,沒有走過亞馬遜、京東那么復雜的道路。
三家公司要到達的終點是一樣的,即平臺化。亞馬遜、京東未來也是開放自己的資源向全社會賦能,包括向消費者賦能、向品牌提供商賦能、向軟件開發商、TP服務商賦能。京東未來甚至將向第三方品牌開放自己的物流體系。
區別在于阿里巴巴的平臺模型,從一開始是以消費者為中心設計的;而亞馬遜、京東的模型從一開始就是以品牌為中心架構的。消費者、商家都是服務的對象,更偏重于誰,或以誰為中心,決定了未來的成敗:若更多權力在消費者,贏家是阿里巴巴;若更多權力在品牌商和服務提供商,那贏家便是京東、亞馬遜。
阿里巴巴的邏輯是,讓消費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設備上都能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物流商,TP,阿里這樣的平臺商,軟件開發商都圍繞著這一目標工作,實現這個目的,“云+端”是技術手段。
淘寶創立十年,馬云慢慢發現,消費者未來會是上帝。移動化、平臺化的時代,就是一個服務消費者的時代。
至于eBay,始終囿于網絡集市,止步于互聯網技術,使其在移動、云計算時代逐步落伍。
零售業革命
顏艷春認為,過去五十年零售業進行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零售革命是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頓發動的,沃爾瑪實現了全球地面店的互聯,是連鎖商店革命。第二次零售革命是亞馬遜的創始人杰夫·貝索斯發動的,亞馬遜實現了全球商品的互聯,是電商的革命。
每一次革命背后,都有技術在推動,連鎖店革命是全球私人衛星網絡技術;電商革命背后是PC互聯網技術。
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帶來的變化是什么?是全球的人與商品的互聯網,這是衛星網絡技術實現不了的,PC互聯網技術也實現不了。消費者成為中心,消費者成為商業活動每一環節的參與者,并推動整個流程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顏艷春認為,“如今消費者已經成為世界的中心,他們通過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和物聯網實時連接起來,正在形成一股巨大的看不見、卻又能真實感受的力量,每一個消費者都可能是下一次零售的發起者。”
雙十一是一次狂歡,這一狂歡的源頭不在品牌商,也不在阿里巴巴,消費者全程參與,并調動所有環節參與配合。如果將以移動技術、云計算推動的零售變革視為最近五十年來的第三次零售革命,這是一場消費者為中心的革命。
從某種意義上說,雙十一僅是一次實驗,并不是最終形態:人與商品的距離,未來會更近,無論是時間距離,還是空間距離。雙十一是一場人與商品之間,由阿里巴巴蓄謀策劃的盛大聚會,技術發展的理想狀態是,這樣的聚會無需策劃,無時不有,阿里巴巴這樣的平臺商為雙方提供技術支撐就可以。當然,支撐模型以消費者為中心。
顏艷春認為,理想狀態下,每個消費者都可以開設自己的私人微店,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零售店,自己喜歡的品牌和鐘愛的商品。購物本身就是社交,借由他們的社交網絡和強關系,每個人的私人微店自主地連接起來,成為所有消費者的社交商店、未來零售業的最小細胞和原點商店。消費者大規模地通過社交圈子連接起來,每個人可以相互逛自己朋友的私人商店,分享他們的購物見聞和發現。
SoLoMoMe(社交、本地、移動和個性化)消費群成為主流,全球消費者跨越時間和空間實時連接起來。50億消費者連接起來的全球消費互聯網的誕生,必將重塑消費者未來的生活,將推動第三次零售革命。
傳統的大家伙,如品牌商、分銷商和零售商的權利在稀釋。在消費者主權時代,消費信息越來越對稱,價值鏈上的傳統利益集團越來越難鞏固自身的利益堡壘,傳統的品牌霸權和零售霸權逐漸喪失發號施令的能力,消費者成為上帝。
分工會更加專業化,垂直,細分。移動技術、云計算首先讓大家伙的權力稀釋,然后是資源重組,原有的大公司進行切割,數千人,上萬人的,數十萬人的公司會越來越少,公司個體化,小微機構化。淘寶已經開始對這些大家伙切割了:過去買家具只能去品牌商,現在的沙集鎮有上千家具商,他們生產各色各樣的小東西。
未來平臺商、商家、TP服務商、消費者,甚至軟件開發商,還有模特之間會是什么關系?資本主義以來的社會化大分工方式會被重塑,變成一種社區化分工的模式:一種新型的依附關系,相互協作,相互受益。最根本的區別是,原有的社會化分工的權力會集中于某一環節,比如PC制造業的微軟與英特爾,未來的分工模式下,權力分布更加平等。
阿里巴巴去年開始,組織架構重組,公司小微機構化,強調相互之間的平等與協作,也就是One Company戰略。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曾將之稱為社區化公司。曾鳴當時曾對記者表示,社區化公司的目的是以一種社區的方式組織公司內部資源,未來將以這一思維整合阿里巴巴產業鏈資源。
阿里巴巴尚未有“社區化分工”這一說法,但雙十一無疑是一次社區化分工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