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知所“云”到眾說紛“云”,再到化“云”為雨,經過多年產業培育,云計算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逐漸走向應用,走近大眾生活。當前,如何用好云計算,如何實現信息技術創新與經濟轉型升級深度融合,是業界面臨的關鍵問題。11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措施,提出“讓數據‘云’助力創業興業、便利千家萬戶”,為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加快發展云計算必須堅持創新,打造信息產業新業態。對此,會議提出了“融合發展”的思路,即要積極支持云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融合發展,催生基于云計算的在線研發設計、教育醫療、智能制造等新業態。
在信息化時代,單一技術不足以支撐終端應用,更無法創造令人滿意的用戶體驗。云計算技術的本質是計算,代表了不以CPU為核心的網絡計算能力,它與大數據技術互融共生,使大數據有了生存空間和價值,同時又為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發展提供計算能力支持。當前,我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均處于快速發展中,只有堅持融合才能有效解決技術適配問題,才能形成終端應用的生產能力,使終端產品可用、好用。
簡言之,天上有云,地上有端,中間有網絡,三者融合,方成器。中有短板不足懼,只要適配好,仍可最大程度滿足應用需求。
在通過融合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同時,我國云計算技術本身,如性能、可靠性方面仍需依靠自主創新不斷尋求突破。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支持云計算關鍵技術研發和重大項目建設。
有專家指出,我國云計算技術和應用起步晚,計算系統規模、設計及控制能力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并且我國尚缺乏統一的云計算技術標準,應健全云計算的標準體系,加大分布數據存儲、海量數據處理等關鍵技術的原始研發力度。
此外,加快發展云計算必須重視信息安全,確保云計算和云服務安全可信。會議要求,加強信息安全評估和防護。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指出,云計算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數據丟失與泄漏、共享技術漏洞、供應商可靠性不易評估、身份認證機制薄弱、不安全的應用程序接口、沒有正確運用云計算、未知的風險等七個方面。云計算安全應從技術防護、運營管理和法規保障三個方面去解決。
今年7月,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云服務商的30多項云服務獲得我國首批可信云服務認證,這是我國在云服務安全評估方面進行的一次有益嘗試。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布的《2014年云計算白皮書》顯示,2013年我國公共云服務市場規模約47.6億元,同比增速達36%,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如此快節奏擴張過程中,我國的云計算產業只有堅持創新發展,才能做大做強做安全,才能助力創業興業、便利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