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云計算逐漸走入了現代社會的各行各業,幫助企業IT實現面向未來的重構。從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利用云技術重構企業的IT架構,既要充分兼容企業現存的IT基礎設施與應用軟件,以支撐傳統企業業務更加敏捷高效地運行,又要為企業IT引入互聯網的新理念,以應對企業諸多創新業務和海量數據帶來的大數據挑戰。
2014年11月3日至7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云計算開源項目OpenStack峰會在巴黎召開。此次會議共有超過90家贊助廠商和4000多位參會者,人們圍繞OpenStack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促進整個云計算產業鏈的健康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作為OpenStack的金牌會員,華為派出了以IT云計算產品線總裁任志鵬為首的團隊參加了此次盛會,并帶來了以OpenStack企業版為核心的最新FusionSphere5.0云操作系統。
會議期間,華為先后舉辦了10余場主題發言,分享了華為在NFV、OpenStack級聯、Compass等技術領域的創新貢獻和理念。在華為看來,在打造基于云的企業IT架構時,必須充分重視開放性原則。“只有開放,才能既包容原有IT基礎設施,又充分借鑒行業先進經驗,將不斷涌現的互聯網創新納入企業IT架構之中,同時也不至于被少數幾家廠商綁定,確保企業IT構建成本處在合理范圍。”任志鵬在接受采訪時說。
企業IT架構走向開放與融合
任志鵬指出,企業IT架構一直是在向著開放、融合的方向演進。
“目前正處在從‘緊耦合的軟硬件綁定’走向‘開放的軟硬件解耦’的階段。”任志鵬說。比如以前運行在小型機上的企業業務,正在越來越多地被遷移到x86服務器開放平臺上。在這個過程中,軟件的部署和運維仍然與硬件之間存在緊耦合的綁定關系,限制了軟件部署與維護的靈活性,從而導致了IT建設的孤島化和新業務無法快速上線。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基于x86服務器部署虛擬化軟件,這樣可以在不中斷業務的前提下,將不同廠商的不同硬件投入應用。
下一個階段的演進,將是從“服務器級的虛擬化架構”向“企業私有云(數據中心級/跨多數據中心站點)融合云化架構”的演進。服務器虛擬化雖然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但虛擬化集群的規模往往較小,不同服務器集群、不同廠商虛擬化平臺以及不同數據中心之間依然是彼此孤立和封閉的。要打破這個隔閡,需要將不同廠商的服務器硬件資源融合成為一個計算資源池,將不同廠商的存儲融合成一個存儲資源池,將不同廠商的網絡和安全設備融合成為一個網絡資源池,通過統一云管理調度和開放標準化的云服務接口向上層應用提供資源服務,從而實現跨越多個站點數據中心的不同硬件設備/虛擬化集群,達到企業IT硬件資源利用效率和應用敏捷性的最大化。
“第三個階段,是從企業私有云架構向開放融合的云架構轉型。”任志鵬說。任何企業私有云內的硬件資源池規模始終是受限的,因此遇到突發的在線業務高發狀況時,就需要迅速將自己的業務分流到從外部公有云“臨時租借”的硬件上,還要能實現統一的用戶體驗、SLA和安全策略、運維管理等,即打通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合云服務。要實現這一切,一個跨越多廠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開放云服務API標準就變得勢在必行。
“簡而言之,企業IT下一步演進的主旋律將是基于同一架構搭建一個跨物理設備、跨數據中心、跨私有云和公有云邊界、跨傳統應用和新型應用的創新云平臺,真正實現企業IT的開放與融合。”任志鵬說。
借開源框架打造開放的融合ICT云平臺
要打造開放、融合的云平臺,自身首先要持開放、融合的態度。為此華為云計算確立了積極融入OpenStack開源框架,并引了入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網絡以及管理自動化等一系列自主優化和創新舉措。
結合NFV(網絡功能虛擬化)、SDN(軟件定義網絡)及云計算等理念,華為于2012年提出了面向未來的ICT網絡架構SoftCOM,可以從網絡架構、網絡功能、業務和運營等四個方面重構ICT行業。“NFV的軟硬件解耦可以推動靈活的業務改造與創新,SDN技術可以簡化網絡架構,加快新業務的部署速度。”任志鵬說,“SoftCOM則可以幫助傳統企業和運營商實現網絡架構演進和商業轉型,在ICT融合中創造新的價值機會,并引領建立一個開放、互聯、創新的產業生態體系,實現產業價值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