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言楠盡盤點了一下互聯網公司進村刷墻的案例,輕公司開始加大渠道下沉力度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疑問:品牌宣傳工作在農村鋪開后,倉儲配送等實際問題如何解決?如果僅僅讓三四線城市用戶知道了品牌,配套設施跟不上,對擴張農村市場沒什么實質性幫助。
這其中的最大問題是,電商在一二線城市有龐大的配送隊伍,物流體系在大多數時候也跟得上購物節奏,但深入到三四線城市乃至農村后,因為達不到足夠訂單量,不但缺乏第三方快遞合作伙伴,也沒有專業的取件配送人員,電商的速度,質量等優勢更無法體現。
對此,不少電商企業開始細化渠道下沉工作,比如京東提出的“先鋒站”計劃——通過選拔京東配送系統內有潛力的員工,進行集中的業務、管理培訓,讓其獨立負責一個區縣的配送工作,即成為先鋒站長,目前近百名“站長”已經將奔赴全國多個區縣開展工作。
要知道,大部分的配送員都是來自四五六線城市,這個舉措也是在鼓勵員工回縣鄉工作,更為重要的是,站長收入與工作直接掛鉤,這就意味著,小地方的農村人口即使不出家門,也能得到跟在城市打工差不多甚至更多的收入,這要比在北上廣忍受高生活成本、高環境污染甚至地域歧視要舒適的多。
在配送員關心的收入上,到底有多大提升?經過一番問詢,楠哥聯系上了一個河北小縣城的先鋒站長,月收入平均在8000-9000元左右,這在當地絕對算得上土豪了,即使在北京月入過萬的配送員也是鳳毛麟角。當然,這個快遞小弟的工作也并不輕松,他在一個先鋒站內要配送不少的鄉村,盡管辛苦,但農村務工者而言,能掙到錢還是放在第一位的,他告訴我,如果周邊幾個村子在訂單量上再有一定提升,就準備把老婆也拉進來,也計劃招入一同“創業”了。
在這個務工者回鄉工作鏈條中,京東的做的工作就是,1:在前期給與農村物質和系統支持,讓員工只專注配送;2:通過培訓選拔考試,讓最優秀的配送員深入農村,建立一套標準工作體系;3:合理的分配收入與工作量,讓員工在當地相對體面的生活,從而影響其他人一同加入。從長期來看,先鋒站隨著京東的渠道下沉計劃,也會對拉動當地的就業發揮不小作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小城市和縣城農村一直都是山寨貨、假貨的重災區,喜歡開車自駕或者徒步進村的朋友可能經常見到“康帥傅”,“三梁液”,“可日可樂”等品牌……引進先鋒站后,農村對于食品安全尤其是可長期貯存的食品有了安全保證(起碼出了問題有據可查了),正品行貨下鄉,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以往農村成為假冒偽劣輸入地的現狀。
此外,這個舉措也讓城市與農村商品的雙向循環加大了想象空間——村民用上了正品,城市人口也可以通過“站長”們的取件配送將優質的農副產品直接送到餐桌上。
數據顯示,中國有接近2800多個行政區縣,京東網站顯示其已經覆蓋1800多個區縣,90%以上的訂單由自有配送員配送。先鋒站在消弭城鄉差距上將起到不小作用,這也是電商渠道下沉中戰略縮影,也是最接地氣的一步,目前來看,京東走在了其他電商前面。
配送站作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服務的載體,通過一張巨大的實體物流網絡,滲透到了千千萬萬用戶家,這也是決定電商服務質量的一道分水嶺,需要除了送貨外,其他軟性服務創造了更多用戶需求,電商大佬們在刷滿村頭墻壁廣告后,該到了深入實地比拼服務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