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息時代這個詞進入我們的生活的同時,帶來的不僅僅是世界互聯,地球村的概念。互聯網,一個劃時代的產物,帶來了國際互聯,人與人的互聯,甚至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這些互聯都有一個共同點,所有的互聯都離不開信息和數據的傳輸。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科學技術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網民數量也開始攀升。
據 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年初,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5.64億,全年新增網民數量共 計5090萬。在我國,目前互聯網 的普及率已經達到42.1%,較2012年年初提升了3.8%。這僅僅是PC端數據統計,移動終端互聯網用戶也在快速增 加。根據CNNIC調查報 告,2012年我國手機網民數量為4.2億,年增長率已經達到18.1%,遠遠超過了網民整體增長幅度。此外,網民中使用手機上 網的比例也繼續提升,由 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更加穩固。
2013年6月份,最新的調查數據表明,以上數據在幾個月時間內已經又一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9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4.1%。
以上數據表明,中國互聯網用戶正在飛速增加。隨著4G網絡的來臨,互聯網發展將更為快速。科技是一把雙刃劍,互聯網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尤其是個人數據信息的泄漏造成的影響十分廣泛。
今年6月份,美國前中情局(CIA)職員愛德華·斯諾登將兩份絕密資料交給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曝光了美國的棱鏡項目。該項目曝光后,世界各國掀起來信息安全問題的熱議狂潮。事件尚未平息,10月份媒體爆出德國總理默克爾遭美監聽,導致歐美盟友爆發“信任”危機,隨后英國等國也陷入監聽門事件,導致監聽丑聞一度持續發酵。
本身互聯網在飛速發展,加之各類不安全因素的附加,導致個人信息保護日益引起廣大網民的重視。我們的個人信息是否安全,我們自己甚至毫無察覺,我們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還很薄弱。
近年來,個人信息遭泄漏事件頻發,一方面是我們的互聯網信息相關類法律并不完善,在某些領域甚至可以說是空白,這就給不 法分子有機可乘。另一方面,很多 網民并不注意自我信息保護,很容易導致個人信息丟失和泄漏。半月談網和半月談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近日聯合推出《公民如何保護 個人信息權》調查,調查結果顯 示:48%的網民表示,在生活中一直很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51%的網民表示,最擔心銀行、保險公司、商場等商業機構發生個 人信息泄露事故;30%的網 民表示,曾經遭遇多次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
我們來看幾個典型的個人信息遭泄漏的事例:
事件1——2011年12月22日,著名的國內開發者社區CSDN遭到黑客攻擊,其數據庫中超過600萬用戶資料遭到泄 露。事后通過驗證確認有其他網站 用戶數據庫信息也被泄露。隨后黑客又相繼爆出人人網、178、多玩、百合網、51CTO、天涯論壇等用戶資料。甚至有網友 爆料,交通銀行與民生銀行也中 箭,大量儲戶卡號、密碼泄露,不過銀行方面對此事未作回應,消息可信度有待調查。
事件2——1號店員工泄露用戶信息事件,90萬用戶信息500元叫賣,嚴重損害了用戶個人權益,大量用戶信息被低價兜售,給廣大用戶帶來了不可否認的隱私損害。
事件3——就在日前,新華網報道,南寧警方抓獲“內鬼”,其竊取50多萬條個人信息,幾乎涵蓋北部灣地區。違法者利 用在一家區內大型連鎖品牌商場當 電腦維護員之便,利用未注冊的網絡公司在網上拉業務,其實做的是兜售個人信息的勾當,以每條0.1元的價格兜售從商場系統 內竊取到的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泄漏事件一再發生,說明我國目前的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的確需加強和完善,也體現了我國互聯網行業個人信息保護刻不容緩的現狀。
個人信息,這是我們的個人隱私,自然是不愿意被盜取甚至曝光的。互聯網行業個人信息保護現狀并不理想,廣大互聯網用戶除 了期待法律的完善來約束不法分子,我們自身也需要有強烈的自我信息保護意識。比如,論壇注冊不輕易登記身份證信息,不在多處使用同一個密碼,不輕易相信垃 圾短信垃圾郵件等。